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出

第二十一次全国民族语文翻译学术研讨会在嘉兴大学召开

作者:周清 王玉娇 发布时间:2025.09.23
中国教育新闻网

近日,第二十一次全国民族语文翻译学术研讨会在嘉兴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民族语文翻译中心(局)、嘉兴大学、中国翻译协会民族语文翻译专业委员会主办,嘉兴大学外国语学院、嘉兴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嘉兴大学浙江省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研究中心、《民族翻译》编辑部承办。会议主题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成果的民族语文翻译与传播”。来自全国17个省)的120余名代表参会。

研讨会现场

嘉兴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梅德庆致辞表示,相聚在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的嘉兴总结探讨民族语文翻译工作的经验成就和理论思考,意义非凡。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在交流互鉴中不懈探索理论深度、创新实践路径,让民族语文翻译事业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为党和国家的翻译事业注入更强动能。

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黄友义在致辞中,肯定了民族语文翻译委员会成立40年以来持之以恒、勤勉耕耘取得丰硕成果,强调当前时代翻译已成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要素,翻译工作者要更加积极主动地担当作为、探索实践、求新求变,以高质量翻译更好服务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大局。

中国民族语文翻译中心(局)党委书记、局长陈明华在致辞中指出,民族语文翻译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力量。今年是中国民族语文翻译中心(局)成立70周年新时代民族语文翻译工作应加强对民族语文翻译领域重大基础性和现实性问题的研究阐释,加快对民族语文翻译领域智能翻译技术的应用研究,深化中国翻译界的跨学科跨区域跨语种交流合作,为中国自主翻译理论体系构建筑牢中国文化根基、打开理论创新空间。

会上,4位特邀专家围绕党政文献翻译、典籍翻译等内容分别作了学术报告。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六研究部副主任、译审刘亮,就中央文献核心概念对外翻译的方法论、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问题进行了深入论述。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阿地里·居玛吐尔地,展示了《玛纳斯》史诗经由持之以恒的翻译和研究实现多语种对外传播,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历程。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正栓,以《七律·长征》为例展开论述为毛泽东诗词英译研究提供新视角中国民族语文翻译中心(局)蒙古语文室主任、译审哈森,从词句概念的精准厘定术语体系的规范统一逻辑结构的合理解构与重构修辞风格的恰当把握四个方面,以蒙古文翻译为例进行论述分析,为党政文献翻译提供借鉴。

研讨环节,5个分会场的近80位专家学者分别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在民族地区的翻译与传播“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的民族语文翻译研究民族语文翻译与中国特色翻译理论体系构建研究、翻译技术研究”“国家翻译能力建设中的民族语文翻译研究”“中华典籍翻译传播研究”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与讨论

本次研讨会收到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相关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的学术论文共百余篇研讨会的召开,进一步聚焦新时代民族语文翻译工作者肩负的历史重任和文化使命,努力为推动中国翻译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