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出
教授下农田 科技兴产业

乡村脱贫攻坚一线中的安农担当

作者:方梦宇 曹雷 发布时间:2020.06.08
中国教育新闻网

“哪里有贫困,哪里就是安农的主战场。”

每年8000多位专家奔波于脱贫攻坚一线,累计投入2亿多元用于脱贫攻坚工作,为地方打造了100多个特色产业。安徽全省60%以上县域主导产业由学校作为技术依托单位,17个国家级农业园区中14个由该校负责规划……近年来,安徽农业大学把服务脱贫攻坚作为育人报国的“大擂台”,作为建设特色高水平大学的“强引擎”,集聚优势资源和人才,在安徽脱贫攻坚一线发挥重要作用。

把最强战队送到一线去

一个专家,会挽救一个濒临绝境的产业;一个团队,能打造一个富民强农的产业。

在江淮大地上,这句话被反复印证多次。

2013年,学校猕猴桃产业联盟首席专家、园艺学院教授朱立武来到金寨县。这次来,他带着一个重大任务:找到破解当地猕猴桃溃疡病的妙方。

多少年来,在金寨种猕猴桃是无数果农的噩梦。几年前,金寨县从外地引进猕猴桃品种,结果水土不服,屡患溃疡病,给果农带来惨痛损失。溃疡病是猕猴桃的不治之症,更可怕的是,这种病症在苗期不会显现,开花时才会发病,发现发病的植株,必须挖掉、烧毁、深埋,这是阻断病菌传播的唯一途径。看着果农们的辛辛苦苦种下的果实顷刻间化为乌有,朱立武急的日夜不安。

“砍树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必须更换品种,才能彻底根除!”经过多次实地调研、测试、验证,朱立武带着团队们培育出的新品种“皖金”不负众望。

经过试验,“皖金”猕猴桃非常抗溃疡病,同一地块种植后,原来的植株濒临毁灭,“皖金”植株则硕果累累。同时,“皖金”果型最大,平均单只可以到133克,最大的268克。“一亩地能有一吨的产量,产值达到三万多元。”

在朱立武看来,农业专家深入到田间地头帮助农民解决产业问题是第一使命,“解决了产业问题,再搞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在安徽不少农民的眼里,安农大的专家最接地气,最具“土味”。多年来,安徽农业大学教授深耕一线与农民结下的深厚情谊千金不换,他们早已把农民的事当成了自己的事。“这里就是我们的主战场,必须要把自己家的问题解决好。”朱立武说。

对当地情况了解,与农民相处默契,专家们制定的方案大多能“一打一个准”。

农业最怕折腾,农民最怕吃亏,搞技术推广不能瞎折腾、乱指挥,得拿出真本事。为此,学校坚持把“最强战队”派往脱贫攻坚一线,确保把“最硬的骨头啃下来”。据统计,该校在脱贫攻坚一线服务的专家全部为中级以上职称,其中高级以上职称占80%以上,大多数为全国、全省知名专家和学科带头人。

制度红利鼓励强者扎根乡村

“不能让在基层跑的教授们吃亏。”在校长夏涛看来,学校必须要从制度上给予红利,鼓励更多擅长推广、喜欢推广的专家扎根农村。在此方面,推广型教授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8年学校修订完善了推广型教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申报条件和评审办法。按照方案,推广型教授在发表论文数量、质量、教学方面的要求相对降低,转而注重技术推广。如教师需连续三年每年在基层从事科技成果推广不少于4个月,每年培训任务不少于80学时。其次更注重技术推广效果和社会认同度,如教师要建立3个以上具有全省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集成、转化、推广示范基地,并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基地新技术或新品种推广面积达10万亩以上,为地方产业发展做出显著贡献;在试验示范基地主推我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品种4个以上等。

近三年来,学校先后有5位教师因社会服务业绩突出,被评聘为教授或副教授,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何金铃就是其中一位。

以下一组数据,足以证明“推广教授”的含金量。

自担任大别山综合试验站站长以来,何金铃连续六年驻点金寨县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年均开展技术服务50多场,服务20多家新型经营主体,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15个。同时,作为旌德县“灵芝产业转型升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首席专家,他推广种植5个灵芝新品种,产业规模5000多亩,年产值10.9亿元,带动800多户种植户,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

“对于我们这些长期在农业一线开展技术服务的人来说,设立推广型教授,让我们的心更定、步更稳,真正把根扎在农村。”何金铃说。

留下产业和人才 给予乡村自我生长的力量

好制度带来了一拨强将,强将们又把产业和人留了下来。从拔穷根到领致富,从手把手教到地方军异军突起,安徽农业大学让产业致富的火苗在江淮大地上越烧越旺。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法子走不远,关键要把地方产业带起来,把人留下来。”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张子军说。

2016年4月,张子军走马上任成为学校江淮分水岭试验站首任站长,代表学校“驻扎”定远县,一方面对接学校,把学校的科技成果在定远县转化,一方面对接当地,负责组织攻关定远县农业存在的问题。

试验站成立后,学校又在当地组建了水稻、小麦、猪禽等九大产业联盟,张子军带着九大产业联盟的专家,跑遍了定远县22个乡镇,对当地农业产业走访调研,量身定做了主导产业发展规划。

每个联盟的首席专家,都要为当地产业发展提供“保姆式”服务,从年初制定工作计划,到每月至少一次实地指导产业发展,从指导具体的生产环节,到提供全产业链服务,产业联盟专家们“压力倍增”,“以前我们提供点技术指导就行了,现在得跟当地的农技人才捆成捆儿,把志气给扶起来,把产业给兴起来。”

张子军同时还担任草牧业产业联盟首席专家,他的目标是把江淮分水岭地区建成跟欧洲一样的美丽牧场。科技加持,如今当地的肉羊产羔率由原来的100%增加到210%,羔羊成活率从50%增加到95%,每亩耕地采取种养结合方式,纯收入增加2000—3000元。

和他一样,在当地,水稻、小麦、杂粮、猪禽、蔬菜、水产、果树、花卉苗木等产业联盟专家利用科技成果,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助力产业升级。

几年来,试验站共为定远县引进农业新品种376个,应用农业新技术92项,探索新模式15项,示范推广面积10万余亩,服务农业企业100多家。定远县已形成“草、菌、虾、猪、鹅”五大特色产业,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2019年4月,定远县退出贫困县。

培育产业之外,学校还为乡村培养了一支“永久型”人才队伍,几年来,学校先后派出100多名专家参与“乡村大学生人才培养工程”,着力培养一批“明政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

目前,这项“乡土人才”培养工程在安徽全省14个市81个县区展开,培训学员2.5万多人,造就了4000多个致富带头人。学校还先后承担958名省级青年农场主和203名省级农业经理人培训工作,组织20多位校内知名专家开展800多次跟踪指导服务,为地方打造了一支具有超强战斗力的“地方军”。(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方梦宇 通讯员 曹雷)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