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出

为劳动教育赋能 开创高校劳动教育新格局

作者:刘玉方 曲霞 田守雷 发布时间:2020.09.07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摘  要]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不仅要着眼于劳动精神培育、劳动能力培养,更要注重劳动科学素养提升。要在专业教育中强化劳动导向,坚持养成劳动精神、培养劳动能力、深化劳动实践有机结合。要结合高校特点,以劳动科学教育为基础,以产教融合为根本路径,健全管理机制,开创高校劳动教育新格局。

[关键词]高校;劳动教育;专业教育;劳动科学教育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意见》明确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贯通式推进的总思路。相较于中小学而言,社会对高校劳动教育关注不足。从实际情况看,个别高校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仅限于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直接将劳动教育交给后勤管理部门负责,表现出明显的“大学劳动教育中小学化”倾向。这首先反映出一种劳动观的偏颇,即把劳动窄化为体力劳动;其次反映出一种劳动教育观的偏颇,即认为大学的专业教育本身就是在培育劳动能力,所以大学的教育自然就是劳动教育。

加强高校劳动教育,首先要从观念上充分认识新时代高校加强劳动教育的必要性,找准着力点;其次要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突出大学专业教育的劳动导向,实现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再次要紧密结合高等教育的特点,立足高校人才培养实际,创新劳动教育内容,探寻将劳动教育深度融入高校专业教育的机制与路径。

加强高校劳动教育的必要性

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加强劳动教育。创新是当今时代发展的主题,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不断涌现,推动创新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实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产业创新,需要把创新教育与劳动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大批既有创新意识又有劳动精神、实干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重构劳动价值观需要加强劳动教育。现代工业把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连家务劳动也越来越社会化。技术进步使青年参加体力劳动的机会越来越少,对劳动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容易形成轻视劳动的观念。此外,同资本等收益方式相比,当今社会劳动的收益水平并不高,这容易导致有的大学生劳动精神淡化,出现宁肯“啃老”也不愿意就业劳动的现象。加强劳动教育,有助于新时代大学生全面正确认识劳动,深刻理解劳动形态的多样化和劳动价值的永恒性,有利于在全社会重构正确的劳动观和劳动价值观。

变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加强劳动教育。高等教育直接面向职业,是培养各行各业劳动者的最后一站。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内容和模式要与社会需求对接,要与各行各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有效衔接。目前一些高校仍习惯于采用重理论、轻实践的“满堂灌”式教学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加强劳动教育,有利于引导高校积极变革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深化产教融合。

可见,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是一切人类活动的基础,是所有价值创造的源泉。在高等教育阶段开展劳动价值观教育,有助于学生热爱和尊重劳动,理性认识劳动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价值,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社会生活中的经济、法律、伦理等现象。在高等教育阶段加强劳动知识教育,有助于学生充分了解劳动的科学内涵,辩证理解丰富多彩的劳动现象与机理,主动把对劳动的热爱转化为劳动行为能力。

加强高校劳动教育的着力点

无论从国家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还是从个人全面发展的角度看,劳动教育都应是一种终身教育。但综合考虑个人生理成熟度、心理承受能力、智力水平、社会劳动参与程度等因素,在个体成长的不同阶段,劳动教育的侧重点应有所区别。基础教育阶段是个人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基础教育阶段的劳动教育应重在引导学生“爱劳动”,让学生体验劳动乐趣,激发劳动兴趣,逐步树立起自己爱劳动、尊重别人劳动的基本观念,并养成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职业教育阶段是职业技能训练的关键期,旨在让学生扎实掌握劳动技能,愿意在劳动过程中辛勤付出、积极探索,利用所学知识从事创造性劳动,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劳动者。因而职业教育阶段的劳动教育是“会劳动”的教育。高等教育阶段是专业能力培养的主要阶段,与之相适应,劳动教育应与专业教育同步展开,强调劳动教育的科学性,实施“懂劳动”的教育,其侧重点在于让大学生“明劳动之理”,从科学的角度理解劳动,系统掌握劳动的重要原理,全面把握劳动与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与经济、劳动与法治之间的关系,并在经过一定的社会劳动训练后具备初步的劳动实践能力。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不是以往劳动教育的简单回归,不是要重新回到学工、学农或进行简单体力劳动的老路,而是要以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着眼点,结合新时代劳动发展特点与未来社会人才素质要求,以劳动科学赋能,与专业教育结合,着力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积极劳动精神面貌、正确劳动价值观念和创造性劳动能力。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强调培养劳动精神,更强调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劳动教育既是“德育”又是“能育”。培养出大批具有劳动精神、掌握劳动技能的人才,是劳动教育的根本。高校培养的学生应当有热爱劳动、勇于探索的精神,同时也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劳动技能,特别是从事创造性劳动的知识与技能。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强调劳动科学教育,努力增强学生对劳动的认同感。高校通过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新时代劳动价值观教育,以及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通用劳动科学知识传授,全面提升学生的劳动科学素养,使新时代大学生不仅爱劳动、会劳动,更懂劳动、善劳动。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强调将劳动教育融入大学教学、科研、实践等各个环节中,融入大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大学阶段的专业学习、科学研究、社会实践、公益服务等都是劳动,都需要发挥脚踏实地、苦干实干、精益求精的劳动精神。高校要把劳动精神养成、劳动能力培养、劳动习惯训练贯穿高校立德树人全过程。

凸显专业教育的劳动导向

大学生通常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大学阶段是为进入劳动力市场做准备的最佳时机。在大学阶段将专业知识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有助于学生在特定专业学习过程中,根据专业特点和个体差异,更好地理解劳动的本质,吸收对自己成长有益的劳动知识,并自觉地将其应用于专业实践活动之中。

专业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载体,也是培养大学生劳动精神、劳动能力的主要途径。但专业教育的劳动价值并不是自然显现出来的。如果不有意识地在专业教育中强化大学生劳动精神养成、劳动能力培养和劳动实践锻炼,那么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可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眼高手低的空谈家,而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在专业教育中凸显劳动导向,是提高专业教育质量、培养合格人才、开创高校劳动教育新格局的必由之路。

以劳动精神养成固本。高校要结合专业学习,强化劳动精神培育,引导大学生破除贪图享受的想法,淡化对金钱和权力的崇拜,让学生认识到,美好的前途和事业是脚踏实地干出来的,进而自觉培养劳动精神;让学生认识到,劳动不只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是生活本身,是实现个人价值的途径,要乐于劳动,在劳动中发现并实现自己的价值;要教育引导大学生勇于探索、乐于求知,勤于动手、精益求精,培养学生努力把事情做到极致的工匠精神。

以劳动能力培养聚焦。劳动教育不仅是“德育”,更是“能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讲话中提到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它们不仅是劳动精神的要求,也是劳动能力的要求。全面培养大学生劳动能力,首先要克服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学业标准,为学生适当“加负”,让刻苦学习成为大学生的常态,培养学生辛勤劳动的意识与能力。其次,在专业教学中,要强化大学生专业劳动态度、专业伦理品德和专业实践能力养成,培养诚实劳动的意识与能力。最后,要紧扣新时代、新经济、新领域、新业态的新特征,把劳动教育融入“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体系中,引导大学生掌握各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劳动的意识与能力。

以劳动实践优化强基。在教学环节中,实习实训等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有助于大学生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增强对工作岗位与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涵养精益求精的工匠品质。目前,高校专业实践整体状况不容乐观。一些教师由于担心学生出现安全问题,不愿意主动进行教学实践。一些企业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或者把接受大学生实习视为吸纳廉价劳动力的一种方法,不认真负责地对学生进行专业引领。一些学生也会因升学或怕吃苦等原因应付实习实训。加强劳动教育,高校要把大力优化实习实训、切实提高各专业实践教学质量作为重要突破口。

开创高校劳动教育新格局

以劳动科学为基础,有力开展劳动教育。学生对劳动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小学阶段劳动教育重在体验,引导学生在日常化的劳动实践锻炼和各种兴趣小组活动中体验劳动的价值,养成热爱劳动的积极情感;中学阶段劳动教育重在认识,引导学生在各类课程包括劳动技术类课程学习以及各种公益服务、职业参观体验中初步认识劳动的基本分工、社会价值与主要形态,初步掌握通用劳动技术;大学阶段劳动教育则重在理解,大学生不仅要爱劳动、会劳动,更要懂劳动,能够“明劳动之理”,深入理解劳动的本质规定、劳动的普遍意义、劳动作为人类本质活动的基本规律、未来本专业领域劳动发展的基本形态、本专业的基本劳动法律保障与劳动伦理要求等,由衷认可并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传统劳动科学教育散见于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劳动法学、社会保障学等具体学科中,没有形成合力,不利于学生形成对劳动本质问题的整体性认识。针对这一问题,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组织精干力量编写《劳动通论》教材,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新时代劳动价值观,以及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和社会生活必备的劳动科学知识,如劳动法律、劳动伦理、劳动关系、劳动社会保障、劳动安全卫生等。学校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按32学时、2学分的标准,在大一学年第二学期开设劳动教育通识必修课,该课程以劳动科学知识的理论学习为主。同时,要求各专业结合专业特点,组织2-4课时的专业实践体验活动。

以机制建设为保障,有效实施劳动教育。目前高校德育、智育、体育、美育都有专职部门负责,为相关素质培养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但劳动教育则少有对口管理的部门。劳动教育要么归于德育,要么零星分散在教学实践中,要么融入创新创业管理中,缺乏统一协调的机制和明确的管理部门。有鉴于此,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专门成立了“劳动教育中心”,负责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推进工作的顶层设计、编写《劳动通论》教材、组织劳育师资培训、举办劳育专题沙龙、深化劳动科学与教育研究等。同时,教务处配合做好劳动教育通识课程及各类劳动实践创新课程的排课和考评工作;学工部负责劳动模范协同育人制度的规范化管理;宣传部主攻劳育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团委负责劳动+志愿活动品牌建设;各学院则负责本学院劳动+专业活动品牌建设。学校形成一中心、多部门协同推进劳动教育的管理机制。

以产教融合为路径,持续深化劳动教育。产教融合是加强高等教育系统与社会产业系统的深度联系、破解高等教育与产业发展之间的结构性矛盾的重要战略选择,其核心特质是专业教育与产业需求无缝连接,其核心机理是建立产教协同育人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产教融合是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根本路径。只有依托产教融合,专业教育的劳动导向才能真正得以落实;也只有依托产教融合,劳动教育才能真正内化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为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项目“新时代劳动文化传承与育人”(项目编号:YDZX2019D04)的研究成果]

【作者:刘玉方  曲  霞  田守雷】

【作者单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原载2020年第15/16期《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