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出

【小学道德与法治】接好新时代教材工作的接力棒

作者:李博 发布时间:2025.01.15
中国教育新闻网

看着办公室里摆放整齐的样书,我的思绪回到了几年前第一次参加《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大纲讨论会的时候,这时候起,和一大批优秀的学者、教师、编辑一起,全身心投入到统编教材这一“筑基工程”之中。

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每一个故事、每一幅图画都富有生命力,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甚至成为一代人的集体记忆。然而,教材编辑同时也肩负着沉甸甸的责任。一本教材需经千锤百炼,方能经得起人民的检阅。用心打造令人民满意的精品教材,是每一位教材编辑矢志不渝的追求,更是必须答好的时代答卷。

不忘初心 接棒前行

小小课本,寄托着党和国家的深深关切,与教材一同成长的少年儿童,未来将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浇花浇根,育人育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着道德启蒙和思想引领的作用。

我曾聆听过一堂精彩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在讲授“意蕴隽永的汉字”这一话题时,围绕一个“大”字展开,“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课堂上,学生领略了汉字的魅力,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爱国主义教育在课程中得以巧妙地实现。看着孩子们脸上洋溢的喜悦与自豪之情,我们的初心和使命在这一刻更加明确而坚定。

这样的教学每天都在祖国各地的众多学校中进行。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有不同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但全体人民有共同认可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共同的理想信念。编好教材才能为教学提供遵循,才能弘扬正确的价值导向,才能引导学生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在前人打下的坚实基础上,我们将接续奋斗,努力编研出版既传承经典又富有时代气息,既遵循学科规律又贴近学生实际的优质教材。

笃行实干 质量至上

在过去的几年中,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都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和心血,即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

例如在写英雄模范的事迹时,编者力求展现他们的鲜明品格和精神世界。然而,通过短短的一二百字呈现饱满、真实的英雄形象谈何容易。怀着对英雄模范的崇敬之情,编者对人物生平做了深入研究,几易其稿后,一段课文才得以最终形成,这段课文也变得充满力量。

编写组对一轮又一轮的审核意见和试教试用意见逐条研判,努力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努力让教材设计贴近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

此外编辑室的同志们经常对教材中的一词一句反复推敲,力求让每一句话都准确、简洁、晓畅,易于让学生理解和接受;也经常为了一张图片,在网上网下苦苦求索,直到找到最合适的那张……

面对新时代对教材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我知道,在成为一名合格的教材编辑的道路上,没有什么捷径可走。我将像人教社一代又一代辛勤耕耘的编辑一样,秉承敬业、严谨、团结、创新的优良作风,以“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专注做好本职工作,将自己的微薄力量汇入建设教育强国的磅礴力之中。

同心协力 共绘蓝图

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全社会对教育事业的支持和期待。比如,在向某博物馆咨询革命文物图片事宜时,研究人员说,希望这段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往事被更多的人记住;在向某烈士纪念馆寻求一手资料时,纪念馆的工作人员跟我说,希望早点见到教材,让孩子们知道烈士的事迹;在了解某部队的故事时,一位年轻的军人说,能为教育事业贡献一份绵薄之力,是我们全体人员的荣幸。

习近平总书记说,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

教材书写在课本上,也书写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科技攻关的岗位上、保卫祖国的哨位上、奥运竞技的赛场上……这些鲜活的素材铺就了儿童青少年认识时代、认识社会的桥梁,也是他们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精神力量。

亿万中国人书写的时代篇章是教材编写的坚实基础,为教材提供了丰富的源泉和深厚的土壤。在全社会的支持和努力下,我们将共同绘就教育强国的美好蓝图。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希望我们编制的一本本《道德与法治》教材,跨越山海来到祖国各地的学生手中后,在孩子们的心田结出累累硕果。我们有理由相信,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正随着儿童青少年的成长日益实现。作者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德育编辑室高级编辑)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