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会,去支教吧!
www.jyb.cn 2015年07月28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民族教育》杂志第六期
曾随相关的教育调研组赴西藏。行走几个地区,印象最深的是到处都有援藏干部和教师以及从全国各地来的教育志愿者的身影。他们远离家人和熟悉的工作环境,来到西藏这片热土,短的一年,或者两三年,长的一待就是十几年。他们与西藏建立起了特殊的联系,有的是一个人,有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组织和团队,他们抱持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支援西藏的发展。 西藏只是中国西部的一个省区。在西部各省区,都活跃着来自东部地区各行各业的许多人的身影。 西部是一个什么地方?笼统地说,它只是一个有特定含义的地理概念。它由西南五省区市,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西北五省区市,包括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及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及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组成。然而,这个地区疆域辽阔、人口稀少,明显特征之一是经济社会欠发达,亟待发展。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然而,时下,这种东西部对口支援正在成为一种国家力量,以一种常态的方式进行。东部沿海地区以各种方式支援西部欠发达地区,这样做的目的是以先行发展的东部地区带动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共同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从战略的高度看,发展是为了加强民族团结、保障边疆安全和社会稳定,让所有地区、各民族的人们共享发展成果。 教育对口支援西部,是国家对口支援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彰显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对口支援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萌芽,80至90年代不断发展,2000年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教育对口支援更是为政府所倚重。正如本期聚焦文中所述,教育对口支援从“单项作战”到“组合推进”、从“规定动作”到“自选动作”、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从“输血”到“造血”……6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教育对口支援渐成体系,创造了多种形式,为西部教育改革与发展注入了越来越多的能量。 通过实践,教育对口支援创造性形成了7种对口支援方式。一是对口支援西藏和四省藏区教育。东中部17个省市、教育部15个直属单位对口支援西藏教育,6个省市对口支援青海省藏区教育,天津、上海、浙江、广东对口支援其他三省藏区的四州两县。二是对口支援新疆教育。东中部19个省市对口支援新疆82个县市教育工作。三是利用东西扶贫协作关系加强教育对口支援。如北京对口支援内蒙古,上海对口支援云南,天津对口支援甘肃,福建对口支援宁夏等。四是高校对口支援。2001年,教育部启动实施了“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支援活动。五是中职教育对口支援。从2014年起,建立了17个职教集团和33所民办本科学校对口支援西藏和四省藏区中等职业学校的新机制。六是内地办班项目。从1985年举办内地西藏班起,目前已办有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高中班、内地西藏中职班和内地新疆中职班,为西藏、新疆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一些省份还利用对口支援机制举办了民族班,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七是本地组织的教育对口支援工作。各省市充分利用本地相对发达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对本地区民族教育的各种援助活动,取得了显著成绩。 对口支援是国家发展战略,它凸显了一种国家力量。但参与其中的,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个人,是那些舍小家顾大家的个人,他们用自己的热情与智慧,为西部带去了理解、带去了希望! 有机会,去支教吧!在西部这片神圣的热土上,在相对严酷的自然环境中,去感受作为人的意志,去感受国家的力量,感受被需要和奉献的价值,同时也会收获分外的温暖和人生的意义升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