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出

“小屋”建设撬动“大”帮扶

——青岛科技大学为困境儿童建设“希望小屋”侧记
作者:梁丹 万玉凤 陈兵 李粟 发布时间:2020.08.25
中国教育新闻网

“我做梦都希望能有一个可以安静学习的小房间,没想到这么快就美梦成真啦!”来自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老归昌村贫困家庭的陈都会坐在崭新的多功能书桌前,扬高了声调。在此之前,家里一张咯吱作响的旧木桌是她和弟弟唯一能写作业的地方。

帮助姐弟俩实现愿望的是“希望小屋”儿童关爱项目。为改善孩子们的生活与学习环境,青岛科技大学团委通过爱心企业、校友捐赠等方式共募集资金近14万元,在郯城、蒙阴建成了11个希望小屋,给困境儿童打造了一方圆梦空间。

在临沂市蒙阴县来石庄村10岁姑娘公一凡的家里,除了两张床,整间屋子唯一的装饰就是挂在墙上的奖状。

“很多小伙伴都有自己的房间,粉色的墙,大大的书桌。我也很想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自知家境不富裕,和爷爷留守在家的公一凡从没有说出过自己的这个愿望。

隔断打造、规划设计、软硬装修,配齐家具和学习用品......几天时间,青岛科技大学就为公一凡打造出了自己的一方天地。在刷着粉色墙面的新家里,公一凡说道,“我有了一间像芭比娃娃一样的房间,而且还有一位来自青科大的大姐姐帮我解决学习上的困惑呢。”

除了利用校友、企业资源,积极筹措善款外,青岛科技大学还立足学科优势,制定了“空间优化设计方案”“书香小屋帮扶计划”“互联网助农方案”等建设配套方案,组建了心理援助、学业指导、精准帮扶等志愿服务团队10余支,以改善“小屋环境”为支点,撬动改善“家庭生态”。

“项目启动前,我们就明确了,不能只停留在为经济困难家庭的儿童提供小型独立房间上。关爱不仅是硬件上的,还要有心灵上的。” 青岛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丁林说道。为提高帮扶工作质量,青岛科技大学还为“希望小屋”配上了大学生志愿者,通过爱心结对、跟踪陪伴等关爱服务,帮助家庭困境儿童解决成长和学习中的问题。

作为今年学校暑期社会实践的重要方向之一,这个夏天,青岛科技大学的不少师生来到了郯城县和蒙阴县,为两地8所“希望小屋”的儿童提供帮扶服务。

“暑假的时候,几位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学院的哥哥姐姐来到我们学校,他们带来了很多文具和书籍,还教我们唱歌、画画,最让我难忘的是他们教我们学做了一个神奇的化学小实验。”陈都会说,自己长大后也要像大哥哥大姐姐一样,帮助其他小朋友。

丁林介绍,在首批援建与志愿服务工作顺利推进的基础上,新一批援建募集正在加快开展。“一间间小屋,点亮了希望,正助力着更多的梦想扬帆远航。”(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梁丹 万玉凤 通讯员 陈兵 李粟)

image.png

公一凡家庭环境新旧对比,青岛科技大学供图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