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出

《奇妙的中国植物》新书在京发布

作者:陈玲 发布时间:2020.01.13
​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新闻网讯(实习生 陈玲)由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献给儿童的中国植物原创精品科普绘本——奇妙的中国植物”新书发布会10日在京举行。

1578797267(1).jpg

《奇妙的中国植物》是一套历时3年打造的中国植物原创精品绘本。全书共4册,包括《森林篇》《湿地篇》《荒漠草原篇》《高山篇》,立足于“中国的”“奇妙的”两点,以专业而不失童趣的语言风格、600多张细腻而富有感染力的写真式手绘图,讲述和展现了5大生境下158种特色鲜明的中国植物,带领儿童走进迷人的自然界,领略辽阔的中华国土上丰富、美妙、奇异的植物风采。

本次发布会活动分为三个环节:新书介绍,主创团队分享和植物复刻画拍卖。活动现场,本书画者李赞谦带来了自己为《森林篇》绘制的原作《栗》,并分享了一段令人动容的小故事,她说:“这幅图我首先画出了黑白线稿,到了要上色的时候,我画了3天时间,突然感觉不对——进度太慢了,其他的画不能耽误,这幅栗还得继续。可是这个栗浑身带刺,每根刺都需要3到5种颜色的过渡,才能够达到逼真的立体效果。这个时候我想到了一句话: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于是我就每天几根、每天几根地画,这幅画跟了我8个月,就这样终于画完了。”

1578797282(1).jpg

插图:栗《奇妙的中国植物•森林篇》

在文字方面,《奇妙的中国植物》横跨了高山、荒漠、草原、湿地、森林5大生态环境,对作者的专业功底与文字表达的科学性、准确性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在专业和通俗之间取得平衡?怎样的讲述方式才更容易被孩子们接受和理解?本书作者兼知识顾问、中科院植物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顾有容分享了他的创作态度:“在创作中可以学习运用“费曼技巧”——通过向非专业人士清楚地解说一件事,来确认自己真的弄懂了这件事。一旦你的解说卡壳了,就回去重新学习原始资料,直到足够顺畅。科普工作者应当努力地简化表达,使用日常的语言,或者与他人的常识建立类比关系,这样的创作习惯应当成为科普工作者的日常。”

本书的另外两位作者陈超群、《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编辑陈惊鸿也分享了自己参与创作的心得感受:一个孩子的阅读范围,就是他所能看到的世界。我们也希望孩子们能以书为媒,认识、热爱并关爱祖国的一草一木,这也是我们创作的初心与动力。

活动现场对书中的6幅精品植物复刻画进行了公益拍卖,拍卖所得金额由柯尊文总经理代表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捐赠给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研究中心教授、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创始人吕植女士接受了捐赠。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