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出

南方科技大学研发新型变胞机器人

作者:韩文嘉 林华婷 刘盾 发布时间:2024.05.23
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韩文嘉 林华婷 记者 刘盾)日前,南方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南科大”)一款新型类生物变胞机器人引发关注。在无需拆卸和重装的情况下,这款变胞机器人可在爬行动物、节肢动物和哺乳动物等不同生物形式间转换。它还能钻进狭窄通道,攀爬阶梯等障碍。

南科大机器人研究院院长、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戴建生介绍,变胞机器人由基于变胞理论创成的多种机构构型组成。变胞机构具有可塑性,能在瞬时使某些构件发生合并、分离、重组等变化,从而产生新构型,实现颠覆性的变化。变胞机器人的形态能够随意切换,具备执行多种任务的能力,实现一机多能,达到减少环境污染、能源消耗的效果。

戴建生钻研变胞机构与可重构领域有二十余年。开启变胞机构的研究,源于艺术型的折纸香水盒。1996年,戴建生在研究艺术折纸香水包装盒的折叠过程中,迸发灵感,提出了折纸等有效机构,由此提出了变拓扑和变活动度的变胞机构。1998年,戴建生发表了关于变胞机构构态模型以及折纸机构的文章,获得了当年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机构学双年会的唯一一篇最佳论文奖,由此掀起了国内外对变胞机构和各种新机构以及折纸机器人的研究热潮。此后,他提出可重构机构,开创了可重构机构新领域。如今,变胞机构与可重构机构已成为国内外机构学与机器人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走进南科大机器人研究院,变胞类人灵巧手、变胞足式机器人、仿生跨域六足机器人等发明琳琅满目。“以往的研究重点停留在进化算法与算法智能上,我们正在开辟一条新路,即在结构进化与结构智能上下功夫,让机器人在结构上更接近自然界万物进化过程中所呈现的形态,并超越万物进化达到跨物种变化,达到结构智能,成为具身智能的关键平台,进行变身、变体与变胞。”戴建生说。

戴建生在粤港澳大湾区找到大显身手的舞台。南科大机器人研究院依托深圳市智能机器人与柔性制造重点实验室和广东省人体增强与康复机器人重点实验室等,利用高精尖技术平台优势,开展世界机器人科学前沿研究,重视科技应用与成果转化,积极与国内外知名企业联合,搭建机器人研究与教育平台,探索机器人教育与机器人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新模式。

目前,南科大机器人研究院有4名院士,41位教师。师资团队涵盖5个学院和11个系,拥有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国内外名校的学习和工作经验;研究院已建立3个省市级重点实验室,22个校企联合实验室。

戴建生表示,他的团队正在研发以智能变胞类人手为核心的人形机器人和第二代全息智能变胞机器人,同时开发各种软体机器人,开发两类多栖机器人与微小机器人,今年年底或明年有望推出。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