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得有自己的教育哲学
www.jyb.cn 2015年07月28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民族教育》杂志第六期
“教育哲学”往往指大学教育专业的一门学科或课程,被当作运用一般哲学原理分析和探讨教育基本问题的理论性学科。而对于学校的校长而言,教育哲学则是一种教育思想。 那么,什么是校长的教育哲学,为什么要倡导校长形成自己的教育哲学呢?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索尔蒂斯(Jonas F. Soltis)认为,当代教育哲学分为三个方面:个人的教育哲学、公共的教育哲学和专业的教育哲学。显然,校长的教育哲学是一种个人的教育哲学。 索尔蒂斯说:“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哲学一样,他也应当有自己的教育哲学,那就是一套个人的信念,认为在教育领域内什么是好的、正确的和值得做的。”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教育经历,都可以对“什么是教育”这样的经典问题有自己朴素的、经验层面的认识和看法。但这不足以上升到“哲学”层面来认识。当我们讨论校长的教育哲学时,是说校长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实践中,借助理论学习、教育生活实践以及反思与提炼,对“教育”、“教学”、“学习”等基本概念,以及“什么样的教育是好教育”、“什么样的学校是好学校”、“什么样的教师是好教师”等学校教育基本问题进行系统思考形成的教育理念与认识。 当代教育处于工具理性盛行的社会环境之中,对于教育分数高度关注的效率主义思想正侵蚀着教育的意义与价值。而教育的主要目的,“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就是‘塑造人’,或者更确切地说,帮助儿童成为充分成型的和完美无缺的人”。形成科学、合理、正义的教育哲学观,是当代校长教育哲学的重要价值追求。由此,我们说,校长的教育哲学是校长个人在其长期的教育教学与教育管理实践中形成的关于教育的意义与价值的根本认识和系统化思考。 校长的教育哲学是校长专业成长的需要。由于校长的教育实践都具有个性化色彩,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教育哲学也必然是个性化的。校长在其办学过程中,其教育经验、教育思想、教育智慧得以不断丰富和完善,而日益丰富、日益个性化的学校变革实践与可持续发展,也要求校长富有哲学追求。个性化的教育哲学的建构,有助于帮助校长一步步跨入教育家型校长的行列。 校长的教育哲学是学校变革与发展的需求。要促进学校健康持续的发展,校长应当具有独特的学校发展观念。事实上,由于每所学校所处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不同,其历史传统、现实基础、学校文化等方面各有千秋。因此,每所学校都是一个独立的文化存在,经由学校本土实践而形成的校长教育哲学,建立在学校各自不同的文化底蕴基础之上,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学校办学的独特个性,显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与此同时,“以这种方式形成的关于教育的哲学观点能使一个人达到对人的意义、目的和义务有令人满意的意识,从而指导他或她作为教育工作者所从事的活动”。校长的教育哲学追求有助于塑造学校文化,有助于形成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 实际上,校长所建构的个性化的教育哲学,在其办学实践过程中,将发挥激励、导向、凝聚和规范作用,推动学校自主发展。唯其如此,学校才能提供个性化的教育,也才能培养出具有个性、创造性和独立自主人格的学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