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出

探索“普特协同、多元推进”的残疾人职业教育非遗文化育人新路径

作者:宋泮涛 陈桂林 杨海宁 发布时间:2023.05.24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民族教育》

残疾人职业教育是符合残疾人身体特点,遵循心理发展规律,并提供合适的职业技能培训,使残疾人能够在社会上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从而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教育。根据残疾人职业教育的特点,从残疾人职业教育非遗技艺传承人才培养具有内在价值意蕴的视角,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从培养方向、培养方式、培养机制三方面,探索出“一主线四平台”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了“四元三维一核心”的评价体系,通过和普通职业教育院校合作,探索出一条“普特协同多元推进的残疾人非遗人才培养”新路径。

确定培养方向,确定非遗文化传承特色发展突破口

残疾人职业教育与普通职业教育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需要个性化定制。因为残疾人的身体或精神状况各异,其职业教育也需要按照不同残疾类型进行个性化定制。二是需要灵活的教育方式。残疾人的学习方法和速度与常人不同,残疾人职业教育需要采取多种教育方式,除了传统的口头讲授,还需要采取手语教学、触觉手把手教学等方法,以满足不同残疾人的需求。三是需要特别关注残疾学生的心理健康。残疾人在工作和学习中可能面临更多的挑战和压力。因此,在职业教育过程中,需要格外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提供符合残疾人需求的心理支持和辅导。四是需要社会融合。残疾人职业教育除传授职业技能外,还担负着帮助残疾学生树立自信心和培养社交能力的重任,要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并建立完整的职业生涯。五是需要实现从谋生到就业的转变。残疾人面临的就业困难程度比普通人更大,所以残疾人职业教育不仅要关注残疾人的就业问题,更要通过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和实习实践等方式帮助他们获得更多就业机会,实现高质量就业。

非遗技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了中国传统手工艺、民间音乐、舞蹈、戏曲、民间文学等多种形式和内容。对于残疾人而言,学习和传承非遗技艺不仅可以提高其文化修养和艺术素养,还能够通过非遗技艺的传承和发展,为其提供就业机会和增加收入的途径。将残疾人职业教育与非遗技艺传承相结合,发挥互补优势,有利于非遗技艺传承,有利于增强残疾人的文化自信心和自尊心,有利于帮助残疾人掌握实用的就业技能,有利于让社会更多地了解到残疾人的多元化能力,并提高残疾人在社会上的认可度和地位。

在残疾人非遗职业教育中可以进行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融合协同发展,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培养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促进残疾人与普通人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通过“普特协同、多元推进”的方式,探索出一些残疾人职业教育非遗文化育人新路径,并加以推广,从而提升残疾人非遗职业教育的社会认知程度。将残疾学生培养成“厚德育、精技能、善创新、回主流”的社会有用人才一直是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的教育目标。

多年来,学院开展非遗文创技艺技能传承的特色化人才培养,以听障学生为主体,以手工技艺传承创新为突破,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传统文化培根铸魂,重视普特协同发展,不断完善非遗特色化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

在听障学生的职业培养中,我们发现学生毕业后就业岗位单一、创业意识薄弱、社会融入度低,同时受听力障碍影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较少,影响到非遗手工技艺纵深传承。鉴于上述问题,学院提出“巧手匠心德技并修”的立体化育人理念。确立了以非遗教育与学生专业学习和技能培养相结合,与培育工匠精神和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的基本思路,联合普通院校,引进技艺、研创融合开展非遗教育,形成学院发展的新突破。多数听障学生虽然听力损失程度不同,但因其敏锐的洞察力和别具一格的发现力在艺术造诣方面有惊人天赋,加之听障学生一般都具有高度的专注力,长时记忆优势明显,独具匠心。在非遗技艺传承中,重视“德技并修”,既是对听障学生技术技能素质提出要求,又是实现培养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的途径。

确定培养方式,构建德技并修的立体化育人模式

一是创新育人课堂和课程体系,提升授课和创业质量。根据听障学生学习特点,将非遗手工艺课程模块通俗化,训练课程视觉化,对技艺项目分拆和重组。构建基础—专项—综合—创新的递进式课程,进行手语化改造,形成让听障学生“看得见、看得懂”的课程体系。将手工技艺传承与专业对接,开发非遗课程融入专业课程群,创新“三大课堂”(即独立设置非遗课程为第一课堂,非遗社团为第二课堂,民艺研学平台等为第三课堂),构建以影像等为表现手段的“活态”传承体系,开发系统性的教学资源,形成完整的教材、专利等。创新培养了草木染、墩绣、拓印等学生创业项目12个,提升了学生从艺水平,提高了创业质量。依托全国残疾人文创产业基地、校企共建“手工技艺+产业”资源转化平台,拓宽听障学生成果转化渠道;通过校企融合、校城融合、校地融合,让学生的作品服务社会,积极打造文创产业链,实现作品成果转化,达成手工技艺创新化、非遗作品商品化,助力听障学生靠非遗手工技艺就业创业。构建听障学生手工技艺传承与专业协同发展新机制。

二是形成“一主线四平台”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以打造“听障学生手工技艺传承与就业新模式”为目的,形成以技艺传承创新为主线,搭建大师工作室平台、技艺技能传承平台、民艺研学实践平台、名品资源转化平台等四大平台的人才培养模式。成立非遗大师工作室,通过“传统师徒制+师生共育制”,实现“校内校外结合,线上线下联动”的传承模式,传承人手把手传授和学生走出去相结合,培养其工匠精神。学院现有“墩绣”“玉雕”“蜡染画创作”技艺技能传承平台,“三大平台”以促进非遗技艺代际传承为目标,以师徒传承和合作研发为路径,通过学分置换、技能比拼等提高学生技艺技能。以全国残疾人文化创业产业基地、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非遗传承研修中心、全国职业院校传统技艺传承示范基地为依托,充分发挥听障学生技能优势,将手工技艺传承与相关专业相融合,将鲁绣、蜡染、扎染等手工技艺传承课程融入课程群建设,有效融合非遗通识课与手工技艺传承课程,依托艺术设计与工艺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深挖非遗技能传承要素,形成发展新机制,推动非遗技艺的传承创新。将中国非遗种植印染传习基地等作为民艺研学实践平台,通过假期研学、非遗实践等拓宽学生视野。建立名品资源转化平台,助力听障学生非遗就业创业。对内整合资源,对外交流联络,依托残疾人文创产业基地、校企共建“手工技艺+产业”的名品资源转化平台,建立“三大融合”运行机制(即校企融合开发产品;结合济南民俗文化,校城融合打造泉城非遗文创品牌;深入农村服务乡村民宿,校地融合开拓应用渠道),助力学生就业创业。

三是构建“四元三维一核心”的评价体系。根据听障学生普遍缺乏自信心的特点,以激发学生自信心为核心,以非遗大师、企业、教师、学生为评价主体,围绕学生的技能熟练度、设计创新度、作品精美度三个维度进行评价,实现评价主体、评价方法、评价内容、评价目标的多元化,关注学生的过程性评价,不断激发学生对非遗技艺技能的传承兴趣,促进听障学生全面、持续、和谐成长。

确定培养机制,开展普特协同、多元培养新路径

普通教育和残疾人职业教育之间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主要体现在:

一是专业技能可以衔接。普通教育注重基础学科知识的学习,而残疾人职业教育注重专业技能的掌握。在普通教育完成基础学科学习后,残疾人可以通过职业教育学习专业技能,并更好地适应社会就业市场。

二是通过普特协同、资源共享的技能培训和实践,可以提高残疾学生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能力。采取有组织、有计划、适度结合的方式,开展校际协同发展。在人才培养中,重视校际学校资源的共用,重视师承教育,实施非遗大师和校内教师“双导师制”,夯实非遗技艺技能功底,强化红色文化传承,提升传承与创新能力。通过校际师生交流,健听学生促进了听障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听障学生也对健听学生学习起到积极影响。加强校际交流,开展立交桥式培养。在本校、属地、异地不同空间进行多域研学;学生对不同门类的非遗技艺如刺绣、陶艺等多模块选课,开展不同手造门类的多方向创业就业,极大促进了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总之,普特协同、多元推进的残疾人非遗人才培养路径的构建,建立了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了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推进了课程共建共享,满足了不同学生群体的不同需求,加强了师资培训,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能力。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协同发展,共同推进了我国残疾人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进步。

(作者:宋泮涛 陈桂林 杨海宁,单位:山东省济南市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中国民族教育》2023年第5期)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