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出

在边疆遇见“美” | 万里边疆教育行

作者:欧媚 发布时间:2019.09.29
《中国民族教育》杂志

从呼伦贝尔回来已有月余,应《中国民族教育》杂志之约,写写此次边疆行的感悟,写写那些没有写进正式报道中的故事和感悟。

谈到呼伦贝尔,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辽阔的大草原,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场景。然而,此次去呼伦贝尔,我们却没有见到如此美景。因为今年雨水少,直到7月初,草也还没完全长出,放眼望去,还带着些枯黄,没有往年茂盛。

虽然没有见到期待中的草原,有些遗憾,但是我们却在学校看到了一种意料之外的美——边疆的美育。

呼伦贝尔位于内蒙古东北部,因为境内的呼伦湖和贝尔湖得名,北部和西北部以额尔古纳河为界与俄罗斯接壤,西部和西南部与蒙古国接壤。额尔古纳和满洲里是呼伦贝尔下辖的两个县级市,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

在额尔古纳,我们恰好遇上了当地一年一度的全市中小学生艺术节。该艺术节已经连续举办了13年,是当地教育的品牌活动。走在这座边境小城,整洁干净的街道上行人稀疏,没想到哈萨尔广场却是人山人海,似乎全城的人都来了。

整个艺术节分为三个部分,学校特色体育活动展示、学校特色艺术作品展、广场舞台文艺演出。最让人惊喜的是学校特色体育活动和艺术作品展。

P50.jpg

中国教育报刊社“边疆行”内蒙古报道组与当地教师合影。 欧媚 供图

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体育活动,在当天公开展示。第三小学的锣鼓气势恢宏,第二小学的跳皮筋活泼灵动,第一小学的足球啦啦操动感十足,还有苏沁学校技艺精湛的空竹表演等。围观的人群里三层外三层,热情高涨,我在其中不时听到赞叹声。

在艺术作品展区,每个学校有一个自己的摊位,校长、老师、学生都在摊位上向来来往往的人群介绍学校的艺术特色,人们还可以在互动区亲自体验制作手工艺品。

废纸壳、鹅卵石、树皮、树根这些不起眼的东西在师生手中都变成了精美的艺术品。我也曾怀疑这些东西不是学生自己做的,在现场看到学生亲自示范后不得不佩服。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艺术教育,比如一小是金丝沙画和手工套娃,二小是版画、纱线画、丝网花,三小是刻纸,上库力小学是纸壳作品,第三中学是浮雕……“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感受强烈。

穿梭在学校的各个摊位之间,会发现尽管艺术作品风格多样,但是都没有脱离当地民俗风情和地域特色。额尔古纳市教科局局长范红枫告诉我们,边疆地区没有经费像发达地区那样投入大量财力物力开展美育,所以老师们就地取材,寻找最廉价和最易获得的材料。

比如位于大兴安岭西麓地区的莫尔道嘎一中的艺术作品就具有浓浓的林区特色,树皮画、根雕的原材料都来自森林;苏沁学校靠近农区,学校老师利用农垦资源,把作物种子开发为植物籽粒画,也颇有趣味;三河小学利用当地常见的柳树毛“毛毛狗”作为原材料,制作了许多惟妙惟肖的可爱动物。此外,许多绘画、剪纸、绘本的内容都是与当地民族、民俗风情相结合的。

谁说美育一定是高大上的教育?在这座边疆小城,我们看到了接地气的美育,立足本土、贴近生活,充满着浓浓的乡土情怀,不仅有美,还有情,爱祖国、爱家乡的种子就这样悄悄地种在了孩子心中。

在去额尔古纳采访之前,呼伦贝尔市教育局督导室原主任宋景民告诉我,额尔古纳教育有一个特点,就是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办教育的氛围很浓厚。我在艺术节现场随机采访了几个路人,他们对这些作品赞不绝口,没想到现在孩子们都这么厉害了。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在学校摊位前驻足停留,老师、学生热情为围观群众讲解、演示,你会感慨,一场学校艺术展演拉近了学校和社会的距离,打破了校园和社会的围墙,让社会更了解学校在做什么,也就更加支持教育的发展。

哈萨尔广场的艺术展演是额尔古纳美育的惊鸿一瞥,要深入了解一个地方的美育,还是要走进一所学校实地感受才行。

额尔古纳市第二小学简朴的教学楼外观上并不起眼。由于只有200名左右学生,没有达到建设标准塑胶跑道的规模,学校只有一块硬化的操场和一片沙地,校园显得很朴素。但是,走进教学楼内我们才发现别有洞天。师生们利用有限的空间,搭建出了小型的白桦林、锦鲤池,当地随处可见的树皮、花草、石头也制作成了工艺美术品装饰墙壁,每一处墙面、每一个角落都是美的存在,我们纷纷感慨——当真是“小而美”的边疆学校。

如果仅仅是墙壁装饰得美丽,还不足以令我们印象深刻。学校还结合民俗开发出了低、中、高三个学段的校本课程“版画童心”,还有纱线画、丝网花社团,专职美术教师在专门的美术功能教室上课,这也得益于最近几年呼伦贝尔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城乡学校都配齐了专职音体美教师和功能教室。

在额尔古纳这座边疆小城,美育不是简单的“唱歌课”“图画课”,而是提升为综合能力、情感培养、个性塑造相融合的素质教育综合课。我问上库力小学校长李本生,美育到底给学校带来了什么变化?他说,自从学校来了年轻的音乐教师替换了年老的教师之后,年轻老师编排了舞蹈《马蹄哒哒》参加全市的艺术节,孩子们去市里演出获了奖,上课的整个精神状态都变了。

关于在边疆遇见“美”的感悟本该到此结束,但是我还想再补充一些我们在满洲里采访的见闻,虽然有些跑题,但是却更有“边疆”的话题性。

从额尔古纳市区出发,沿着额尔古纳河往上游行驶200多公里,就到达了中国内陆最大的陆路口岸——满洲里。满洲里西临蒙古国,北接俄罗斯,有中、俄、蒙三国风情,是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口岸城市。我们此行的目的地便是一所具有99年历史的小学——满洲里市第三小学。

满洲里也可说是火车拉来的城市,她是100多年前中东铁路从俄国进入中国的第一站,对中国来说这是一条屈辱的铁路。而满洲里第三小学,是满洲里第一所中国人自己的学校。“夫无学校,将何以培养人才;无人才,将何以图治”,这是当时仁人志士发出的呐喊,而现在也刻在学校的北墙上,目送一代代学生走出校门。

拿过很多国家级的奖,在当地有很好的口碑,这所小学不能小觑。在采访中我们发现,好几个家庭祖孙几代人都是从这所学校走出,石晶一家就是这样。石晶是上世纪60年代在满洲里三小上学的,后来又回到这所小学教书,她的母亲也是在这所小学上学并留在学校教书,她的儿子、孙女都是在这所学校上的小学,儿子现在还是学校的书法志愿者教师。整个家庭都和这所学校有着神奇的缘分。

这样一个很简单的故事,可以看出教育是文明最好的传承方式,也是边疆繁荣的稳定器。走在满洲里街头,来来往往的人群不乏外国面孔,可爱的俄式“洋葱顶”和硬朗的哥特式建筑让满洲里充满异域风情,这是一座因贸易而繁荣的城市。教育在其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我想是留住人、培养人。

如果没有教育,一所边境城市可能只是人来人往、贸易中转而已,缺少“根”和文脉。教育就这样与城市共荣共生,在边疆,用自己温情的方式保家卫国。

(作者系中国教育报记者)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