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出

因势而新 护航平安

作者:贾文颖 刘晓蕾 发布时间:2021.09.10
中国教育新闻网—神州学人杂志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打乱了许多人出国留学的步伐。然而,作为国家教育对外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个人追求未来发展的重要途径,即便疫情形势最为严峻的时刻,留学的脚步依然没有停止。随着各国在抗疫方面不断改进措施和加强合作,以及新冠疫苗的问世和接种工作的推进,世界各国正努力恢复正常的国际交往,逐步放宽的出入境政策及陆续开放的校园和课堂,也让留学人员一度偏离正轨的求学之路慢慢找回原来的方向。在即将到来的开学季,将有大批留学人员踏上出国求学的道路。

然而,由于变异新冠病毒的流行和疫苗供应的不均衡,多地疫情反弹,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如何应对疫情防控常态化为海外留学带来的新风险,如何有效保护出国留学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心理健康,如何应对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都成了后疫情时代出国留学不得不面临的问题。

疫情形势下,针对出国留学面临的诸多新挑战,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简称“中心”)紧紧围绕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主题,坚持“以留学人员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倡导“平安留学”理念,完善“平安留学”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开拓整合资源,丰富工作内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行前培训活动,为广大留学人员实现“平安留学、健康留学、文明留学、成功留学”保驾护航。

平安、健康仍是工作重点

受疫情的持续影响,出国留学的不确定性增加,“平安”“健康”这两个原本就反复被提及和强调的要素,如今更成为留学人员出国前首要考虑的问题。为保障出国留学人员的安全,中心和“平安留学”行前培训各协办高校结合自身特色优势和地方红色资源,从人身安全、身心健康、留学报国等多方面入手,有针对性地开展“平安留学进校园”线下行前培训会,把留学人员在国外可能遇到的问题前移,从源头做好预防和应对,避免各种问题甚至悲剧的发生。

4月28日,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方永生带队前往华南理工大学,就“平安留学”主题开展专题调研。方永生强调,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更加重视出国师生的平安留学工作,着重加强政治安全、学术安全、法律安全、心理安全等方面的培训。各协办高校也通过专题讲座和现场演示等方式对拟出国留学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北大-清华留学心理项目组何燕以“疫情常态化下的留学,该如何保持心理健康”为主题,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行前培训会上以疫情下可能受到的创伤、留学生活的心理适应阶段、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等方面为切入点,对疫情下留学人员可能遇到的心理问题进行讲解。在全球抗疫背景下,上海财经大学将强化安全防范意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作为每一位留学人员的必修课,以“平安留学 未来可期”为主题,为留学人员普及国外安全信息,提升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山东大学邀请心理学专家陈青萍教授向师生介绍在国(境)外学习工作期间排解压力和负面情绪、保持健康积极心态的方法。德威安保中心教官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行前培训会现场为学生们演示了枪击、抢劫、爆炸等突发性事件的应对方法。

除了留学人员自身的安全和健康,财产安全也成为2021年“平安留学”培训内容的重点。近年来,海外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频发。2021年前两个季度,中心共发布26次“中国留学生安全通报”,收录199条安全事件,其中电信网络诈骗事件仅次于新冠肺炎疫情相关事件,占总数的23%。

很多留学人员刚刚走出国门,警惕性不高,心理承受能力低,在海外又孤立无援,给了诈骗分子可乘之机。针对这一情况,中心从警示通报和源头预防两方面入手,提醒留学人员准确识别骗局。一方面,在定期发布的“中国留学生安全通报”中,中心反复提醒广大留学人员要保持高度警惕,增强防范意识。另一方面,“平安留学”行前培训活动也增加了电信网络诈骗相关的主题培训,大连市国家安全局牟女士在大连理工大学行前培训会上以案说法,介绍了留学生遭遇电信网络诈骗等相关案例,提醒学生们时刻保持警惕,保护好自身财产安全。西南财经大学现场连线中国驻芝加哥总领馆领事蒋建华,专门针对海外电信网络诈骗泛滥的现象,指导留学人员如何防范诈骗,保护自身财产安全。南京大学邀请南京市公安局警官、银行系统个人跨境业务专家等,分别围绕留学过程中常见的法律问题及应对方法、电信金融诈骗应对方法、海外留学换汇注意事项等主题分享经验。

面对国内外不断变化的安全形势,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因势而变,防患于未然,不断调整安全培训的种类和方向,帮助留学人员在迈出国门之前对可能的风险和安全问题建立初步认识,并且提供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帮助留学人员筑起更坚实的安全“堤坝”。

开展特色鲜明的爱国主义教育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教育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推进,出国留学成为许多学子继续深造的选择。据教育部统计,1978至2019年度,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656.06万人,仅2019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就达到70.35万人。

留学人员作为特殊的知识群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也是中外人文交流的民间大使,代表着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新形象,传播着新时代的中国声音。因此,无论是出于留学人员个人志向,还是国家发展的需要,加强留学人员的爱国主义教育皆有着重要意义。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心以此为契机,加强针对留学人员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既顺应形势又至关重要。

2021年,中心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以“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报国传统”为主题的“平安留学进校园”行前培训活动,重点围绕厚植留学人员的爱国主义情怀、弘扬留学报国传统、提高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展开。其中,尤其强调要将爱国主义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落到实处,号召高校培训会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主题活动。

各协办高校结合自身特色资源,开展了形式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中央财经大学组织留学人员前往圆明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行走在圆明园的沧桑历史画卷中,留学人员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一定珍惜韶华、勇于担当、平安留学、报效国家。东北师范大学充分利用地方资源,组织以国家公派留学人员为主体的参训学员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吉林省博物院,以红色题材大型展览“破晓——吉林人民革命斗争史陈列”为载体,开展了生动的理想信念教育、党史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东北大学以言传身教的方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邀请专家学者结合自身出国留学经历,为在场留学人员讲述自己出国留学和回国奋斗的故事,希望大家能够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报国传统,当好促进中外友好交流的民间大使,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兰州大学提出爱国主义教育回归理论,邀请本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李晓莉作题为“百年党史铸信仰 时代新人展担当”的讲座,鼓励留学人员树立家国情怀,强化使命担当。

针对留学人员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帮助留学人员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统一起来,树立正确的留学观,让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薪火相传。

不断优化服务模式

疫情之下,各行各业均受到冲击,对于中心来说,传统的服务方式也受到震荡。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为留学人员服务,已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回应留学人员的关切,也成为中心不断努力的目标。

自疫情暴发以来,中心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同发力,努力将国家对海外留学人员的关心关爱送到他们身边。中心组织了一系列“平安留学伴你行”云端培训活动,邀请了疫情防控、心理健康、领事保护、法律援助等方面的专家为留学人员开设讲座、提供咨询。此外,为使留学人员提高安全防范意识、降低安全风险,中心还定期将我驻外使领馆提供的最新留学安全案例整理成“中国留学生安全通报”,并在官网和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及时发布。同时,中心还不断丰富线下安全培训教材,编写《出国留学人员健康指南》《海外留学人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南》等健康防护教材,以及《留学百训》《中国留学生安全手册》《留学美国安全手册》《留学英国安全手册》等通识类和国别类安全培训教材。

倡导“平安留学”的理念、在全社会形成“平安留学”的氛围、不断扩大行前培训的覆盖人群,是中心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2021年7月15日,中心举办了2021年“平安留学”新增协办单位培训会,来自全国101家“平安留学”协办单位(含新增的43家教育部直属院校)的160多位代表在线参加了此次培训活动。会议不仅对以往“平安留学”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总结,还专门邀请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三家“平安留学”协办院校分别交流了各自的经验成果,围绕疫情下留学服务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此外,中心也针对留学群体的个性化需求,不断创新活动形式,组织开展了线上“平安留学伴你行”系列活动。2021年8月13日,中心针对赴美留学人员开展了线上行前培训,将赴美留学人员可能会遇到的涉枪犯罪、新冠肺炎疫情、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电信诈骗、心理问题等风险问题进行了提前警示与说明。8月18日,中心组织举办了留学版“开学第一课”网络直播活动,邀请外交部领保中心、公安部国家反诈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北京师范大学等权威机构、高校专家以及来自多个国家的海外留学人员代表,就领事保护、防骗反诈、疫情防控、心理咨询和求学经验等留学人员和家长普遍关心的内容进行了讲解,并现场答疑解惑。活动得到了广大留学人员及家长的广泛好评,为即将出国的留学人员做好行前准备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疫情发生以来,中心坚持“以留学人员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统筹线上和线下资源,用贴近留学人员的方式,传递祖国的关心关爱。

作为留学服务全链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心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努力做到审时度势,充分认识国际环境;借助互联网新技术,探索留学服务新模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行前培训活动;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思路,不断扩大行前培训覆盖人群,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帮助在外留学人员克服困难、完成学业,并协助即将出国的留学人员做好行前准备工作。(本刊记者 贾文颖 刘晓蕾)

附:

电信网络诈骗案例

留学生王某接到了自称快递客服的电话,对方称其快递被上海海关扣下,详情联系上海长宁分局。王某随后又接到自称是上海公安局长宁分局警官罗成的电话,称其卷入某跨国洗钱案件,向王某询问了3个多小时基本信息,并告诉王某要对此事保密,随后对方添加了王某WhatsApp(一款通讯社交软件)好友,并称第二天会有专案组检察官用这个方式进行联系。

第二天对方在WhatsApp上又称其是最高检检察官刘进,向王某索要了身份证和护照的扫描件,随后发给王某一张伪造公安部国际刑警组织调查名单,并称此事是国家二级机密,不准告诉任何人。随后以清查资金为由让王某向其汇款,王某通过其银行卡汇款30笔共计1004500元,另外通过TransferWise(一家提供国际汇款转账服务的P2P平台)汇款2笔共计9100澳元,折合人民币43775.66元,共计损失人民币1048275.66元。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小贴士

常见电信网络诈骗套路

冒充公职人员

不法分子冒充公检法或使领馆工作人员,通知接电人因其涉及信用卡诈骗、跨境洗钱等卷入重大刑事案件,已被国内公安机关通缉,并通过社交软件发送伪造的“警官证”“逮捕令”“保密函”等文件,以“帮助证明清白”为诱饵,诱骗威胁其汇款。

冒充国际物流公司客服

不法分子先通过非法途径窃取到公民的个人信息,然后打电话冒充国际物流公司客服,谎称快递包裹有问题,或是快递里有违禁物品,诱骗威胁受害人转账到“安全账户”。

虚拟绑架

不法分子以“案情保密”和“维护家人安全”为由,通过恐吓等手段操控受害人暂时外出躲避,并切断与亲友的一切联系,进而致电受害人家属,谎称受害人被绑架索要赎金。受害人在不法分子威胁恐吓下,亦会录制语音、拍摄视频等,联络家属称自己被绑架。家属很容易信以为真,盲目转账,上当受骗。

杀猪盘

不法分子通过社交平台与受害人交友、网恋,取得信任后,诱骗受害人在虚拟投资平台投资、下注。此类平台往往使用蝇头小利诱骗用户不断追加投资,或缴纳大额保证金,然后携款潜逃。

防范措施

应急联系:一定要有完整的应急联系方式和地址提供给父母,包括学校电话,好朋友的电话,房东电话等,以备自己手机没电或者其他情况下,父母能够及时联系上紧急联络人确认情况。

特殊约定:建议和父母设置好特殊约定,可以是暗语、字符等,尤其是涉及到汇款信息,必须用特殊约定确认。

三不原则:不轻信生人,不透露隐私,不轻易转账。

不怕麻烦:万一遇到特殊情况,不要怕劳烦警察叔叔,一定要及时报案寻求帮助。

个人防护6环节

入境政策要了解

留学人员在出行前一定要及时详细了解入境、居留相关政策,注意国内外时差,提前计算核酸检测报告等入境手续的有效期。

思想观念不松懈

各国防疫政策不同,留学人员应当冷静客观地看待各国防疫政策,自觉做好自我保护。

硬件防护要跟上

留学人员出国前要多准备一些高级别的防护口罩,出国途中尽量避免多次中转,按要求佩戴口罩,及时清洁消毒,出国后应当继续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的防疫原则。

疫苗接种不能少

疫苗接种和硬件防护互相辅助,完成疫苗接种,为日常防护加保险。

运动锻炼要坚持

留学人员出国后应当坚持运动,合理饮食,合理作息,提高自身免疫力。

相关信息多关注

留学人员要及时关注官方发布的信息,尤其是疫情防控、签证时效、课程进展等相关信息,不轻信谣言,相信科学,避免恐慌。(本刊记者  贾文颖  刘晓蕾)

来源:神州学人(2021年第9期)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