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出

华阴老腔:来自黄土高原的呐喊

作者:刘雨佳 发布时间:2018.12.07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民族教育杂志

1.jpg

(老腔艺人张喜民(左三)和他的喜民班。 张嘉兴 供图)

“黄河到华山拐了个弯,弯出个村庄叫双泉;双泉最爱唱老腔,一嗓子吼了几千年。”双泉,顾名思义就是两眼泉水。都说水就像是万物的血脉,这个先天就依山傍水的宝地却偏偏没有培育出温柔如流水的文化,而是生长出了沧桑激昂的老腔文化。

老腔原为双泉村张家的家传戏,从汉代到今屡经演变,出了不少艺人:张怀英、张玉印、张全生,再到张喜民。老腔的表演形式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最初的搭戏台以皮影为主的表演到现在的幕前演唱。当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老腔,老腔也走出了双泉、陕西,甚至走出了国门。

日前,我们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11名同学组成了“老腔”调研支队,来到华阴老腔的发源地——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卫峪乡双泉村,进行为期10天的调研,亲身感受老腔的独特魅力,了解老腔艺人的生活,挖掘舞台上苍凉悲壮的老腔表演背后的故事。

走近:老腔的传承现状

到达双泉村第一天,我们就马不停蹄地采访了华阴老腔第十代传人张喜民和他的孙子——第十一代传人张猛。

张喜民家不大的客厅里,挂满了他曾参与的老腔表演海报,以及他和许多艺人的合照。左边的墙上,挂着数不清的演出证和奖牌。合照中的张喜民永远是一副乐呵呵的模样,遇到比较亲近的人还会互相搭着肩膀。

健谈的张喜民向我们讲述了老腔的起源、传承与发展,老腔从默默无闻到走红国内外的幕后故事,以及目前老腔传承得到的帮助和遭遇的困境。我们还第一次看到了传承至今的老腔剧本。

“我个人不求什么其他东西,只想着怎么样才能把这个传统传承下去。老腔丢失了,是国家的损失,也是民族的损失。”谈到老腔的传承问题时,张喜民说,“现在国家的政策好,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每年,老腔项目与老腔传承人都能享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补贴。为了更好地传承民族传统文化,这几年村里还建设了华阴老腔传承保护基地,学生们可以免费来拜师学艺。”

在我们的邀请下,张喜民召集了喜民班的大部分人马,在自家院子里举行了一场小型老腔表演。嘶吼声、跺地声、砸凳声、敲梆声混合,在雨后的清新空气中交织、发酵,酿造出了黄土高原上富有独特韵味的原生态表演。我们第一次现场感受到了老腔独特的魅力。几曲终罢,空气凝涩静止。几秒后,我们才回过神来鼓掌,大家都被老人们那股精神劲强烈地震撼到了!

之后的几天里,我们每天在早期的分工准备后,就开始分成几个小组,挨家挨户寻访村子里的老腔艺人,成功采访到了张新民、张军民、张全四等老腔艺人。遍访双泉村之后,我们又走出了村子,来到了华阴市老腔保护中心,采访了将老腔从幕后搬到台前的导演党安华。

穿着布鞋的党安华,在办公室里向我们讲他初次与老腔相遇的情景、发展老腔的过程,以及他与老腔艺人们合作的经历。提到第一次偶然观赏老腔表演的情景,党安华记忆犹新。他说:“我觉得这是表演的最高境界。表演者们完全处于自然人的状态,而不是社会人的状态。”

在党安华的极力推荐下,我们又前往南寨村,找到了老腔的另一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振中。王振中老先生今年八十有余,听力和视力渐渐退化,但聊起老腔,仍然热血沸腾,嗓门洪亮。党安华说:“王老先生能唱出那种无人可及的苍凉悲壮感!有次他唱完,我的眼泪刷地就下来了。”虽然现在已经无法再唱出那样苍劲的腔调,但提起与老腔的故事、对老腔如今发展的看法和对老腔继续发展的建议,王老先生依然思维清晰,侃侃而谈。采访结束后,王老先生弹拨月琴,为我们清唱一曲:“风花雪月平凡事,笑看奇闻说炎凉,悲欢离合观世相,百态人生话沧桑……”

2.jpg

(年过八旬的老腔艺人王振中。张嘉兴 供图)

变革:老腔的前世今生

传说,西汉时期,三河口的漕运船工为了统一大家的动作,一边喊着船工号子,一边用木块敲击船帮。这,就是老腔的前身。如今的老腔则脱胎于风靡一时的“老腔皮影戏”。作为一支稀有曲种,华阴老腔的发展之路可谓一波三折。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靳之林称老腔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而双泉村的张氏家族是传承老腔的世家。自 1962 年起,张喜民便开始跟随父亲、伯父学习老腔。那时,没有手写的乐谱,只能靠表演者口口相传。到上世纪初,老腔才正式接收外来学习者。“文革”时期,老腔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老戏遭到禁止,整个华阴只剩下七个班社。改革开放以后,老腔的传承仍然面临青黄不接的局面。

最初,老腔只是皮影戏的幕后表演伴奏,观众看到的只是幕前的光影。2001年,现任老腔文化保护中心主任党安华对老腔进行了革新,再次将其推上时代舞台。在观看了双泉村老腔表演深受震撼之后,党安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用老腔与表演结合的戏剧,代替将人物隐于幕后的皮影戏,从而形成了现在生活气息浓郁的原生态演出形式。老腔艺人不会过分装扮,舞台道具也较为朴素,但其宽厚的嗓音极具震撼力,配合自然真实的表演动作,往往能打动观众,使人印象深刻。

2006年,话剧《白鹿原》到陕西挑选富有当地风情的剧种,华阴老腔从众多剧种中脱颖而出,之后又在北京的演出中以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征服了观众,被誉为“黄土地上的摇滚”。随着《白鹿原》在北京人艺登台,老腔得到全国观众的认可,获得了更多外出表演的机会,并且荣获全国第十四届“群星奖”。很多人也由此燃起了学习老腔的兴趣。

老腔无疑是幸运的,宣传和创新让这个地方性传统文化在全国享有盛名,甚至走出国门,在美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等地演出,包括世界顶尖学府——哈佛大学。老腔表演者们激动地说:“外国人也不知道咱唱的是个啥,听不懂中国话,但被咱的气势感染了,演出后掌声就不停。自豪得很!”

近年来,老腔作为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之一,结合时代潮流,大胆创新。创新后的老腔,唱词、唱腔和唱调等有了更大的感染力,还尝试和话剧、摇滚乐等结合,成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结合的典范。

现已72岁高龄的张喜民老师依然坚持早起练嗓,研读剧本。据张喜民回忆,小时候他每天都要去村后面的山坡吊嗓子,因为老腔的发音要求规范,必须经常练习才能把握好每个人物不同的唱腔与表情。最初学旦角和道白时,他必须反复不断地练习尝试、消化打磨。几十年的光阴如白驹过隙,他也练得一身“好功夫”。

未来:老腔将走向何方

从过去的老戏到新戏,再到现在与流行音乐和摇滚结合,张喜民经历过老腔变革的几个阶段。作为老腔音乐的核心传承人,张喜民依然活跃于舞台之上,传播老腔文化的魅力。从地方戏到上春晚,再到美国、德国等国家进行演出。张喜民一次次倾尽全力的表演,只为老腔能够赢得观众和外界更多的掌声和关注。

对于华阴老腔的现状,张喜民总体上来说还算满意,唯一让他担心的就是学习老腔的年轻人过少。提到这一问题时,张喜民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愤懑:“还是有一些年轻人想学老腔的,但不知道哪来的腐旧思想,拉不下面子来学习,认为学习老腔唱戏是不入流的行当。”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老一辈的老腔艺人与华阴县政府通力合作,曾举办过两次培训班,共招收 77 名学员,免学费,并在学成通过考核后颁发奖学金。各位老腔艺人也是倾力传授,力求将老腔的技巧与精神传递下去。

一次,和我们聊完之后,张喜民顺手将手里的月琴递给在台侧敲锣的孙子张猛,笑着对大家说:“下面就由张猛来给大家唱一曲。”

这个20岁出头的年轻人略带羞涩地接过了爷爷手中的月琴,坐在了主唱的位置上。一老一少,一前一后,各自抚着琴坐在板凳上,合唱一曲。

张猛所代表的年轻老腔学习者身上,肩负着老腔的未来。在当地,除了“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推广模式之外,政府有老腔保护中心和老腔学习基地来传承发扬老腔传统文化,老腔渗透在这个村子的方方面面。上到三四十岁的大叔,下至刚上一二年级的孩子,都开始学习老腔。

在保护与传承老腔文化方面,华阴市政府可谓是不遗余力。2007年,华阴市华阴老腔艺术保护发展中心正式设立,其主要任务是挖掘、整理、保护和发展华阴老腔,并组织民间老腔艺人以多种表演形式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文化交流。保护中心的设立对老腔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同时也为民间老腔艺人提供了稳定的工作。已经闲置的双泉村小学被改建成了华阴老腔传承基地,内设教学厅、传承厅和展示厅,为老腔艺人交流排练以及教学传承提供了稳定的场所。

怀揣着将老腔长久传递下去的梦想,张喜民带领班子走出村子,最终成功地将老腔文化呈现给了更多的人。村民提起老腔的时候,语气中都带着骄傲和自豪。华阴老腔给村子带来的改变,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富裕,更有一股文化自信深深地扎进华阴人民的心中。

我们“老腔”调研支队在华阴的调研中,一点点深入了解着老腔的魅力以及演绎老腔艺者的精彩故事,感受着老腔艺术者的淳朴,体会着他们的生活,从而对老腔何以如此具有生命力、感染力和原始的质朴感有了更深更好的理解,也在感受的过程中对老腔的发展和传承有了更多的关切。

“发端之悠远,历史的吟诵,蕴藏于关中大地深层的诗质。”已故著名作家陈忠实这样评论华阴老腔。华阴老腔是黄土高原上劳动人民征服自然的智慧结晶,它的传承与发展道阻且长,却又充满希望。希望老腔文化和老一辈人的老腔精神像唱腔里的呐喊一样,余音绕梁、经久不息!

(本文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老腔”调研支队所作,刘雨佳执笔)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