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出
云南普洱学院东软教育数字产业学院

推动校企深度合作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唐秀忠 戴轶群 发布时间:2025.01.07
中国教育新闻网

近年来,云南省普洱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建设数字中国的号召,与东软教育科技集团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探索教育数字化新路径。2022年起,普洱学院与东软教育科技集团携手共建数字产业学院,双方围绕数字产业人才培养进行了深入实践和探索。

这一合作模式不仅为普洱学院师生带来了全新的教育体验,更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注入了强劲动力。目前,合作已覆盖理工学院和数学与统计学院,涉及数字媒体技术、物联网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数据科学与大数据四个专业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提升教育质量

数字产业学院致力于建设岗课赛证创一体化融通数字产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3+1+N”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强化实践教学、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及认证培训,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学院引进东软教育科技集团的课程及项目资源,与产业工程师共建30余门课程,有效促进了课程实践教学的深入发展。同时,学院举办数智成长,未来启航——一带一路数字产业学院24级新生入学导航活动,做好新生启蒙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开东软教育第二课堂活动,组建数字产业学院工作室和学生兴趣学习小组,将之打造学生拓展兴趣、提升能力的重要平台

此外,学院还推出了在线考研辅导读书会、程序员节等一系列活动,组织学生参加计算机设计大赛、蓝桥杯、计算机能力挑战赛、阿里云天池大赛等一系列赛事,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院学生先后获奖几百人次,在AIGC创新赛等多个赛道上实现了国奖的“零的突破”,全年获得省级以上奖项300余项。

数字产业学院24级新生入学导航活动

推进专业质量提升 增强教学实力

在推进专业质量提升方面,学院取得了显著成效。以工程认证为目标,协助合作专业负责人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开通云实践平台全资源课程,组织开展内部集体磨课,交流教学经验,通过举办人工智能时代AI赋能数字化教学“AI 赋能新工科建设——人工智能行业前沿技术及产业项目实践教学能力提升师资培训等方式,学院教学实力得到了显著增强。

学院作品《基于大数据的移动端普洱茶叶销售系统》,“2024年全国程序设计类实训案例评选荣获全国特等奖;《基于鸿蒙硬件系统下的监测心率及血氧实验案例的设计》在第九届全国计算机类课程实验教学案例评选中,荣获二等奖;实验案例《基于Python的普洱市地震分析的可视化实验案例》、教学案例《看黑客帝国,学Python中的random模块用法》,在第六届中国计算机教育大会计算机类教学和实验案例评选中,分别荣获二等奖;《基于大语言模型的临床疼痛疾病自然语言处理分析与数字化》项目,进入云南省科技厅2025年重点领域科技计划项目答辩环节。这些荣誉的获得,充分展示了学院在数字赋能和数字技术应用方面的实力和专业水平。

人工智能时代AI赋能数字化教学培训班

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 推动国际化合作

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方面,学院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与老挝苏发努冯大学等高校开展合作,共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数字化人才。合作模式不仅为老挝等东盟国家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还促进了中老两国的友好交流与合作。

同时,学院还积极参加澜湄教育合作(普洱)论坛等活动,东软教育科技集团高等教育事业部副总经理费园园高等教育事业部西南区教学负责人戴轶群,活动中分享了校企合作经验,为澜湄流域国家资源经济合作与数字化人才联合培养提供了有价值的方案。目前学院留学生积极参与中国大学生相关竞赛并获奖,人才联合培养成效显著

第四届澜湄教育合作(普洱)论坛活动现场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