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出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讲好思政课

作者:房小捷 路宁 发布时间:2024.09.18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

◎摘  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是讲好思政课的最佳素材和最大底气。“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讲好思政课,能有效解决讲深、讲透、讲活的问题,最关键的是要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哪些举世瞩目成就、如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重大意义是什么。在教学活动中,要把握好成绩与问题、本质与现象、时间与空间、理论与实践、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问题。

◎关键词  举世瞩目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政课教学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指示精神,充分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把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是全体思政课教师的重要责任。履行这一责任意义重大,履行好这一责任有章可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是讲好思政课的最佳素材和最大底气

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讲道理”就是用科学理论正确地解释现实,同时用现实深刻地说明科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是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实现的,同时也为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实践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充分证明了科学理论和伟大实践之间的辩证关系,是讲好思政课的最佳素材和最大底气。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能极大丰富课堂内容,有效解决“讲深”的问题。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离开对具体事物的感知,仅仅进行从理论到理论的抽象灌输,难以让学生真正理解理论产生的条件、过程和科学理论的巨大威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由一个个具体可感的事例组成,能够帮助学生由感性到理性,深入理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如何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能够帮助学生既不停留于零散的具体感想,也不受困于没有对象的抽象思辨,通过讲述党领导人民如何克服一个个困难、解决一个个问题、取得一个个成就的具体历史过程,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必然。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能极大提高课堂针对性,有效解决“讲透”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的,涉及方方面面、各行各业。可以结合学校、专业、地域和民族特点,选取便于学生接受的适当事例深入剖析,具体说明党是如何带领人民群众运用党的创新理论解决实践中的具体问题的,说明党的创新理论是如何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不断发展的,把道理阐释与问题分析结合起来,回应学生的思想困惑。同时要引导学生举一反三,积极运用科学理论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对科学理论的认识水平,不断增强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能极大提高课堂生动性,有效解决“讲活”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以一个个具体事件的方式伴随着每位学生的成长。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带领学生分析和思考这些耳濡目染的身边事件,更容易让学生理解深奥的理论并产生情感共鸣,更容易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统一,进而提高思政课程的吸引力和教学效果,增进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世瞩目成就”的理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创新理论的认同。

依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要实现的关键教学目标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讲好思政课,首先要实现如下三个关键教学目标:

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哪些举世瞩目的成就。要讲清楚新中国如何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讲清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方面取得的各项重要进展。特别要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出台了哪些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了哪些重大举措,推进了哪些重大工作,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战胜了哪些重大风险挑战,解决了哪些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哪些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要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让学生真切理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如何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真抓实干,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方面面,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是如何得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结果。因此,必须向学生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是如何在新中国成立70多年的持续探索和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100多年实践、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80余年的历史进程、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世界社会主义运动500多年的演进是如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打下基础、创造条件的。尤其要通过新中国70余年、改革开放40多年、新时代10余年的奋斗史,说明两个问题:一是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举世瞩目成就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接续奋斗的结果。二是新时代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空前成就,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党确立了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两个确立”对我们不断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

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重大意义。要向学生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充分说明,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充分说明,我们选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思想指引;充分说明,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正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社会主义代表着人类进步的方向;充分说明,广大青年生逢其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青年一代实现个人价值提供了广阔舞台和无限机会。

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要把握五个基本关系

根据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在思政课中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要处理好五个基本关系:

成绩与问题的关系。经过一代代中国人民的顽强奋斗,特别是新时代以来的艰苦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还存在一些急需克服的困难、亟待解决的问题。青少年普遍关心国家发展与自身前途。成绩与问题交织的客观现实,自然会引起青年学生思想上的一些困惑。思政课要高度肯定、充分讲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方方面面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同时要向学生客观讲述,我们在推动高质量发展、防范和化解风险、重点领域改革、发展平衡性、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优质化、最终完成祖国统一、彻底铲除腐败滋生土壤、全面维护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要讲清楚成绩与问题的关系是主流和支流的关系,帮助学生不断坚定“四个自信”。要讲清楚困难是发展中的困难、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是党领导人民在克服一个个问题与困难的伟大斗争中实现的,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能不断战胜前进中的艰难险阻。要对丑恶事物进行深刻的揭露批判,同时充分讲解党和国家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努力,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是非标准,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斗争精神,增长斗争本领,投身伟大斗争。

本质与现象的关系。人们直接感知到的世界是一个现象世界。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但这种表现可以是全面的,也可以是片面的,可以是直接的、正面的、真实的,也可以是间接的、反面的、歪曲的、虚假的。纷繁复杂的现象世界,必然会反映到青年学生的脑海中,形成各种各样的感性认识。在思政课教学中,需要积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日常所见所闻的正反两方面现象,深入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哪些举世瞩目成就、如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举世瞩目成就的重大意义,努力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规律性。要引导学生对头脑中的各种直观感知进行理性加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要通过揭露批判敌对势力制造的种种假象,帮助青年学生抵制意识形态侵袭,始终坚定听党话、跟党走。

时间与空间的关系。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中实现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存续于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又嵌入于人类世界演进的历史格局。青年人思维活跃,视野开阔,普遍关心中国和世界的前途命运,关心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的地位。“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讲好思政课,既要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成就,特别是新时代以来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又要讲清楚当代中国的世界地位和对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既要通过在历史长河中的纵向对比和在世界格局中的横向对比,深刻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条件和战略优势,又要如实说明我们在哪些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差距,要尽快把我国建设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加倍努力。要通过时空交错的纵横对比,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东升西降”的趋势已经形成,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正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前途远大。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广大青年具有学习真理,投身实践,改造社会的强烈需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是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取得的。要通过党带领全国人民如何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帮助青年学生自觉在实践中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伟力。要善于运用地方和学校资源,结合地方条件、学校特色、专业特点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出校园、深入一线,直接观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一项项举世瞩目成就,直接感受人民群众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智慧、热情和力量,帮助学生深刻体悟科学理论和伟大实践之间的辩证关系。

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道理是对客观规律的总结和呈现,是对存在于无数个别中的一般的抽象。作为抽象一般的“道理”本身是不能直观感知的。但是,对个别事物的具体经验中却蕴含着认识抽象一般的可能性。不过,对于作为抽象一般的“道理”的认识一般并不能自动自发地完成。因此,需要思政课教师将灌输的方法和启发的方法有机统一起来,积极引导、善于引导学生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对日常的个别经验进行总结思考,从中归纳出普遍的、本质的、一般性的“道理”来。具体的故事就是蕴含着一般性道理的个别。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善于讲故事,而且要善于发动学生讲故事,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故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无数个具体问题中发现一般性的问题,在无数个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中发现一般性的方法,将世界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人物进行的不同的具体事件,同社会发展一般趋势、一般规律联系起来。通过对个别中蕴含的一般的揭示,引导学生将具体事务的个人体验和人民群众的普遍情感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

【作者:房小捷,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路宁,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原载2024年第13/14期《中国高等教育》)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