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出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中历史教学的路径探索

作者:熊洁婕 发布时间:2024.10.11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民族教育》

摘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是涵养家国情怀的重要内容,统编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在编写中也突出了民族团结主题。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教学内容的组织建构、任务导向的探究活动、运用史料教学法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故事三个方面探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中历史教学的路径,能够有效助力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中历史教学;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1]青少年是否具有稳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学校教育是在青少年群体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能够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正确的民族观,具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2]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教学,培育家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目前,部分高中历史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还不够全面,没有意识到有效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历史教学的重要性,今后,还应结合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中历史教学的路径进行探索。

教学内容的组织建构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我国的一个显著特征。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四个共同”的重要思想,明确了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的深刻内涵。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我们应将中华民族的疆域、历史、文化和精神体系融入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引导青少年发现发掘、增进、凝聚和认同“共同性”。[3]

第一,围绕国家版图的整体性组织教学内容。疆域认同是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前提之一。不同历史时期的国家政权更替亦会导致疆域的动态变迁。[4]因此,在历史时空观念不断变化的背景下,教师须从两个方面引导高中学生不断强化“疆域意识”。其一,系统呈现各民族同胞在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共同开拓和经略边疆的史实,引导学生从动态的疆域视角出发,构建整体共生的国家疆域地图。其二,强调各民族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共同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历史事件。在讲述西方列强侵略中国这段历史时,有必要呈现地图并补充各族人民反抗和保卫领土的历史事实,从而引导青少年具有领土意识,形成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第二,围绕各民族历史发展的不可分割性来组织教学内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是一个从自在到自觉的过程,教师需要深入挖掘相关的历史史实来帮助学生建构集体记忆,形成共同的认知。在古代史的教学中,政治层面要突出各民族共同的政治经验积累,强调在大一统政权下多民族的“共存”,以及渐次完成各民族的聚合和演化等相关历史事实;经济层面要重点关注和引导学生认识不同民族的经济模式,当单一的经济模式不能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时,就会形成一种依赖和互补型的经济模式;[5]民族关系层面需要引导高中生正确认识在政权统一和分裂割据的时代,各个民族是如何进行交往交流交融的。在近代史的教学中,政治层面需要强调各民族共同抵御外来侵略者,保卫国家的历史事实;经济层面需要从经济发展与国家命运的联系紧密相关这一角度来看待近代历史;民族关系层面强调近代以来各民族共同进步的态势。在现代史的教学中,要整体把握各民族共同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事实,深入了解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族是如何实现平等和团结的,从而更全面地认识认同各民族共同努力建设新中国的历史。

第三,围绕中华文化的一体性组织教学内容。“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民族的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6]关于文化史的教学,要从两个方面组织教学内容。一方面,教科书中呈现的历史材料,如绘画、书法、音乐、雕塑等,可以作为说明秦汉时期的天下大一统、魏晋南北朝时期胡汉文化的融合交汇、隋唐时期的民族文化交融、明清时期民族文化融合高潮的实证资料。另一方面,需要准确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精准分析近代民族国家观念的觉醒、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民族国家观念的淬炼与升华。在这样的历史进程中,高中生才能正确认识中华文化体系兼容并包、多源汇聚的特性,形成对各民族的传统记忆和精神符号等基因的共享与凝练,使文化认同成为“共同体社会最稳固而持久的黏合剂”。[7]

第四,围绕中华民族精神的团结性组织教学内容。以爱国主义为纽带的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情感认知的精神力量。我们应结合高中学生的特点,发掘展现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的历史人物和事件,激发情感共鸣。例如,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朝昭君出塞、唐朝文成公主入藏、清朝土尔扈特部心向祖国万里东归;近代以来在党的领导下,各民族经过艰苦的革命斗争,形成了强大的民族向心力、凝聚力;在新中国的建设中各民族齐心协力,共同繁荣发展,等等。

开展任务导向的探究活动

开展任务导向的探究活动是落实教学的关键策略。任务导向意味着教师要设计紧扣主题的学习任务,创设情境,将知识与价值进行活动转化,引导学生聚焦新情境下重点问题的认识和解决。显然,单元主题学习与课时主题学习都指向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对问题的探究与论证。以单元主题学习设计任务,让学生在任务引领下去认识历史和解决问题。例如,围绕“家国情怀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演进”主题,可设置四大学习任务。任务1:纵向梳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演进过程。任务2:探讨家国情怀在统一多民族国家演进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任务 3:多角度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史。任务 4:探究家国情怀与统一多民族国家演进的关系。教师可围绕这些任务,设计出环环相扣的问题链,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课时主题学习无疑要围绕主题来设计探究任务,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向深度学习。例如,在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教学中,以“大中国”为学习主题,围绕提炼出的政权更迭、民族交往与制度建设三个核心要点,设计两个探究任务。任务1:辽夏金元时期的政权更迭如何推进幅员扩展。任务2:辽夏金元诸政权如何利用制度建设推进多元文明的共同发展。每个探究任务都包含了相应的问题链,针对主题与核心要点,共同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的实施,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准确把握其知识、价值与教学意涵,在正确的思想引领下开展任务导向的探究活动,聚焦问题解决学习、深度学习,让历史说话,用事实说话,有形、有感、有效地展现“中华民族发展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运用史料教学法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

史料分析是学习历史的基本途径,运用史料教学法,引导学生在对史料的挖掘和分析中感悟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这一课中增加了“华夏认同”的内容,这在以往的教材中是没有的,这一变化充分体现了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中突出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教育的编写理念。华夏认同涉及中华民族认同,其中最主要的“夷夏之辨 ”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本部分的教学中,可采用史料教学法探究 “夷夏之辨 ”。可先展示史料,西周时期有“四夷、五戎、六狄、七闽、八蛮、九貉”的称谓,秦汉时期蛮夷指北方的鲜卑、乌桓、匈奴,东北地区的高句丽,南方的夜郎、南越等民族。我们可以看到“夷夏”在地理空间上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历史的进程,以汉族为主体的华夏在地理和文化上的影响逐步增强,诸夷在国家统一的过程中也逐渐与华夏民族融为一体。从古史传说来看,炎黄的结盟、春秋战国时期各族兼并融合、魏晋南北朝时北方少数民族的内迁、元朝的统一以及清朝现代中国版图的奠定,使得血统上的界定变得越来越模糊。例如,在春秋时代,狄人与晋国的融合;在战国之前,楚国被认为是“蛮夷”,但在战国时期已经融入华夏了,被列为战国七雄之一;隋唐时期的皇室成员中,就有胡族的血脉。[8]

据此分析,我们可以更进一步得出“夷夏之辨”不再是地理空间和血缘的区别,而视文化因素为最高认同符号。教师可通过不同史料来引导学生认识“夷夏之辨”的含义,并逐渐深入,指出“夷夏之辨”不仅没有阻碍华夏认同,反而还促进华夏认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相互激荡。

综上所述,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涵养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要不断更新观念,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历史学科教学内容和学科特点,深入研究课标与教材,认真分析学情,通过合理组织教学内容、任务导向的探究活动、充分挖掘运用分析史料,在体验、感悟、探究历史中逐渐培育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涵养家国情怀。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3]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9-09-27)[2024-09-20].https://www.gov.cn/xinwen/2019-09/27/content_5434113.htm.

[4]王德民,赵玉洁.论历史教育的家国情怀[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8(5).

[5]李静.共同认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途径之一[M].中国民族教育,2020(9).

[6]丹珠昂奔.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M].求是,2015(15).

[7]袁明旭,邹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与边民国家认同意识再造[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52).

[8]关健英.夷夏之辨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J].船山学刊,2016(1).

(作者单位:北京市潞河中学)

责任编辑:徐杨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