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课程结构是高质量课程体系的骨架,高质量课程体系建设离不开课程结构的优化。课程结构优化要求学校课程不仅要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关注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注重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高质量课程体系建设要对各类课程进行科学分类,并明确各类课程之间的关系,要在理论与实践、必修与选修之间寻找平衡点;要重塑课程的生命场景,让学习者找到激发生命潜能的契机,让素养发展获得实实在在的机会;要扩大儿童的学习空间,不规约学习者的思维路径,让学习者的具身参与性明显增强。为此,高质量课程体系建设可以从儿童的学习需求角度出发进行架构,大体分为刚需课程、普需课程、特需课程三类。
刚需课程是指满足均衡发展、全面发展需要的课程。刚需课程体现国家课程的刚性要求,是所有学习者都要达到的底线要求和基本标准。刚需课程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要求,推进学科课程群建设,落实单元整体课程设计与实施,落实学科实践和跨学科学习。如此,从课程角度理解教学,关注教师对课程的认知,开齐课程,开足课时,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例如,深圳市坪山区提出“九个一”的要求(即“一份规划”“一门课程”“一份纲要”“一张课表”“一个主张”“一本教案”“一堂好课”“一张试卷”“一次教研”)来保证国家课程的实施,促进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把握,落实“教—学—评”的一致性,不仅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怎么教”的意识,做到清晰明了,操作性强,很好地落实了国家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
普需课程是指满足学习者个性发展、差异发展需要的课程。普需课程是反映学习者兴趣爱好普遍倾向的课程,是和群体的情感倾向相关的课程类型。普需课程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给予儿童充分的学习选择权,可以很好地整合以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等方式推进的课程。当前,中小学在这个方面的探索已经积累了很多很好的经验。
特需课程是指满足学习者个别化、超常化发展需要的课程。特需课程是与特定学习者个性发展关联在一起的个性化课程方案。例如,上海市建平实验中学因材施教,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推进特需课程建设。他们深入研究学生,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动教师、学生和家长等多方力量,共同协商,研制基于儿童个性发展的个性化课程方案,不仅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还形成了高质量的家校共育模式。
总之,刚需课程、普需课程和特需课程是以学习需求为中心的课程结构,是让每一个儿童成为他自己的课程设计理念。每一所学校的课程设计都应处理好国家课程的刚性要求、校本课程的普遍追求和个性课程的特别定制之间的关系,从学习需求角度建构学校整体课程,推进高质量课程体系建设。
(杨四耕,全国品质课程联盟召集人,任职于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研究,著有《学校整体课程规划》《教学诠释学》等)(《中国民族教育》2023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