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出

席酉民:国际教育领域创新者

作者:惠娟 发布时间:2021.02.04
中国教育新闻网—神州学人杂志

从事教育事业30余载,前后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商业和行政管理人才,席酉民,这位中国大陆第一个管理工程博士、当时中国管理工程领域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如今更为人熟知的身份,是西交利物浦大学(以下简称“西浦”)的执行校长。作为改革开放后最早一批拥有海外留学背景的管理学专家,席酉民执掌下的西浦带着创新和实验的基因。在他的教育理念中,大学不仅是教授知识的场所,更是帮助学生认知自我、继而释放能量的地方,这从西浦可以给学生开设一门研究电脑游戏“炉石传说”的选修课,便可见一斑。未来,站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肩膀上的大学应该是什么样子,西浦在探索,席酉民也更喜欢自己身上国际教育领域“拓荒者”这个标签。

席酉民:国际教育领域创新者.webp.jpg

图为席酉民

年少成名,出国看世界

1977年恢复高考改变了诸多人的命运,其中就包括陕西省长安县一位普通的农民子弟——席酉民。77级,恢复高考后首届大学生,这是新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一个特殊群体,当过公社团委委员、团支书、生产队队长、会计的席酉民,以优异的高考成绩成为了其中一员。处在这样一个充满变化和革新的时代,能充分感受人生的丰富性,也是席酉民认为最受益的地方。进入大学,是他个人发展和新中国历史进程的一次交汇,也是国家发展带给他命运的第一次机会。

1982年在陕西机械学院(现西安理工大学)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1984年在西安交通大学(以下简称“西交大”)获系统工程硕士学位,1987年获中国大陆第一个管理工程博士学位,随后留校任教,两次破格晋升,看似应该踏踏实实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的席酉民,却做了一个选择:去国外看看。当时中国还相对封闭落后,学习系统工程、管理学出身的席酉民感到必须走出国门,去世界上看看,了解其他国家社会的形态与发展历程,才能从全新的高度和角度看待和解决中国的问题,更好地服务中国社会的变革与升级。

与当时很多留学人员不同,席酉民在加拿大做访问学者的状态被朋友形容为过着“银行家般的生活”。他经常早上吃过简单的早餐,9点左右到办公室,下午4点多便结束工作学习,剩下的时间通常是参加社区活动,或者去爬山,晚上经常端一杯红酒或观看各种电视节目,与友人探讨西方社会问题,畅谈个人观点。如今回想那段时光,席酉民说自己或许少了一些对英语水平的锻炼,却获得了大量机会去观察、剖析、了解不同制度背景下各色社会形态背后的逻辑。不止于熟识表面现象,更关注其背后的机理,这大概正是系统工程及管理学的专业学习,使席酉民养成的思维模式。后来,席酉民曾带领一个社科人文教授代表团赴美考察,从夏威夷岛到东海岸,美方邀请他们参观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希望能够改变他们的认识。然而席酉民写在博客上的一篇篇分析文章却让美方不得不叹服:中国有这样了解美国的人,而美国却没有如此知道中国的人。

在国外的日子过得如此“惬意”,席酉民回国的想法却从未改变。在他看来,出国访学,不能因为看到所谓外面世界的“好”,就彻底迷失,特别是丢掉作为中国人的自信。相反,正是由于了解到更多,才更应看到中国社会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更何况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正处在生机勃发的大变革时期,到处都是机遇,系统工程和管理学的训练再次让席酉民准确地把个人前景与国家命运结合在一起。

为国育才,属于未来的西浦

重视教育向来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经济大发展更激发了对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探索。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颁布,鼓励国内高等教育机构与外国知名高等教育机构合作办学。英国利物浦大学想实现国际化发展,看中了中国市场,西交大希望借助苏州的区域优势,进行国际化教育探索,而苏州也正希望借助西交大的教育资源,以办分校或中外合作办学的形式,提升工业园区影响力。三方的兴趣点如此契合,西浦应运而生。

西浦不仅是探索教育国际化的产物,更是属于未来的。2006年5月,西浦在苏州正式揭牌,当年9月招收到首届160余名本科生,翌年,这个数字增长到超过570人。当时看似已渐入正轨的西浦,其实也有自己的迷茫。这样一所在中国并无先例可循、以理工科和管理学专业为先导的中外合作办学大学,到底应往哪个方向走,没有人知道。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席酉民接下了这个担子,从西安来到苏州,全职担任这所大学的执行校长。

“我当时作这个决定,周围没有人赞同。”放弃国内知名大学副校长职位,去管理一个新生事物,在很多人眼里难以理解,但席酉民的到来却让西浦师生感到“心定了”。“在当今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时代,全球重塑教育,可以与全世界包括顶尖大学在内的院校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创办一所在中国的国际大学,且没有任何包袱地去创新教育,谁不愿意把握这样的机会呢?”于是,从2008年起,席酉民毅然开始了他在西浦的国际教育创新之路。

既为拓荒,自然就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现成的路径以供前行,但只要目标明确,一切曲折和困难都只是探索过程中必须经受的磨砺。席酉民的目标,就是为中国的教育呈现“西浦模式”:既不简单拷贝中国大学,也不生硬地将外国大学搬到中国的土地上,更不是简单的1+1,而是面向未来,融合世界优秀教育实践和资源,根据未来社会趋势和需求,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

在席酉民的带领下,西浦的努力得到了社会认可。这所建校时只有一座教学楼的大学,如今已拥有两个校区、14个院系,开设从本科到博士共104个专业,有近2万余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师生在这里工作学习,在各种主流全球大学排行榜上位居国内大学前列。精于管理学的席酉民将“以服务代替传统管理”的理念融入西浦的日常运营之中,打造了以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为根本任务的支撑体系。他还是一个可以被学生们做成表情包、保佑考试全过的平易近人的校长。为让学生、家长、教师、社会共同合力,帮助学生融入到西浦新的教学环境中,席酉民可以将开学典礼组织成万人规模的开放式活动,不厌其烦地回答各种问题,回应各种困惑。

走到今天,作为教育者的席酉民一直觉得,最能令他骄傲的事,就是西浦培养出的学生走向了世界舞台,在全球性的竞争中展现自己的综合素质。他说自己最感幸福的时刻,就是走在世界名校的校园里,被昔日的学生认出来叫一声“席校长”。在他看来,如今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在世界任何地方发展,但他们中的大多数未来终究是会回到中国的,因为中国将成为21世纪全球最具吸引力的地方。而且就和他当年一样,他的学生走出国门,更多是为了认知世界,参与国际事务,从而站在更全面的角度上理解中国,为中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作为拓荒者,西浦建校10年时是1.0版,如今成长为2.0版,而席酉民已经开始规划它的3.0版。“我们国家正处在非常关键的阶段,中国经济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这样的环境下要生存下去,得到更大的发展,必然要靠创新,而这背后一定需要适应新时代的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的支撑。”为国家、社会,为实现中国的强国之梦培养更多这样的人才,是席酉民和西浦致力教育探索的激情源泉。

在谈到西浦、谈到教育未来发展时,席酉民眼中总是有着少年般满怀憧憬的光。

 《神州学人》2020年增刊第2期

本期增刊执行主编/主笔:惠娟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