深秋时节,记者一行来到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江西省抚州市广昌县第二小学采访。步入校园内,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茂密的小树林。仔细看去,几只栩栩如生的“小松鼠”在枝头若隐若现,仿佛随时都会从树上跳下来。学生们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有的围坐在草地上分享彼此的故事;有的则追逐嬉戏……
“这是学校专门为学生打造的梦想林,像小松鼠、小鹿、小兔子这样的小雕塑,全校共有232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充分探索校园环境,好好放松休息,健康快乐成长。”广昌县第二小学校长谢莹尔说。
协同育人 家长成学校教育的“合伙人”
广昌县第二小学原是一所薄弱的城区学校。2019年,广昌县第二小学提出了“让一切生命美好生长”的“成长教育”思想。学校引导学生自己和自己相比较,“每天进步一点点”。
学校致力于凝练创新“成长家”校园文化,为了将“成长教育”落到实处,广昌县第二小学十分注重校家合作。校家社协同育人是学校的追求。在这里,家长不仅仅是家长,更是学校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家长经常主动在班级里做经验分享或者做学校主题讲座,成为“成长课堂大家说”中的主角;每天放学时,都有家委会协调安排的家长志愿者轮值,帮助学校护卫执勤组在校门口维护学生进出安全。每学期开学和期末时,学校都会召开家长会议,每月都会举办一次家庭教育讲座,有固定的家长接待日和开放日。学校举办的体育节、艺术节、节假日活动等,家长也出谋划、积极参加、主动配合。
曾一彦是广昌县第二小学家委会负责人,他十分认同学校的办学理念。他感慨地说:“我注重的是学校带给我的感受,不仅仅是学习成绩,我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身心健康、快快乐乐地成长。把孩子放在这里,我放心。”
心连心 护成长
学生小韩(化名)是一名留守儿童,由于父亲的不幸离世而变得封闭、沉默寡言,成绩也一落千丈。班主任刘媛发现异常后,通过与小韩谈心,了解了基本情况,并积极咨询学校心理健康老师。后来,刘老师鼓励班上同学悄悄接近、帮助小韩。最终,小韩逐渐重新变得活泼,还成为了班干部。
“要看见学生。”这句话是每名教师都根植于心的教育理念,他们有一双愿意看见学生的眼睛。学校教师密切关注每一个在行为或突发事件中表现出变化的学生。教师通过观察和家访等方式,将这些变化详细记录在学生个人档案中。
广昌县第二小学高度重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创设“阳光地带”心理健康教育品牌,把面向全体、关注重点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积极开展“阳光地带”户外拓展活动。学校每年都会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普测和多种分层日常评估,并举办两次“成长节”活动。
广昌县第二小学围绕“五育并举”培养理念,成立足球、篮球、书法、孟戏、跆拳道等180多个社团和兴趣班,最大程度地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五(7)班符静怡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了手工社团,她兴奋地说:“每次我通过各种手工技巧制作的手工品都非常好看,有些还被老师展示出来,看到自己的作品非常开心。”
精益求精 打造精干师资
“刚到学校时,校长和书记对我的课堂教学表现给出明确的改进意见。现在,我也能用自己的教学经验帮助年轻教师拔节成长。”数学教师吴丽萍已经工作18年,她告诉记者,学校的双师机制让她的专业素养迅速提升,2022年,吴丽萍数学名师工作室成立。
在广昌县第二小学,“名师带学科”“师傅带徒弟”的双师建设机制是青年教师的“成长密码”。谢莹尔介绍,学校现有省劳模创新工作室一个,市名师工作室一个,县第一届、第二届名师工作室三个。学校充分发挥党员名师工作室和骨干教师传、帮、带作用,持续开展“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师徒结对,共同提高”的“种子工程”活动,让青年教师得到锻炼。
此外,广昌县第二小学着力建设“成长课堂”——打造“成长课堂”示范班,教师可随时到示范班听课学习;成立党员年级服务中心,党小组长、骨干成员对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指导。学校通过“大小教研”结合模式,开展丰富的校本教研活动。主题讲座、上示范课、磨课,特别是“三课”活动(新教师汇报课、青年教师研讨课、骨干教师示范课),提升了教师教改科研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近几年,该校教师在国家、省、市、县各级各类比赛中,每年获奖达200余人次。
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校园、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2024年9月,学校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徐光明 通讯员 周宇宁 曾宪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