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冯丽 通讯员 李琛)近日,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兰迪·谢克曼来到西北大学,为了师生作题为How cells export proteins的专题报告,并受聘西北大学荣誉教授,设立“诺奖工作室”。
谢克曼教授在报告中讲述了他的科研探索历程及标志性成果。他从小就对生物科学非常着迷,十二岁时通过一台显微镜正式开启了自己探索生物科学奥秘的旅程,随后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过程中选择了细胞囊泡运输的分子机制研究。他以酵母为研究模型,通过生物化学和遗传学的手段揭示了囊泡形成、运输相关的重要基因和囊泡运输、细胞膜融合、蛋白分泌的分子机制,为后续肿瘤研究、胰岛素和乙肝疫苗的生产等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持。
在问答交流环节中,谢克曼教授指出,科研工作者要甘于寂寞、勇于探险,要创新性地提出假说,而后通过多种手段想方设法验证假说。他认为一个成功的、优秀的科研工作者要始终保持好奇心和专注力。他呼吁科学家潜心做基础研究,不能只是关注影响因子。
据悉,西北大学自2017年10月起设立“诺奖论坛”。一年多来,先后邀请了7位诺奖学者来校讲学,设立了两个诺奖工作室。
兰迪·谢克曼(Randy W. Schekman),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系教授,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2002年与詹姆斯·罗思曼因对细胞膜传输的研究获拉斯克基础医学奖。2010年,谢克曼教授获南加州大学凯克医学院的Massry奖,入选皇家学会。主要研究领域是临床药物治疗肿瘤、新的抗肿瘤药物研究,肿瘤病因,肿瘤分子生物学进展与转移机制、肿瘤免疫、干细胞的研究,神经系统性疾病、心血管及代谢性疾病,生物学人工智能以及酵母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