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出
念好“山水经” 打好“生态牌”

贵州铜仁打造经济与环境共赢的绿色发展之路

作者:覃礼涛 代亚松 发布时间:2021.10.20
中国教育新闻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贵州省铜仁市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积极探索“两山”新路径,念好“山水经”,打好“生态牌”,多措并举,让生态文明建设在生态自信、绿色发展、生态质量、发展新局、制度建设五个方面出新绩。

提高站位,在强化生态自信上出新绩

巍巍梵净山,悠悠锦江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铜仁最为重要的竞争优势,也是需要大力发展的关键环节。

铜仁市积极增强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通过实施“六绿”工程,提升铜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山是铜仁根、水是铜仁魂”,铜仁市通过构建教育体系,拓宽生态文明教育路径,培养市民生态文明素养,强化百姓生态意识、节约意识、环保意识,促使其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

乡村振兴,在农村生态发展上出新绩

铜仁坚持绿色产业发展,整合农业、生态、文化资源,以农促旅、以旅强农、农旅融合,构建生态宜居、创新发展的新型农村。

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在内的全面振兴。在乡村振兴中,铜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公路、旅游公路、绿化亮化美化以及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铜仁市构建“系统性、产业兴、生态化”经济体系,打造绿色经济发展的新模式。通过市场需求带动本地的绿色技术创新,以此激励更多民营企业参与到环境保护的工作中来,以此提升绿色生态体系的建设水平。

“环境就是民生”,铜仁结合乡村振兴的实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水平,积极推进美丽乡村的建设,持续开展村庄清洁等实践行动,乡村由“环境美”转变为“发展美”,从“一时美”转变为“持久美”。从而实现乡村经济和环境共同发展的生态价值。

提质培优,在生态环境质量上出新绩

优质的生态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的关键,铜仁坚持绿色为主的发展方向,通过提质培优,在生态环境质量上出新绩。

铜仁以梵净山为重点,构建“圈层递推·融绿化金”模式,创建了江口县——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铜仁将生态环境保护落实到每个责任主体,保证实践效果。积极巩固乡村生态补偿,完善相应的自然保护监管制度,从而构造出一条绿色发展屏障,使铜仁绿色生态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

铜仁打造“村级有一村一品示范、乡级有绿色产业强镇、县级有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等绿色品牌,不断完善人们的经济环境,提升对乡村生态资源的保护和治理水平,打造一个经济与环境共赢的绿色发展之路。

注重双赢,在绿色发展新局上出新绩

铜仁通过建设新型工业化系统,实现低碳化的经济发展,保证生态环境的稳定,提高各类产业的科技含量,进而形成一个有着较高附加值的循环经济带,构造新的绿色生态产业体系,实现产业的生态化转变,让绿水青山为经济发展注入持续不断的活力。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铜仁重视对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建设,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全方位、多角度实施建设工作,提升天空、地面、山上、山下生态功能,坚持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的倡导,不断增加森林赋予价值,构建完善、科学、合理的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

铜仁建立大数据环境修复监管平台,对于重点保护区域实施全方位、智能化、立体式的动态监管,通过数据资源关联分析,运用大数据手段及时分析异常数据,对环境生态修复的效果进行“诊断与改进”,不断提升生态保护修复质量和效益。

按照生态文明建设新任务,铜仁对已有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成果做好复制推广工作,将之转化为实践成果,积极探索具有首创意义的制度创新成果,全力推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出新绩。

(作者覃礼涛系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教授,代亚松系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阮萱)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