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其新闻宣传工作肩负着引领思想、凝聚人心、鼓舞干劲的重要使命。近年来,赣州职业技术学院深入贯彻党的新闻宣传工作方针,紧密结合学校实际,聚焦“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建设,通过机制创新、平台融合、队伍锻造等举措,推动校园新闻宣传工作从“被动发声”向“主动引领”转型,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生态。
强化传播力 构建全面宣传网络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注重提升新闻传播的广度和深度,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网络,确保党的声音和学校的正能量传递到每一个角落。
学校宣传部门充分发挥“喉舌”作用,及时传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学校在教育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方面的新举措、新成效。通过校园网、微信公众号、宣传栏、广播站、大型显示屏等多种渠道,全方位展示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突出成就,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在新媒体时代,赣州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宣传工作新模式,找准传统宣传方式与新媒体的结合点,实现新闻宣传工作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学校充分利用校园网、微信公众号、微博、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阵地,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宣传网络。通过发布新闻资讯、开展网络互动、举办线上活动等方式,增强新闻宣传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2024年,学校各类发稿量超过2600余篇,在全省、全市教育系统排名靠前。其中,通过抖音、微信视频号等平台发布的短视频作品200余条,单条最高播放量超11.6万人次,有效扩大了学校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提升引导力 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坚持党管宣传的原则,牢牢把握新闻宣传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确保新闻宣传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学校注重发挥新闻宣传工作在引导舆论、凝聚共识方面的独特作用。在重大事件、重要节点,学校宣传部门及时发声,通过撰写评论文章、发布新闻通稿等方式,引导师生员工正确认识形势,坚定发展信心,为学校各项事业的顺利推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学校还建立了三级审核机制,确保主流思想占据校园舆论高地。
学校注重将新闻宣传工作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通过举办主题讲座、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活动,将新闻宣传工作的内容融入其中,使师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学校举办的“赣职大讲堂”活动,经常邀请新闻宣传领域的专家来校讲座,提升师生的新闻素养和舆情应对能力。
扩大影响力 打造校园特色品牌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注重挖掘学校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特色和优势,通过新闻宣传工作平台进行展示和推广,打造了一批具有学校特色的品牌项目。
学校积极策划和组织各类宣传活动,如各二级学院毕业成果展、校园技能竞赛及社团活动等,展示学校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方面的突出成就。同时,学校注重挖掘和宣传学校的优秀师生典型,通过报道他们的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展示学校师生的良好形象和精神风貌。在2024年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学校师生取得了优异成绩。通过新闻宣传工作平台及时进行了报道和宣传,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打造特色品牌方面,赣州职业技术学院注重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通过宣传学校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突出贡献和成功案例,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例如,学校与格力电器(赣州)有限公司、赣州市智能产业创新研究院等单位共建的先进智造现场工程师产业学院,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增强公信力 坚持树立良好形象
公信力是新闻宣传工作的生命线。赣州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坚持真实客观的原则,确保新闻宣传工作的内容准确无误、客观公正,树立了学校的良好形象。
学校宣传部门在新闻采编和发布过程中,严格遵守新闻宣传工作的纪律和规定,确保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同时,学校注重加强与师生的沟通互动,及时回应师生的关切和诉求,通过新闻宣传工作平台搭建师生沟通的桥梁,增强师生对学校的信任和支持。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注重通过新闻宣传工作平台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和沟通。学校积极邀请媒体记者来校采访报道,展示学校的办学成果和师生风采。同时,学校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通过新闻宣传工作平台及时报道学校的活动情况和成果,展示学校的良好社会形象和责任担当。
打造引领力 推动宣传工作转型
学校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新闻宣传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明确了新闻宣传工作的职责和任务分工。学校注重加强新闻宣传工作的队伍建设,通过举办培训班、讲座等活动提升新闻宣传工作队伍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学校建立了新闻宣传工作考核机制,对新闻宣传工作的质量和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和考核,确保新闻宣传工作始终保持高效运转和良好状态。
在机制创新方面,赣州职业技术学院注重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在学校的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阵地上,经常可以看到师生自己创作的优秀作品和精彩瞬间。
学校通过以上等方式,鼓励师生积极参与新闻宣传工作的创作和传播过程,形成了人人关心新闻宣传、人人参与新闻宣传的良好局面,从而推动学校新闻宣传工作从“被动发声”向“主动引领”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