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以色列理工学院教授丹·谢赫特曼(Dan Shechtman)结束了他在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以下简称“广以”)的访问。4天时间,是精彩纷呈、金句频出的启智之旅,也是跨越时代、澎湃青春的美好邂逅。
4月11日,丹·谢赫特曼为广以和汕头大学师生们带来主题为“创新教育与诺奖之路”的讲座。
广以校长龚新高(左)与常务副校长David Gershoni(右)共同为丹·谢赫特曼(中)颁发纪念奖状
1982年,丹·谢赫特曼创造性地发现了一种新形态的二十面体相分子结构,从而开辟了研究准晶体的全新领域。2011年,他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以表彰他“对准晶体的发现”。
讲座现场
距离讲座开始还有1个多小时,广以科报厅前排已有不少师生等候,激动地期待着一睹诺奖得主的风采。开讲时间临近,过道上的空位也变得“一席难求”。
雷鸣般的掌声响起,耄耋之年的丹·谢赫特曼微笑着走上讲台,与师生们实现了“十年之约”的“双向奔赴”。
“我只想着怎么样才能够成功”
泛黄的纸张工整地记录着丹·谢赫特曼每天的工作内容,这样的习惯他坚持了40余年。“我在研究过程中做了很重要的工作笔记,非常详细地记录每天工作中的内容。”
在他看来,1982年之前准晶体没有被发现,并不是因为准晶体很少见、不稳定、难制作,除了技术上的局限,更是与科学家的科研品质息息相关。
“当我决定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根本不会想到失败,我只想着怎么样才能够成功。”“你必须要非常专业,你的专业性决定你能够有一些重要的科学发现,因此你必须成为自己所在领域的专家。”丹·谢赫特曼说。
在通往诺奖的路上,丹·谢赫特曼曾饱受争议、屡遭拒绝。然而,他从不惧怕失败,在受到领域权威专家的反对时,他坚信自己的发现并进行更多的研究和论证,最终赢得了越来越多同行的支持。
推广创新创业和科普教育的躬行者
丹·谢赫特曼曾在以色列理工学院创设创新创业课程,每周都有超过600名学生参加这类课程,项目持续至今。他表示,在创新领域,他提倡两件事——第一,教会人们如何创业;第二,打小传授科学知识。
他认为,社会应该为创新创业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指导创业者开办初创公司,把创业精神引入大学,让更多具备创新活力、现代的高科技企业诞生。专业人才会带来新的创造,对经济提升有很大帮助。
“我觉得获得诺奖对于整个科学界和教育界是非常有激励作用的,这是我们通过科学来影响世界的一个重要方式。”
然而,“成为一名科学家”并不是丹·谢赫特曼最初的目标。“刚开始我想当工程师,因为当时我看了《神秘岛》这本书,书中的主角就是一位工程师,这是我当时的愿望,也是为什么我当时进入以色列理工学院学习。”
丹·谢赫特曼倡导打小传授科学知识,从幼儿园就可以开始。“让小孩子在寓教于乐的科学探索中了解他们周围的世界,学会逻辑思考和提出问题。那些从小就了解科学的人,长大后会更想成为工程师和科学家。”
他以自身经历为例,“在我7岁的时候,我的祖父送给我一个玩具,开启了我对工程和科学的好奇,也让我对周边的环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以说是改变了我的人生。”
“努力在热爱的领域里成为第一”
“我相信广以一定会快速成长,这所大学未来大有可为!”曾担任广以主要筹设负责人的丹·谢赫特曼说。
这趟广以之行,充满活力的广以校园让他印象深刻。“这几天我看了广以的实验室,这里给师生和科研人员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有设备精良的实验室,有由顶尖科学家组成的师资队伍,有超过1500名在校生,人数还在不断增加。”
“殿堂级讲座”秒变学子“追星”现场,大家在提问环节踊跃举手。一番精彩的互动后,丹·谢赫特曼还给出宝贵的人生建议。“如果你想要成就一番伟业,那你要选择一个热爱的领域,为热爱的事物树立为之奋斗终生的目标,付出你最大的努力,在你所热爱的领域里成为第一。”
在4月13日广以校园开放日活动中,丹·谢赫特曼还分享了自己对“科学与工程”这一主题的剖析与理解,他鼓励同学们在广以学习前沿知识,在热爱的工作中不断为中国和世界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62年前,我正在以色列理工学院学习。62年后的今天,轮到你们成为这所优秀大学的学生了!”丹·谢赫特曼说。(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焦小新)
金句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