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出

宁波象山县促进幼小衔接 帮助新生平稳渡过入学关键期

作者:史望颖 陶丹青 发布时间:2023.09.18
中国教育新闻网

每年9月,陌生的环境、不同的作息、乍然面对的课业让第一次走进小学校园的孩子们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今年7月,浙江省教育厅印发了《浙江省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试行)》,指出注重幼小衔接,坚持零起点教学,将一年级第一学期设置为入学适应期。作为教育生态链的重要一环,浙江宁波象山县教育局通过幼儿园与小学双向发力,加强两个学段间的有效衔接,让一年级新生及家庭成员“缓步上坡”,平稳进入人生新阶段。

开学日,在象山县丹城第五小学,孩子们拿着学校制作的“寻宝图”,依次找到校训石、校训墙、校长室、自己班的教室,最后在终点领取“大礼包”。该校新生谢易淇兴奋地说:“小学很大,很漂亮,很好玩!”这样充满趣味的“打卡报名”活动,学校已经连续举办了5年。象山县大目湾实验学校推出了“30+10”“20+20”“10+30”等梯度课堂时长制,很好地缓冲了一年级新生从幼儿园“活动式学习”模式过渡到小学学习,逐步养成坐得住、站得正、听得明、说得好的习惯。

对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学长学姐们的陪伴和引导能让他们更快地融入小学生活。在象山丹城第六小学,二到六年级的学长学姐们通过每天早上进班领早读、大课间一起游戏运动、中午进班讲故事等活动,和新生们一起创造了全新的学习体验。

同时,象山县教育局通过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促进家校园协同育人。从2018年开始,象山县爵溪学校的新一年级班主任就到附近的爵溪街道中心幼儿园对大班家长进行“预热”,从适应小学的生活准备入手,帮助家长们完成角色转换。汉章小学的准一年级班主任则在大班下半学期到对口幼儿园和准一年级新生交朋友,定期与幼儿园老师开展互访、教研、答疑等双向衔接活动。自2012年起,丹城第二小学一年级适应期新生的家长可以通过预约,陪伴孩子在校共进午餐,让家长深度参与学校管理。

两年来,象山县中小学心理指导中心开展了一系列面向幼儿园大班家长的讲座,引导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唤醒内力觉醒。谈起讲座的初衷,象山县心理教研员余也冰说:“小学低段孩子面对的最大难关不是知识掌握的速度慢,而是学习这件事情对他来说是全新的,需要家长和老师循序渐进地引导才能渐入佳境。”这样的讲座几乎场场爆满,受到了家长的欢迎。

象山县教科研中心将教研员分成五个小组,开展实地巡查,关注城区及周边学校的“零起点”教学管理。通过现场把脉、形成调研报告、一对一反馈三个环节,教研员帮助各校理清思路,提出适应期系统性课程开发的愿景。“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教研员蹲点、学生综合评价等方式,继续对乡镇学校、农村薄弱学校进行针对性的适应期教育教学管理的巡查与指导。”象山县教科研中心负责人表示。

今年,象山县教育局制定了《象山县“青蓝生态·象往未来”教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指出坚持变革重塑,创新教育模式,着力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双减双新”工程,将课改的脚步深化到儿童早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效应上。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史望颖 通讯员 陶丹青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