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出

上海“伟大工程”示范党课让“四史教育”活起来—— 解读疫情防控背后的“基因密码”

作者:任朝霞 发布时间:2020.05.22
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任朝霞)“每个人都是战士、都是英雄,这才是真正的群体免疫。”5月21日,“初心如磐 使命在肩”专题党课暨“党课开讲啦”“伟大工程”示范党课第2季首讲在上海戏剧学院端钧剧场举行,上海新冠肺炎医疗救治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党支部书记、主任张文宏对“群体免疫”给出新解。

QQ图片20200522183235.png

全场党员一起重温入党誓词。郑逸洁 摄

从上海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领队兼临时党总支书记、市一医院副院长郑军华,到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党委书记卢洪洲,上海和武汉的抗击疫情“堡垒”带头人,当天一齐现身党课现场。他们再现了上海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新冠疫情防控中构建的“战役堡垒”,用白衣执甲、救死扶伤的亲身经历,阐释共产党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价值追求,为线上线下近18万名党员解读疫情防控背后的“基因密码”。

同样是战斗着的“堡垒”,整整100年之前的渔阳里,成为另一门“四史”学习教育课程的“主角”之一。“上海法租界石库门弄堂里一处不太起眼的建筑,1920年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在这里开始了建党伟业。”20日,上海市社联副主席、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会长忻平,通过上海市民办高校辅导员研修基地直播平台,为17所民办高校全体辅导员“同上一堂课”。

QQ图片20200522183329.png

现场用朗诵和微访谈的形式讲述逆行英雄的感人事迹。郑逸洁 摄

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是最好的教科书。上海渔阳里承载的红色理想因岁月磨砺而更显鲜艳,一百年前从石库门里走出的“新青年”终成中国革命群星。新时代继续召唤“新青年”,疫情防控以来,上海青年师生传承革命精神,在线上教学、有序开学,逆行援鄂、本地防治,科技攻关、心理救助,社区治理、志愿服务等战场上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担当和作为。

上海教卫系统党员以青年师生和医护人员为主,除了现场演讲,“伟大工程”示范党课还主动适应青年人的学习特点,以舞台情景模拟形式再现了战疫期间的感人故事,在“情”与“形”的交织、“舞”和“乐”的融合中,带领党员重温历史、锤炼党性,实现了艺术感染力和理论影响力的有机融合。首讲示范党课现场,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副院长蓝斐,讲述了自己和团队日以继夜科研攻关的过程。现场还视频连线了上海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马姣姣和同济大学博士研究生马明杰,讲述他们主动加入社区防控志愿服务的故事,引发台下观众的热烈掌声和线上观众的踊跃互动。

QQ图片20200522183341.png

微讲述展现青年担当。郑逸洁 摄

据悉,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还将陆续推出《学好“四史”明责任,守牢初心勇担当——感悟化工强国之路》《砥砺初心使命,将论文写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征程中》等19门示范党课。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滕建勇介绍说,示范党课将在全系统9000多个党组织18万名党员中对师生分类施策施教,将“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的相关主题教育融入日常、形成长效,将“伟大工程”示范党课作为“四史”学习教育的创新载体和平台,抓细抓实出成效。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