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出
共同探索产教融合新思路、新模式、新场景、新应用

沈阳工学院与华为联合发布“ICT人才培养全球样板点”

作者:庄庄 发布时间:2025.04.27
中国教育新闻网

425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与沈阳工学院联合主办的“数智时代新质生产力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沈阳召开。会议聚焦产教融合新思路、新模式、新场景、新应用进行深探讨,发布了ICT人才培养全球样板点”及“根智融合”生成式人工智能数字化实训解决方案

来自教育界、产业界的500余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共议数智化人才培养路径,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实践范本。

产学研深度融合 培养数智时代高素质人才

在研讨会致辞中,沈阳工学院校长李康举表示:“面对以AI、大数据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我们坚信,做比想更重要,不拥抱AI的教育终将被淘汰,这正是我们推进产教融合的核心理念。”

华为副总裁、公共事业军团CEO李俊风在致辞中提到:“数智时代浪潮下,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大量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支撑。华为始终秉持开放共赢的理念,与全球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合作,构建起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生态体系。”

沈阳工学院与华为合作构建的ICT人才培养全球样板点”,以“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为核心理念,引入华为5G、鸿蒙、昇腾AI等前沿技术体系,建成涵盖数据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六大技术方向的26个现代化实验室,并开设“5G网络规划及优化”“鸿蒙嵌入式系统设计”等前沿课程,将企业真实场景融入教学,形成“实景、实战、实训”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辽宁省教育厅高处处长胡承波指出,样板点的建设是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的重要实践,通过“企业案例与高校理论深度融合”“双师课堂”“华为ICT大赛”等机制,将有效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与就业竞争力。

沈阳工学院的国际化布局与华为全球生态形成共振。该校不仅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开展“专业+语言”教学模式改革,更在今年3月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向全球教育界展示了产教融合的“沈工方案”。其与华为共建的“星辰·联合创新实验室”,基于“AI+数字通信”模式,成为国际技术交流与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目前,沈阳工学院已与全球15个国家的51所高校建立合作,国际化办学水平显著提升,为东北振兴输送了大批高素质ICT人才。

image.png

沈阳工学院&华为ICT人才培养全球样板点正式发布

技术赋能教育 生成式AI重塑教学新生态

华为发布的“根智融合”生成式人工智能数字化实训解决方案,依托昇腾AI算力底座,构建系统性大模型研训体系实现“因材施教”与“精准评估”旨在帮助高校和企业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提升学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各垂直领域的规模化应用与可持续发展。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华为ICT学院支持中心主任王隆杰,分享了“课证共生共长”经验:340该校在校生通过华为HCIE认证,验证了“实践导向”培养模式的有效性。武汉理工大学教授熊盛武则提出,高校需加快AI+X微专业建设,以应对未来2000ICT人才缺口。

赣南科技学院副校长何锦龙在政校企合作两层半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主题发言中提到,赣南科技学院将现代产业学院作为人才培养的抓手,构建了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学生创业于一体的产教联合体,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提升了教育质量,有效服务地方和行业发展。

烟台职业学院副校长丁春燕表示面向未来,学校将以华为&烟台产教融合实践中心为数字底座,通过“数智+新型工业化人才”培养,打造高水平专业群和社会化培训认证服务平台。同时,学校还将推进十大工程建设,培育“工”字形应用型人才,助力本地产业数字化发展。

华为中国政企教育医疗系统部教育科研业务总经理阮东闽,发表了“助力ICT人才培养,共赢教育行业智能化”主题演讲。他提到,未来人工智能行业渗透率达到20%ICT人才缺口也将达到2000华为围绕“人工智能+教育”,打造全场景1+3解决方案,包括覆盖120多个国家的ICT学院和数字化实训平台,每年培养20名学生。新的“根智融合”生成式人工智能数字实训解决方案,将加速培养高技能AI人才与AI+X行业应用人才,助力各行业数智化落地。

image.png

华为发布“根智融合”生成式人工智能数字化实训解决方案

据悉,华为与沈阳工学院将持续加强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构建数智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机制,共同为高素质数智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