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出

高水平大学国际胜任力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

作者:来梦婕 发布时间:2023.03.20
中国教育新闻网—《神州学人》

[摘要]经调查发现,国内许多高水平大学现有国际胜任力人才培养体系在培养计划覆盖面、课程针对性、师资专业性、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存在可改进空间。为持续推进高水平大学国际胜任力人才培养与输送工作,本文提出强化价值引领教育,培养大学生家国情怀;建立多部门协同和贯穿前中后的工作系统;发挥高校“智库”作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建议。

[关键词]高校;国际胜任力;人才培养;人才输送

一、国际胜任力人才对高水平大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校面临着不少新挑战。发达国家高校十分重视自身的国际化水平,许多高水平大学将全方位推进国际化人才特别是国际组织人才培养进程纳入自身总体发展规划和大学章程。如日本政府将高校定位为国际化专业人才蓄水池,鼓励高校立足本校优势学科培养,同时鼓励专业学者积极参与国际组织的项目和会议[1]。在中国高校普遍对标的3个世界大学排行榜(QS、THE、U.S.News)指标及权重中,“国际化”“国际声誉”“国际合作”等指标占到5%-10%[2]。

2018年8月,《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大高校优秀毕业生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荐高校优秀人才在国际组织、学术机构、国际期刊任职兼职。同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抓住机遇、超前布局,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总体部署和战略设计,并强调要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2019年2月,《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文件同样指出,要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加大国际职员后备人才的培养力度等。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一体部署安排,以三者作为完整体系统筹推进。新时代,教育、科技、人才工作被赋予新的使命,着力培养并输送国际胜任力人才有利于塑造大学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对高水平大学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水平大学国际胜任力人才培养体系分析

国内高校开始聚焦国际胜任力人才培养可追溯到1979年北京外国语学院(现北京外国语大学)开办联合国译员训练部。此后,国际关系学院等相继开设国际关系相关专业,但并未设立专门培养国际组织人才的院系。2007年,上海外国语大学创办了第一届国际公务员实验班。此后,北京外国语大学依托多语种优势,自2010年起实施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探索国际组织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硕士项目,并成立国内首个国际组织学院。外语类院校率先开展的国际人才培养项目,其培养的学生具有语言优势,大多任职于国际组织语言类岗位,但由于缺乏专业职能岗位竞争力,难以发挥较大影响,发出更大的“中国声音”。

在这一背景下,国内综合性大学积极探索国际胜任力人才培养新模式具有重大战略意义[3]。为侧面了解我国高水平大学近年来的国际胜任力人才培养体系,笔者搜集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9所C9高校的国际胜任力人才培养路径,以进一步厘清国内高水平大学国际胜任力人才培养现状。

1.专业化、系统化的国际胜任力人才培养项目

自2013年教育部正式提出实施“国际组织人才培养计划”后,各综合性院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项目,主要为成立院系、成立项目基地班以及开展培训项目和活动等形式[4]。

北京大学依托其国际关系学院外交与涉外工作专门人才培养基础,于2018年设置国际组织与国际公共政策本科项目,并成立了全国高校第一个国际组织与国际公共政策系。清华大学自2013年起建设以苏世民学者项目为代表的研究生培养项目及相关国际班和实验班。复旦大学、上海荣昶公益基金会2018年联合设立“荣昶学者”全球治理人才培养项目,专项支持以培养中国籍国际公务员为核心的全球治理人才建设工作。上海交通大学自2017年起组织国际组织人才训练营等国际组织人才培养项目。南京大学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项目包括联合国大学生暑期培训项目和联合国国际组织人才暑期夏令营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积极开展国际组织文理英才班辅修项目,为有志于从事国际组织工作的优秀学生提供学习环境和平台。西安交通大学组织了如欧盟国际组织短期社会实践寒假项目、“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主题报告会等多项活动。哈尔滨工业大学依据学校发展国际化教育的方针和校际合作协议开设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合作项目。浙江大学于2015年9月启动“国际组织精英人才培养计划(国精班)”,后续相继成立学生国际化能力培养基地、国际组织实习就业战略指导平台。

2.本土化、定制化的国际胜任力人才培养模式

《联合国未来胜任力报告》中将胜任力定义为“技能(skills)、特质(attributes)和行为(behaviors)的结合,与是否能够成功担任岗位职责息息相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参与全球治理需要一大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专业人才。因此,国际胜任力人才的培养需要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创新培养模式,完善国际课程本土化,实现能讲好“中国故事”的人才定制化培养。

北京大学在国际组织与国际公共政策本科项目基础上,还设立了“国际组织和全球治理”微专业,利用“在线自主学习+直播课堂互动”的教学模式可覆盖全校学生;推出的公共选修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走向国际组织)”,通过邀请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国际组织高级官员或顶尖专家学者进行演讲,为北大学子搭建起与国际组织行业精英对话的平台。复旦大学深化公共外语教学改革,大力推进多语种课程建设,建立多语种中心,实施“多语优才计划”,设立“国际公务员”系列学程项目等。浙江大学在国精班培养方案设置“中国传统文化与公共外交”等本土化课程,并创设“全球治理周”“全球治理论坛”“全国高校国际组织菁英人才大赛”等本土化实践品牌。此外,9所高校均通过设立国际组织人才办公室或国际组织相关学生社团,扩大国际组织在校内的影响力,营造赴国际组织实习任职的氛围。

3.多元化、国际化的国际胜任力人才输送渠道

课堂之外的实践能力培养对于国际胜任力培养必不可少。C9高校在以培养国际胜任力人才为导向的项目中都注重加强与国外高校、国际组织的合作。

北京大学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签署实习生培养合作协议,组织师生赴国际组织驻京办事处考察调研。清华大学组织师生赴美国、法国、肯尼亚、埃塞俄比亚走访国际组织,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亚洲开发银行等签署合作备忘录,建立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等跨国研究平台。南京大学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难民署、世界气象组织及联合国人居署展开合作,并推荐多位学生赴上述组织实习。浙江大学与国际劳工组织国际培训中心、联合国协会世界联合会合作开发联合国大学生夏(冬)令营、中国青年全球竞争力提升项目等。此外,C9高校均在本校就业门户网站、社交媒体平台设置国际组织实习任职信息专栏,多所高校还通过建立实习任职学生/校友数据库或社群,进一步拓展学生赴国际组织实习交流的渠道。

2019年起,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设立“国际组织后备人才项目”,选派学生赴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优势的院校学习,并联合国内高校举办“联合国机构宣讲咨询活动(UN JOB FAIR)”,积极邀请国际组织到国内高校开展宣讲推介,增进双向交流。

在国家政策引导下,中国高校在培养和输送国际胜任力人才工作方面积极进行了上述实践探索,初步构建起国际胜任力人才培养体系,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包括培养计划覆盖面不够大,综合性大学非外语专业的外语教育课时有限,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外语训练较难达到自如对外交流水平;针对性不够强,通识课程为主,内容深入性不够,学生对国际事务的洞察能力、全球治理参与意识、独立思考能力等不足;不能利用规模效应促进全校形成关注国际组织的氛围等问题。此外,高校缺乏对国际组织生态全盘了解,国际组织实践经验不足,专业师资力量匮乏;体制机制还存在缺位,国际组织实习任职过程中出现的职业发展间断期带来的不利影响还未找到有效解决方法等。

三、进一步优化高水平大学国际胜任力人才培养策略

1.强化价值引领教育,培养大学生家国情怀

提升我国在国际组织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需要的不仅仅是专业技术型人才,更需要熟悉国际组织、国际规则,具有家国情怀的人才。家国情怀是当代青年大学生主动服务国家战略、为社会贡献自身力量的重要源动力,有效提升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势在必行。根据某C9高校关于国际组织后备人才的问卷调查结果(问卷通过文献查阅法和问卷调查法了解高校学生赴国际组织实习任职的意愿,面向该高校共发放问卷644份,回收644份,其中有效问卷640份,有效问卷率达99.38%),67.29%的学生十分有意愿或正在考虑赴国际组织实习实践,其中超过48%的学生认为正是出于自身的“家国情怀”和希望为国家社会作贡献的初衷,才有意愿到国际组织或平台实习实践。

高校应构建“课程思政”,加强国际胜任力人才家国情怀核心价值元素的培养,将家国情怀教育融入国际胜任力人才培养全过程。一是以文化人,构建中国元素、中国文化通识教育体系,如将国史国情教育融入培养方案,注重思想政治引领和文化品格塑造。只有正确认识中国与世界的发展趋势,正确认识中国与世界的不同,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才能更好地投身国际事务。只有通晓中国国情,才能向外界及时准确地传达中国正在发生的变化,增信释疑。二是实践育人,搭建知行合一、实习实践平台,通过采访外交外事一线人员、走访维和部队训练基地、参与主场外交志愿服务等,让学生接触国家对外发展的第一线,在认知和服务中开阔视野、磨炼意志。在今后的国际组织工作中,把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潜移默化地融入其中,在保证公正性的前提下,为中国争取最大利益,在国际舞台上为中国发出声音、作出贡献。

2.建立多部门协同和贯穿前中后的工作系统

C9高校中已有多所学校成立了专项基金以支持学生赴国际组织实习,但对其就业和之后的职业发展提供的支持较少。且多数学校相关人才数据库建设较晚,也未统一打通,通过个体努力难以实现力量聚集,应探索建立协同机制,并进一步健全人才发展跟踪服务体系。一是注重多方协作,形成国际胜任力人才培养育人合力。学校教学机构、职能部门、学生组织三方机构通力协作,各司其职,共同为国际胜任力人才培养发力。教学机构通过开设各式各样的教学项目或课程满足国际胜任力人才培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需求;职能部门起辅助作用,如就业中心等职能部门通过邀请国际组织任职人员来校交流、开设网上就业信息平台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向学生提供信息,同时协调对外沟通与合作等;学生社团组织在国际胜任力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起补充作用,学生组织以学生为主导,增强学生的参与感,通过发布信息、举办活动等方式加强宣传,既补充信息来源,又“散点式”地拓展素质培养。

二是注重支持联络,提升国际组织人才持续发展能力。推进高校“国际组织数据库”“全球治理专家库”“实习任职校友库”“意向学生备选库”建设,构建全链条信息服务平台。特别是健全国际组织实习任职校友发展跟踪服务体系,对校友加强关心关爱,面向校友开放校内教育资源,尽力满足校友的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需求,提高其履职能力,使其能够适应当前和长远需要,能够为不断变化的国际组织、多边外交和全球治理作出贡献。提高进入国际组织任职的就业竞争力,一次“实习”或“选派”是不够的,只有兼具多次国内和国外的任职经历,才能脱颖而出[5]。如德国政府在国际组织人才发展方面秉持一种长期导向的“螺旋”理念,打破单线型的职业发展路线,涵括人才孵化、派出历练、回巢哺育、晋升与联结四个主要阶段,强调人员和知识的多向流动,更好融合了国家、组织和个人层面的利益[6]。近年来,我国已在试点高校施行人才“旋转门”制度,但在人才“旋”入标准、人才是否“转”得出去等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困难,国际组织后备人才的国内任职和国际组织任职通道需要进一步深化打通。

3.发挥高校“智库”作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作为具有独立思想的研究性质单位,应该发挥其“智库”作用,进一步加强与国际组织间的学术交流。在国家利益博弈中,高校应积极以咨询建议形式向国际组织分享研究成果,成为国际组织制定政策的“智囊团”,如英国高校在诸多领域都具有全球智库的身份,其研究成果被国际组织多次认可并采纳[7]。这也有助于让本土教师、高校学生,特别是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真正有机会较早、较深入地参与到国际组织项目中,对国际组织的功能职责、研究价值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与理解,有利于在学生时期就树立赴国际组织工作的职业目标、研究方向;相应的,毕业学生在国际组织选拔和聘用时更具竞争力。此外,本土教师可以在理论教学外,结合项目实际参与经验对学生提供针对性指导。

当前,国内高校缺乏富有国际组织任职经验的研究人员,对国际组织的运行机制、人才选拔标准和程序,以及国际组织治理规则等的了解大多通过文献资料、讲座报告等获取。因此,在教材编写及课堂教学中无法传播最前沿的国际组织动态发展情况。笔者了解到C9高校均积极探索聘请国际组织在职或退休人员来高校任职或兼职,取得了一定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但这也存在兼职教师流动性大、讲座内容较为浅显等问题,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除了将国际组织高官“引进来”,也应让更多优秀教师“走出去”学习国外高校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经验。

教育承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在国际胜任力人才培养方面,高水平大学要从“why”出发,加强对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塑造,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要结合起来,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中国形象、成就个人事业;要用“how”保障,打通体制机制,加强资源整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国际胜任力的优秀人才;要用“what”落实,对标国际公务员的核心价值与能力,进一步明确中国国际胜任力人才的素质标准。培养与输送国际胜任力人才将是高水平服务国家人才战略的新支点,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作者 来梦婕系浙江大学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综合办公室副主任)

参考文献:

[1]刘敏,王莹琦.日本培养和输送国际组织人才策略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22,44(8):19-27.

[2]周光礼,蔡三发,徐贤春,等.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与评价:国际经验与中国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19(09):22-28+34.

[3]徐雪英,李媛.综合性大学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4):126-134.

[4]储昭卫.中国特色的高校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模式:特征、挑战与应对[J].高等理科教育,2022(3):99-107.

[5]何亚非.选择:中国与全球治理(China's historical choice in global governance)[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6]陆娇娇,贾文键.德国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与输送的“螺旋模式”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21,43(12):79-89.

[7]郭婧.英国高校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与输送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19,41(02):12-19.

来源:《神州学人》(2023年第3期)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