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山西大学音乐学院师生排演的交响清唱剧《江姐》上演,红岩先烈的事迹令现场观众热泪盈眶。
近年来,山西大学致力于画好“大思政课”同心圆,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巧妙地利用学科之间的联系,找准思政课切入点,综合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中蕴含的思政要素育人,构建起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发力、实践育人与日常思政等多要素协同育人的“大思政”格局。
据记者了解,《江姐》已入选教育部2024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高校校园原创文化精品剧目。
“思政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要让思政更加温暖,更加鲜活,可亲可信,真正走进学生心里。”山西大学党委书记王仰麟说。
从低头到抬头,再到点头
一场以“我的马克思主义情怀”为主题的本科生思政实践作品展览,吸引着众多参观者。
建模打印、编写程序、焊接组装……电力与建筑学院的学生正在展示他们的作品,随着风扇的转动,一幅马克思的彩色头像展示在参观者面前。“在思政课上,我们一次次被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所折服。我们决心做点什么。于是结合专业特长,我们制作了这个马克思主义画像的风扇屏。”作者向记者讲述了他们的创作初衷。
让学生自己真正融入思政课堂,实现从低头到抬头,再到点头的转变,是山西大学思政育人的初衷。据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王利花介绍,课程思政育人成果丰硕,目前已经收集学生思政实践作品4000余份,书法、绘画、剪纸、微电影、话剧等形式如百花齐放,异彩纷呈。
山西大学大力推动思政课教学方式改革,努力拓宽“大思政课”育人路径。授课形式方面,本科阶段实行“中班授课、小班研讨”,学生可跨专业、跨学院自主选择授课教师和上课时段。课程内容方面,马克思主义学院着力打造思政“金课”,发挥区域红色资源特色优势。例如,学院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融山西革命精神、革命文化于教学过程中,打造“回顾山大校史”“红色精神在我心”“党的情怀”等品牌课程。
让“四个自信”深植内心
如何高质量开展课程思政,是思政教师的“必答题”。
山西大学“大思政课”打破学科壁垒,形成学科合力,充分挖掘人文历史、自然科学、体育艺术等学科中蕴含的思政课资源,整合并优化课程资源,融合各个学科的观点、方法、思维工具,让学生浸润在思政的氛围里。
“在大学物理的授课中,讲到相应知识时,引申量子通信、航空航天、中子散裂源等大科学装置内容,可以让学生了解国家在现代物理学方面的成就与差距,引导青年学子增强民族自豪感,引领学生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进程中‧‧‧‧‧‧”在物理电子工程学院跨学科“格物致理工作坊”,物理教师李鹏正主持一场集体备课,讨论的是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大学物理”该如何充分发掘思政元素,使大学生在接受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得到正确的价值引领。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逯慧献策:“在结尾处可以再次强调——中国制造的崛起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和制度。以此将‘四个自信’深植学生内心,激发学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格物致理工作坊”模式是山西大学以“大思政课”影响人、培养人、塑造人的思政育人理念体现。
被触动,去行动
山西大学坚持理论与实践贯通,鼓励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进入社会,才能更好了解世情、国情和民情,把所知所学用于实践,让“大思政课”成为“行走”的课堂。
学校“红色精神寻访实践队”前往晋绥边区,追寻“红色足迹”,感受老区群众的创业历程。“我们要把吕梁精神用在当今时代,继续为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田野生活的别样体验,让队员张新敏至今难忘:“我们分组住在村民家中,与大爷大娘一起做饭、聊天,学会了干农活的基本技巧,体会到了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实践队在习近平总书记接见过的老解放军温守惠家举办“蔡家崖民兵”故事报告会;在革命后代、老教师刘贵海家举办“南庄革命三杰”故事学习会……大家以革命老区乡村生活变迁为主题,开展访“五老”(老红军、老八路、老解放、老党员、老干部)、写“四史”(村史、家史、社区史、脱贫史)活动,在入户深度访谈基础上整理了151万字的口述资料,最终形成了15篇27万字的“家史”作品。
不久前,山西大学“红色精神寻访实践队”荣获了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队称号,实践成果入选教育部“小我融入大我”主题实践全国百佳精品范例。
未来,山西大学将继续聚焦用好思政课、课程思政和第二课堂,多方主体协同发力,用心用情画好“大思政课”同心圆,不断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得“大思政课”既有“原味”,又有“鲜味”,让学生想听、爱听、入脑、践行。(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苏峰 通讯员 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