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出

协三地人才之力共建湾区创新高地

作者:高俊辉 发布时间:2024.05.13
中国教育新闻网—《神州学人》

南沙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中心,是连接珠江口两岸城市群和港澳区域的枢纽节点,这使其具备了区域合作与交流的地缘优势。《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发布后,南沙成为合作发展的重要平台之一,为企业和人才来此发展带来了更多机遇。

高俊辉5.jpg

高俊辉

自粤港澳人才协作办公室成立以来,不仅建立起顺畅的粤港澳人才协同机制,也促进了粤港澳人才间的情感交流,并有效推动了人才跨境流动的“软联通”。未来,澳门专才发展学会的工作将继续专注于提升、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内的人才发展合作。一是协助南沙一起推动“1+1+N”合作机制,扩容办公室,使其成为三地人才合作的核心平台;继续发展联席会议体系、常态化活动运行,实施具体的人才合作项目。二是协同港澳引才机制建设,在南沙与港澳之间建立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通过粤港澳机构的协作,协助南沙建立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协同发展生态联盟,实现联合招聘、产教融合与项目合作,共同构建人才创新创业交流的生态圈。三是协助南沙进一步推动完善人才便利化流动机制,共同探索并建立境外专业资格与国内对应资格目录,扩大职业资格认可范围,推动职业资格的双向互认。促进科研设备、资料和样本等创新要素在三地间自由流动,优化粤港澳科技创新协作常态化对接机制,让科技成果在三地能更好地转化和应用。

我们期待通过粤港澳人才协作办公室的运作,可以促进粤港澳三地的合作,加强人才流动和交流,进一步简化跨境流动的流程,提供更多签证便利和税收优惠,以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这必将大大促进人才在三地间自由流动、共用资源,促进知识和技能的传播。同时,也可通过融入湾区发展的成功案例进一步加强澳门年轻一代对国家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印证“一国两制”的成功落实,以及对促进粤港澳三地发展起到的关键作用。

我们期待通过人才协同机制,可以促进三地高等教育机构和研究组织间开展更多的联合研究项目和学术交流,提高区域内人才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我们也期待能够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构建起一个统一的创新生态系统,推动深层次合作,如共同筹建研发中心、孵化器、创新平台等,让科研成果的转移转化更加便利,帮助具有潜力的初创企业快速成长,打破区域隔阂。期待透过协同机制让三地政府能实施、完善一系列促进人才发展的政策举措,包括人才奖励计划、创业支持、科研资助等,吸引更多具有全球视野的领袖和专才来湾区发展,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新质生产力的整体提升。

在这些预期中,粤港澳大湾区将不断形成更加强大的创新网络,将成为全球具有竞争力的国际人才中心和智力集聚中心,从而使其在全球经济和科技创新中的地位不断升级。(作者 高俊辉系澳门专才发展学会会长)

来源:《神州学人》(2024年第5期)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