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出
创新引育机制和途径,提升双师型教师实践能力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组合拳培育高素质工匠之师

作者:刘盾 韩柏光 张紫欣 发布时间:2020.11.25
中国教育新闻网

“目前从广师大走出去的毕业生,已成为广东600所中职与技工学校的中坚力量,其中不少还成长为名校长和骨干教师。”在2020年全国教师发展大会上,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校长骆少明介绍学校培养高素质“工匠之师”的经验,“学校坚定‘面向职教、服务职教、引领职教、特色发展’的办学定位,以培养高素质‘工匠之师’为使命担当。”

近年来,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简称广师大)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抓手。学校从引进优秀人才、创新培育机制、分类分层培训以及建立考核激励机制等方面发力,打造一支“高素质、强技能”双师型教师创新团队,构建适应新时代培养“工匠之师”需求的师资体系。

引育并举助推教师分类发展

“在南方丘陵山区,农用无人机常遇上电线杆或小鸟,如何快速识别这种固定物、突入物?”广师大通过“达之学者”计划,引进了农用无人机领域优秀人才唐宇,他给学生上自动化专业概论课时,会将学生带到相关企业、实验室参观学习,以研促教。

广师大党委书记凌靖波介绍说,近年来,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通过“达之学者”计划、聘任产业教授等方式,招揽行业、应用教育领域的领军人物和企业技术技能大师,教学生远离“纸上谈兵”,练就真功夫。广师大完善选拔评价体系,努力确保人才选聘环节公平公正透明,从源头上为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把好人才质量关。近年来,学校到岗报到博士人数逐年翻番,聘请1000余名企事业单位高技能人才等兼职导师。

如何让引进的教师人尽其才?本校教师如何“更上一层楼”?学校针对不同类别教师学科、岗位分类的个性特点,评聘职称时不再用一把尺子衡量,而是教学效果、科研成果并重。教学效果显著、科研业绩突出的教师以及社会服务与推广出色的教师,都有了职称晋升通道。广师大还依托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开展岗前培训、创新创业培训、教学技能培训、专业课程培训等,受益教师达500人次。

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服务产业转型升级

“以前讲图案设计,多是直接把图案画出来。学了粤绣以后,可以通过工艺品的方式呈现它。”在广师大非遗传承大师工坊产业教授指导下,学校美术学院副教授王羊羊成功将现代时尚设计元素融入粤绣,实现传统手工艺的创造性转化。王羊羊实践技能快速提升,带领学生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工艺美术展览上秀出真功夫。

据骆少明介绍,为打造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广师大积极探索工坊与非遗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努力创建高水平、特色鲜明的高校协同创新平台,引导教师强化内功。学校还充分利用外部产业环境优势,引导各教学教辅单位根据专业需要,建立本专业固定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基地,创新职教师资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选送教师到企业、科研院所进行实践培训,构建产教融合的职教师资多元培养培训格局。

深圳市宏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从不同国家和地区,购置了一批生产设备。受工控协议不同限制,这些设备不能互联互通。广师大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院长蔡君带队建立未知工控协议解析系统及安全互联机制,不仅解决数百种工控协议智能安全互联互通难题,还提高宏电技术设备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该研发项目获得广东省科技厅重点领域项目1500万元经费支持。

企业出题,高校作答。近年来,广师大利用广东省产教融合促进会会长单位的优势,打造产教融合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师资、场地、技术等资源共享。学校引导教师积极融入以行业、企业为主体的粤港澳大湾区技术创新体系,以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为导向,加强应用研究和技术服务。为进一步激发教师参与产学研合作积极性,广师大充分发挥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激励导向作用,并针对各类特设岗位和人才计划,坚持岗位任务完成情况与业绩相结合,收入与责任、贡献相匹配。

直面需求精准培育职教师资

在2020年度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教师江建斩获中等职业教育组专业技能课程一组二等奖。宝剑锋从磨砺出,2019中职智能制造及机器人国培班在广师大举办,江建在这里学到很多技能。在今年备赛过程中,广师大培训导师从课件制作及教学设计等方面,给予江建专业指导。

“学校针对职业教育教师不同专业发展需求,设计不同的项目,进行分层次分类别培训。”凌靖波介绍说,作为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广东省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广师大区分新任职、骨干、卓越等不同层次,坚持分层递进、精准施训,创建全链条、多层次、一体化的培训体系,形成职前与职后贯通融合、技术与职业紧密结合、线上与线下多元混合的培训特色。20年来,学校为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职业院校提供1600多期各类培训,培训8万余人次校长、教师。(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刘盾 通讯员 韩柏光 张紫欣)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