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出

我国高等教育中劳动教育的演变、内涵与进路

作者:叶志明 陈方泉 杨辉 发布时间:2020.09.08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摘  要]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我国劳动教育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探索高校劳动教育的发展方向,认为劳动教育开始从载体向独立体系转变,开始关注劳动主体的价值塑造,进而提出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加强劳动教育要发挥劳动教育综合育人价值,彰显劳动教育的主体性,加强课内外联动。

[关键词]劳动教育;人才培养;“三全育人”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要求“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是从战略高度对劳动教育的再诠释,是从时代角度对劳动教育的再认识,是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与新时代中国教育实际相结合提出的新论断。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我国劳动教育的发展历程与现状,从新时代的角度探索高校劳动教育的发展方向,进而提出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加强劳动教育的路径。

劳动教育的发展与现状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重视劳动教育,强调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劳动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劳动教育也得以重新调整。

1984年9月,中宣部、教育部发布《关于高等学校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的若干规定》,提出“组织学生参加一定时间的生产劳动,是实现社会主义大学培养目标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生产劳动应列入教学计划”。自1986年起,清华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开设了公益劳动课程,作为学生的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其后,很多高校开始开设公益劳动课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劳动教育的形式与内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呈现出以下特征:

劳动教育与德育密不可分。1994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一项基本措施。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把组织学生适当参加一定的物质生产劳动作为一门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统筹安排,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进行具体督促检查。实验、实习课程也要进一步加强,在时间、内容、组织、条件上予以落实和保证。”显然,劳动教育天然具有德育的属性,与德育密不可分。但需要注意的是,劳动教育与德育之间并不是从属关系,劳动教育自身具有鲜明的特征、内容与方式。

劳动教育密切关注劳动实践。在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劳动教育始终密切联系劳动实践,一是在内容上呈现出职业化和专业化倾向,劳动教育课程的载体是技艺类劳动,以实用制作活动和实践活动为主要内容。二是基于现实可操作性和安全性,引导学生在校园内从事简单劳动。

劳动教育师资力量亟需强化。高校开设的劳动教育课程往往是全覆盖的,是规定所有学生必须修读的课程,仅靠一批专业从事劳动教育的教师难以面向数量巨大的学生开设课程。同时,由于劳动课程本身不是一门学科,在高校中也很少存在劳动教育专任教师,高校也很少会专门为了这一门课程专门引进师资承担相关教学任务。因此,当前高校劳动教育课程教师大多由学校的后勤员工兼任。这些师资在劳动方面存在长处,但是在育人方面也存在一些短板。基于这一现实,新时代高校加强劳动教育亟需建设一支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定力、带干劲闯劲钻劲的高水平劳动教育师资队伍。

劳动教育在新时代的发展方向

从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新方位来看,劳动教育更加强调在劳动价值观、劳动态度和劳动品格上对劳动主体的客观塑造,培养受教育者的劳动素养,进而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劳动风尚。新时代劳动教育是通过对于人内在的价值塑造而实现外在的影响,劳动教育的发展变化特别体现在战略方位和途径方式两个大的方面。

1.劳动教育开始从载体向独立体系的转变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实施劳动教育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

教育方针的转变,既有对客观教育规律认识的不断加深,也有客观世界变化对教育带来的深刻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这一重要论述对社会的发展变化有着极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思想是社会环境的深刻反映,正是基于对当今社会的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要求“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对劳动教育的论断,体现了对历史和未来的双重关照。由此,劳动教育作为一个独立体系,必将在新时代的教育体系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对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促进国家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将会产生重要作用。

2.劳动教育开始关注劳动主体的价值塑造

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对于劳动教育的目的和结果的表述是“热爱劳动,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体现了培养学生道德问题上的继承与发展”“增进了对劳动人民的了解和感情,强化了集体主义精神”等。各地区和学校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实践育人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党和国家也发现了劳动教育存在的不足,在《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规律性认识进一步加深,人才培养从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开始向育人本位和素养本位发生结构性转型。在结构性转型情况下,劳动教育被赋予了塑造劳动主体内在价值的作用。这种价值的塑造体现在可以确保人获得一种自我存在的价值感和意义感。

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加强劳动教育的路径

劳动教育的效果发挥必须落实在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各个环节之中,既要落实在课内,也要落实在课外,要落实在“三全育人”的体系中。

1.充分发挥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

虽然劳动教育已经成为了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的独立体系,但是劳动教育作为一种“盐”,始终应该撒在德智体美的“菜”里面,即充分发挥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在“五育并举”的育人过程中,劳动教育的价值和功用应该受到高度重视和强调,应该被深入研究;劳动教育作为载体,应该被高校有效利用,广泛建立起劳动教育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有效联系。

从德育来看,长期以来劳动教育被视作德育的手段,德育与劳动教育具备了天然的衔接优势。高校在持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下,要进一步发挥劳动教育对德育的促进作用,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校专业教育本身也具有劳动教育的特质,脑力劳动本身也是劳动的一种存在形态。高等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社会各个行业的劳动者,因此高校在专业教育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都应该考虑劳动教育的融入问题,培养学生的劳动意志和态度。劳动是体育产生的重要源泉,通过劳动教育与体育的结合,可以使大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劳动教育也具有育美功能,对于学生向善、向美的引导是审美人格的培育,而劳动教育与美育的融合就是一种外在美与内在美的有机连接。

2.充分彰显劳动教育的主体性

劳动教育的主体性必须得到彰显,否则劳动教育本身就会被轻视并逐步弱化,进而也会影响其作为载体的作用发挥,并且劳动教育本身就具有教育的“全属性机制”。

今天的劳动教育想要焕发活力,并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关键就是要站在大中小一体化培养的视角,加强对劳动教育的顶层设计和路径规划,要明确高校的劳动教育与中学、小学劳动教育的内在区别和逻辑关系。《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要求,“根据教育目标,针对不同学段、类型学生特点,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结合产业新业态、劳动新形态,注重选择新型服务性劳动的内容。”

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已经提出了高中学段的劳动教育的实施内容,高校更应该站在工匠精神的角度,站在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等改革视角,来进行课程体系的再设计和再构架。在劳动教育的改革中既要体现与中小学的衔接,也要准确把握高校学生群体的变化特点,更为重要的是要对新科技革命给社会发展形态和劳动关系带来的深层次变化有着更为清晰的认识和预判。同时,高校要统筹全局推进劳动教育高水平师资建设,通过校内外师资队伍联动,学校教师队伍、管理队伍和保障队伍的协同用力,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不断创设劳动课程教学的新手段和新方法,不断凸显劳动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关键作用。

3.课内外联动加强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的素养指向要求高校必须实施课内外联动培养,既关注劳动教育课程的育人功效,也关注课外环节的作用发挥。课堂上的教育只是劳动教育的起点,课内的作用应该在课外得到显现。劳动教育育人功能的发挥主要是在课堂之外,如果只在课内用力,不在课外创设多种情境实施劳动教育并与各个育人环节形成合力,劳动教育的价值体现和作用发挥就会大打折扣。应该让劳动教育在学生生活的点滴中体现,让劳动教育成果在学生生活的点滴中呈现。《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也明确要求,加强政府统筹,拓宽劳动教育途径,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力量。家庭劳动教育要日常化,学校劳动教育要规范化,社会劳动教育要多样化,形成协同育人格局。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形态已经发生结构性转变,单一形态的劳动教育实践难以承载新时期劳动教育功能的实现,劳动教育开始走向整合性的实践路径,以实现劳动教育在课程、活动等方面资源的有机整合。因此,高校要结合“三全育人”的具体实现方式,进一步提升劳动的育人效果。

劳动教育与“三全育人”具有内在统一性,一方面劳动育人是“三全育人”的重要环节,本身就是其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劳动教育也要发挥教学、管理、服务等其他环节的育人作用,充分借鉴课堂育人、科研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网络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心理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的优秀经验和成果,形成彼此之间的协同和呼应,在各个育人环节充分创设劳动教育形式和载体,形成劳动教育多方位融入的态势,更好地发挥劳动教育育人的整体功效。

因此,在劳动依托课程、各类课程间形成有机关联的横向联系,在大中小不同学段的劳动教育之间形成各有侧重的纵向联系,在课内外联动中形成劳动教育价值的融入是高校有效加强劳动教育的必然进路。只要全社会共同形成鼓励、支持和保障劳动教育的氛围环境,新时代的高校劳动教育一定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作者:叶志明  陈方泉  杨  辉】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叶志明为原副校长】

原载2020年第15/16期《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