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下,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面临诸多新挑战,招生管理不确定性增大,教学科研面临新难题,拓展海外合作伙伴遇到瓶颈。面对挑战,国内中外合作办学相关机构应抓住机会,主动适应新常态,适时调整发展战略,“危”中见“机”,促进中外合作办学融合发展;转型升级,推动中外合作办学进一步提质增效;优化布局,提升特色化中外合作办学水平,在当前疫情“大考”中实现新突破。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融合发展;提质增效;特色化
近日,《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为当前形势下进一步加快和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提供了指导与遵循原则。
目前,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阶段性成果,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国际关系更为复杂多变。全球高等教育与国际合作交流面临新形势,中外合作办学作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形式,在招生管理、教育科研、交流合作等方面也面临新的挑战。
面对疫情挑战,如何在新形势下围绕高校国际化核心任务,继续推进高质量中外合作办学,需要高校跳出固有思维,拓宽思路,谋求新变革,创新方式方法,注重实效,化“危”为“机”,开拓新局面。
疫情形势下中外合作办学的新挑战
首先,招生管理不确定性增大。中外合作办学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交流,但随着国外疫情形势日趋严峻,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学习安全风险增加,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学生毕业后出国深造、发展选择丰富等特色优势的吸引力减弱,学生及其家长报考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积极性受挫,中外合作办学招生面临严峻压力。部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要求学生在读期间赴境外学习交流。受疫情影响,目前在境外学习的学生面临病毒感染、签证到期、学业中断、经济受损、情绪焦虑等困难,学生回程航班频繁延期、取消,导致高校对在外学生的管理难度、心理疏导难度加大。
其次,教学科研面临新难题。3月26日,外交部、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公告,自2020年3月28日起,暂停外国人持目前有效来华签证和居留许可入境。仍在境外的合作办学外籍教师无法来华授课,暂时开展线上授课,而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相关政策规定中,还未有涉及境外优质远程教育资源引进的内容,疫情导致大部分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没有充足时间为线上教学做好软硬件准备。另外,近期中美间持续紧张博弈,部分中外合作项目教学科研受限,加之一些西方媒体的宣传误导,外方合作伙伴对我国当前严防境外疫情输入政策缺乏了解,导致部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无法良性可持续发展,相关教学科研工作因此受到影响。
第三,拓展海外合作伙伴遇到瓶颈。一方面,疫情对国际教育交流产生较大影响,多国边境关闭,中外高校人员互访暂停,师生国际交流受限,高校进一步拓展海外合作伙伴、深化国际合作、推动建立中外合作办学遇到瓶颈。另一方面,疫情对国际格局和国际秩序演变产生深远影响,对世界经济造成重创,全球化发生重大调整,欧美逆全球化思潮在多领域涌动,中国与一些高等教育资源丰富的西方国家关系趋于紧张,部分国外院校对中外合作办学专业领域设置更多限制,高校拓展中外合作办学面临重重挑战。
“危”中见“机”,促进中外合作办学融合发展
《意见》强调在教育对外开放中贯彻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提出“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大中外合作办学改革力度”“扩大在线教育的国际辐射力”。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机构应在“危”中见“机”,在抗疫的实战中提高师生面对危机的责任意识与应变能力,进一步锻炼和提升师生利用网络资源教学与学习能力。
一是加速融合发展,促进教育教学改革。融合发展是指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或机构整合最优质的课程资源,开发网络学习、混合式学习、翻转课堂等创新性教学模式,将其融合到教育教学环节中,搭建高效师生互动交流平台。中外合作办学在引进优质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模式和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和功能,而在线教育作为重要的课堂补充,将是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是化被动为主动,统筹在线教育布局。部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反应迅速,全面开启在线教育,如西交利物浦大学在疫情期间升级在线教育战略,引入世界范围内优质的在线教育资源和外部教育品牌及研究成果,并与原有特色实体校园相结合,探索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未来大学新形态。西交利物浦大学于2月24日全面开启在线教育,90%以上的课程采用在线方式进行,仅在春季学期初,该校教师就制作了超过2000多个授课视频,学生在Moodle学习管理系统中观看近10万次。执行校长席酉民强调:“为了保障学生和校园安全,西浦线上开学尽管是不得不做,但西浦的在线教育绝非权宜之计,也不单纯是实体教育的替代方案”。
三是抓住发展契机,发挥好中外合作办学的辐射和引领作用。目前形势下,短期内师生国际流动依然无法恢复到疫情前水平,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机构应借助在线教育发展契机,推进校内共享引进的优质教育资源,建立国际化课程体系,加强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积极培训线上教学科研团队,鼓励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鼓励学科交叉融合,通过信息化手段开展视频国际会议,远程国际科研合作等,在国际合作中寻找更多资源,拓展发展空间,把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打造成为高校创新教学模式和引进国际优质资源的重要平台。
转型升级,推动中外合作办学进一步提质增效
相关学者提出中外合作办学要实现三个转变,即从规模化发展向侧重提质增效转变,从借鉴模仿向合作创新转变,从生源输出外流向本土化优质培养转变[1]。而目前中外合作办学服务大局的能力与新时代的新要求还不完全适应,需要调整增加研究生层次比例;办学单位改革主体、质量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因此,高校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方面,要提升中外合作办学层次。相比本科教育,硕博教育层次的学习更加注重学术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课堂教学依赖程度远低于本科教育。在目前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发展高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一方面可以减少外籍教师无法来华授课对教育教学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无论是在引进外国教育资源质量方面,还是在中外合作深度方面都比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更有优势。高校应利用这段时间调整发展思路,积极整合资源,集中优势与具备高品质和高影响力的教育机构保持密切联系,实现资源共享与互补,分享国际交流新形势下的创新举措、实践探索与经验,推动高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发展。
另一方面,强化中外合作办学服务高校发展的能力。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应主动服务“双一流”建设、“创优争A”等学校发展目标,融入学校学科专业建设的整体大局,实现引进吸收,融合创新,通过发挥高水平国际化办学的示范引领作用,创新机制模式,利用现代技术手段组织云端会议,促进中外合作办学同仁间的交流,研讨教育教学方法和合作方式,并就在疫情背景下的中外合作政策和教育实施途径集思广益,积极开发中外合作办学线上教学团体标准,形成倒逼机制,推动学校学科建设与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中外合作办学进一步提质增效,服务大局。
优化布局,提升特色化中外合作办学水平
特色发展不仅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在要求,顺应新时代发展的趋势,也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国际化”既不是“西方化”,也并非“同质化”,而是吸纳国际优质要素,建立在特定国情基础上的本土化、特色化。疫情期间,中国与一些高等教育资源丰富的西方国家关系持续紧张,国内高校与美加英澳等热门留学目的国的教育交流合作受到影响。在此形势下,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应优化布局,推进特色化合作办学。
一是切换办学空间视角,优化办学区域分布结构。目前中外合作办学的外方合作高校所在国家(地区)仍局限于30余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伙伴须进一步拓展。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提出未来教育国际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将由大学或科研机构之间的双边或多边合作转向全球化校园或全球化教育的构建,而不仅仅是国际教育,教育国际化的形式和内涵发生了质的转变。高校应放眼全球,聚焦“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合作,推动中外合作办学区域分布多元化,为构建全球化教育体系做好谋划与准备。
二是立足自身优势学科,开展特色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应依托现有优势,进一步开拓新的工作思路,“既要放眼世界,学习国际上先进的办学理念,更要立足于本土特色,明确自己的定位”[2]。如笔者所在的浙江师范大学充分发挥非洲研究学科优势,以服务国家外交战略与经济社会发展为使命担当,利用学校汉语国际教育工作综合优势,以学校在相应国家设立的孔子学院为平台,借助学校在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上的综合优势、在境外开展合作办学,支持所在国相应高校建好汉语专业,支持相应孔子学院建设成为区域性汉语人才、汉语教师培训中心,做好非洲国家汉语教学人才培养,并努力拓展与非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水平院校的合作办学。学校在进一步发挥特色优势、拓展中外合作办学伙伴的同时,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积极助力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疫情对国际交流合作的影响是暂时和阶段性的。近日教育部国际司负责人就《意见》相关问题答记者问时强调:“疫情对出国留学的影响将是暂时的,将继续通过出国留学渠道培养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人才,将积极开拓优质教育资源合作渠道,拓展出国留学空间”。在现阶段疫情防控常态化、各国人员流动受到限制的大背景下,国内中外合作办学相关机构应抓住机会,主动适应新常态,适时调整发展战略,将“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落在实处,在当前疫情“大考”中实现新突破。(作者杨凯,系浙江师范大学国际处交流科科长、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主管)
参考文献:
[1] 林金辉.别拿旧眼光看中外合作办学新常态[N].中国教育报,2015.12.02,(02).
[2] 任友群.“双一流”战略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未来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6,(05).
来源|神州学人(2020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