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出

​独龙族:整族脱贫的教育典型

作者:杨舒涵 发布时间:2019.05.06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民族教育杂志

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期间,看望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少数民族群众代表时特别强调,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2019年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马正山在全国两会郑重宣告——作为人口较少的“直过民族”,独龙族实现了整族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到了2.63%,独龙江乡1086户群众全部住进了新房,所有自然村都通了硬化路,4G网络、广播电视信号覆盖到全乡,孩子们享受着14年免费教育,群众看病有了保障。

独龙江乡是贡山县面积最大的乡,位于滇西北与缅甸交界处,边境线长97.3公里,下辖巴坡村、马库村、孔当村、献九当村、龙元村、迪政当村6个行政村,是我国境内独龙族唯一的聚居地。

根据2018年云南省民政厅的统计数据,全乡总人口0.44万,98%以上的居民是独龙族。2018年年底,迪政当村15户51人脱贫出列,实现独龙江乡整乡脱贫出列、独龙族整族脱贫。同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2859.96万元,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22元,同比增长23.5%,成为贡山县率先脱贫出列乡镇,并荣获“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

在独龙族实现整族脱贫的进程中,乡人民政府及各级各部门达成的共识是:要以教育发展筑牢独龙族脱贫致富的根基。综合来看,教育的贡献具体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14年免费教育令适龄儿童全员受益

独龙江乡政府所在地孔当村设有一所九年一贯制中心学校,以及龙元小学、巴坡小学、马库小学、迪政当村小学4 个教学点。其中,巴坡小学是独龙江乡第一所学校,而且是由独龙族同胞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携手建成。2013年10月,独龙江乡的小朋友们还拥有了第一所属于自己的幼儿园。

独龙江乡人民群众支持教育,拥护教育,都愿意把孩子送到学校学习。自2016年开始,独龙江乡实施学前2年、小学到高中12 年共14年免费教育。截至2018年年底,全乡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0%、巩固率100%,全乡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0%、巩固率100%。小学阶段入学率、巩固率和升学率自2010年至2018年连续9年保持100%。献九当村幼儿园综合楼2019年内建设完工后,独龙江乡6个村委会将实现学前教育全覆盖。

当前,全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乡村教师生活补助等政策全面落实,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等项目扎实推进,学生食堂、宿舍楼、阅览室、电教室等功能用房在独龙江中心学校以及各校点一应俱全,全乡义务教育基本实现均衡。

落实培训和待遇政策促进教师安心任教

得益于“国培计划”和省级教师培训,独龙江中心学校教师每人每年至少能参加一次32个学时以上的培训,90%以上的教师学历已经从专科提升为本科,乡村教师补贴全面落实,最低补助标准至少每人每月500元。

按照州政策,县及县以上所属学校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连续服务满2年以上(含2年)的,从到乡村学校服务之日起,省财政给予每人每年1万元的工作岗位补贴。由此,教师流动和流失现象得到明显改善。2018年教师节,云南省委、省政府对全省500名从教20年以上的在职优秀乡村教师,每人给予10万元的奖励,独龙江乡中心学校校长杨四洋接受表彰,在当地形成了极大的反响,营造了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

精准送学“两后生”阻断代际贫困

“两后生”指的是初、高中毕业未能继续升学的贫困家庭中的富余劳动力。为了精准识别贫困学生,独龙江乡政府建立了建档立卡户平台,学校教师会入户甄别家庭的贫困程度;资助政策有资金补贴(免除学杂费、课本费,免费解决吃住问题),同时还对贫困学生提供心理疏导服务。

2018年5月,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印发了《怒江州“两后生”送学工作10条措施》,要求:

——建立“两后生”底数台账。

——建立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两后生”底数台账。

——落实云南省对怒江初高中毕业未能继续升学的农村户籍学生开展职业教育全覆盖试点。

——落实珠海—怒江东西部扶贫协作“双百工程”,对有意愿到珠海接受职业技工教育且具备基本文化素质等条件的“两后生”实行百分之百接收就读珠海市职业技工院校,采取“1+2”(怒江班)、“0+3”(三年珠海班)或“2+1”(第三年实习到珠海)模式培养,百分之百推荐就业。怒江籍学生在珠海学习期间免除学费、住宿费、杂费,并给予生活交通补助。

——落实国家中职教育免学费政策,由县市教育主管部门会同职业学校落实国家对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生中所有农村(含县镇) 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费(艺术类相关表演专业学生除外)。学费标准低于每生每学年2000元的免除全部学费,学费标准高于每生每学年2000元的免除2000元,高出部分由学生家庭负责承担。

——落实国家助学金政策,助学金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主要用于资助受助学生的生活费开支。

——实行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扶贫助学补助政策,在执行国家中等职业教育现行免补政策的基础上,确保省财政对纳入普通全日制学籍管理的怒江农村户籍(含农转城)学生初中起点中职学生在校期间第一学年、第二学年,高中起点中职学生在校期间第一学年,每生每学年给予2500元的生活补助。

——鼓励就业创业。

——建立“两后生”职业教育责任体系。

——考核问效。将“两后生”送学工作纳入县市党委、政府扶贫开发成效考核范围。

2017年,独龙江乡中心学校的统计数据显示,学校初中毕业生考上高中的比例不到30%。在政策的推动下,以及考虑到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免费教育的吸引力,独龙江乡越来越多的适龄学生到珠海市、昆明市、六库镇和贡山县城就读中等职业学校,而且依靠校企合作带来的就业机会,基本实现了“上学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家”的目标,有效阻断了贫困的代际传递,同时也带动附近的乡镇乃至邻近的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维西县的初中毕业生们主动选择接受中等职业教育,以改善家庭贫困状况。

学校主动担当普通话学习与推广的责任

独龙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独龙族历史上没有文字,主要以刻木、结绳的方式记事和传递信息,语言不通一度成为独龙族经济发展的桎梏。

1999年独龙江公路修通,独龙族群众历史上第一次坐汽车出入独龙江乡,语言接触加快。独龙江乡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大多来自独龙族家庭,从小不会听汉语,也不会说汉语。自从2016年有了学前教育,独龙族的孩子们才开始学说普通话。现在,在幼儿园里,教师和孩子们既讲普通话,又说独龙族话。2018年12月8日,独龙江乡中心学校举办了2018年秋季学期“山水教育——读国学、诵经典”国学经典朗诵比赛,激发了学生学习普通话、学好普通话的热情,拓展了教师开展普通话教学的思路,实践探索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联动,为普通话教学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助力。

乡村优秀校长扶起学生鸿鹄之志

李学梅老师从事教学工作25年,在怒江大峡谷最深处默默地燃烧自己的青春年华,照亮了一批又一批少数民族孩子的人生。2013年8月,她从县城调到独龙江乡中心学校任校长,当时正值整乡推进独龙族整族帮扶工程的关键时期。

李校长结合学校实际,提出“学生好,一切都好”的办学思想,制定“勤学、立德、感恩、文明”的校训,引导学生爱乡、爱国、立志、追梦。独龙江乡的孩子们特别希望走出家乡,去感受不一样的世界,追寻自己人生新的可能性。同时,走出去是为了更好地回归、反哺独龙江乡,他们也渴求通过接受教育,找到帮助家乡变得更好的“良方”。

全乡强化教育改变命运的榜样力量

“2012年,独龙族有了第一位女硕士研究生。”这是曾任独龙江乡乡长、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高德荣老先生特别喜欢挂在嘴边的骄傲,也是独龙族群众们口口相传的优秀典型。

如今,从独龙江乡走出了学者、教授、名医,有的在云南省的高校教书育人,有的在省级医院救死扶伤,有的考上公务员为人民服务,都成为独龙江乡孩子们的榜样。他们的经历也坚定了独龙族人民对教育的信心,巩固了教育投入的优先地位,促进了独龙江乡的教育发展迈入良性循环,帮助青少年树立脱贫致富的志气、增强摆脱贫困的信心,让教育扶贫的扶智与扶志功能体现得淋漓尽致。

“互联网+教育”促进教育扶贫与教育公平齐飞

受自然条件限制,处于深山腹地、边境地区的独龙江乡信息化水平非常滞后。在云南省人民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得益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的专业技术支持,独龙江乡中心学校的光纤提速到了100兆,“互联网+教育”在独龙江乡已经形成以“三通两平台”为基础,包括幼教云、职教云、班班通、人人通等系列产品的全套教育信息化方案。

教师可以通过平台学习名师讲授,共享板书和多媒体教学课件,随时上传备课课件到个人空间,并依托4G 网络和手机终端共享无差异的教育资源。学生可通过名师导学应用,获取城市名校精选课程,在线答疑巩固学习成效,在家里随时登录个人空间,复习智慧课堂的课件和资源,还可以通过中国电信的“异地在线课堂”系统与其他地区的孩子同时上课。从“异地在线课堂”了解到的崭新的教学方式与课堂管理理念,也给独龙江学校的教师们带来了启发。时空距离被打破的同时,城乡教育新的对话与交流方式诞生了!

资源输入型帮扶侧重支持教育可持续发展

独龙江乡的教育发展一直受到云南省各级各类学校的关注,近几年不乏各种教育物资捐赠和帮扶项目落地独龙江。可喜的是,相对于传统的物资捐赠型帮扶,越来越多的资源输入型帮扶开始侧重支持当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强调长效机制的建立,并将支持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资源共享和提升教学质量作为帮扶项目的核心目标。

独龙族整族脱贫的瞩目成就,体现出从中央到地方政策支持的强大动力,凝结了人民群众对教育改变命运的坚定信念,整合了各类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技术优势,而且全乡群众一直致力于教育反贫困功能的开发和实现,是教育扶贫、扶智、扶志的成功案例,并表现出教育扶贫的精准性和功能性、教育扶智的全员性和共享性、教育扶志的激励性和可持续性等特点,对我国“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民族地区的教育脱贫攻坚具有极强的示范性与启示性。

今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独龙江乡群众回信,激励大家继续团结奋斗创造美好生活,进一步激发了独龙族同胞自强不息、蓬勃向上的干劲和热情,更加坚定了广大扶贫干部和贫困群众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作者系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院长助理,讲师)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