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援疆 创新驱动
www.jyb.cn 2015年07月30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民族教育》杂志第三期
湖北是教育大省,职教资源丰富。在职教援疆过程中,湖北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双方 创造性地实施“名校带动战略”,搭建了中高职对口升学立交桥,增强了博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办学优势,为推进博州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搭建了平台,提升了博州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打造了新一轮对口援疆品牌。 创新机制,实现跨省中高职体系衔接 2012年8月15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与博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对口支持与交流合作项目正式签署协议,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博州分院正式挂牌成立。 “除了对中等技能人才的需求之外,我们经济社会的发展还对高等职业教育有很强的需求。”博州党委副书记帕尔哈提?艾孜木说,“博州没有高职院校,这一点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设立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博州分院仅仅是个开始。帕尔哈提?艾孜木说:“博州和湖北省还加大力度,建设‘博州湖北职教园’,将湖北的职教资源引入博州,打通中职到高职的通道,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从而推动博州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 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深化对口支持博州职业教育,2013年7月30日,湖北省教育厅厅长刘传铁和博州州长奥曲尔在湖北省教育厅签订《深化对口支持推进博州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协议》。这不是一份简单的对口支援协议。这份协议,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职教援疆机制。 这份协议中规定,搭建博州与湖北跨区域中高职对口升学“立交桥”,即博州中职学生可通过湖北省高职单招及技能高考,进入湖北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学习,从而实现“读博州中职,上武汉高职”的中高职体系衔接。这种跨省的中高职衔接为博州农牧民子女提供了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不仅满足了中职学生继续学习深造的愿望,同时增强了博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办学优势和吸引力。 “我就是打听到中职毕业后,可以通过高职单招和技能高考到湖北读高职才选择读中职的。”2013级新生高若晨说,“这对我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 根据协议内容,湖北省将面向博州中职生单独下达计划,实施湖北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考试。 “今年招生达到了去年的4倍,‘读博州中职,上武汉高职’这一新机制出了大力。”博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党委书记王晓丽激动地说,“学生在博州读完中职,即可通过单招和技能高考进入武汉读高职,不仅省了高中三年的学费,还能上名牌高职,这对很多学生来说,确实有很强的吸引力。” “读博州中职,上武汉高职”,建立起了博州中职学生就读武汉高职院校的新机制,探索出了一条职教援疆新路子,构建起了湖北省职教援疆长效机制,为实现博州中职学生的升学梦、就业梦、成才梦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博州经济后发赶超提供了人才保障。 名校带动,打造“博州湖北职教园” 由博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牵头,联合县市4个职教中心、湖北省13所相关职业院校和博州 湖北工业园区内落地的10余家企业共同打造“博州湖北职教园”,使博州职教实现了引企入校、办校进企、产教结合的目标,由此也开创了“政府统筹协调,学校、企业深度融合”的职教园理事会办学体制。 为推动“博州湖北职教园”建设,湖北省实施职教名校带动战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等湖北示范性职业院校还与博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签订了《对口支持与交流合作协议》,建立了在教学管理、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对口支持博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常态化工作机制。 实施“一对一”、“多对一”结对帮扶,比如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对口支持旅游服务与管理、信息技术专业,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对口支持护理专业,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对口支持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 湖北省按照“软件硬件相结合,资金、师资与管理一起援”的教育援疆方案,在资金方面加大投入,选派管理干部与教师团队,全方位对博州职业教育开展帮扶,取得了显著成效。湖北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对博州中等职业教育援疆项目优先规划、优先安排、优先启动、优先实施,并提出“有限援疆和无限援疆相结合”的模式,这里说的“有限”指的是援疆资金,“无限”指的是人才和智力,以及长效机制的建立。 深度合作,变“输血”援疆为“造血”援疆 目前,在博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建设中,湖北省计划内援助建设资金4000万元,计划外援助资金1400万元。湖北省援助资金的注入,加快了博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基础能力建设步伐,占地274亩、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的新校区一期建设工程已竣工投入使用。 为全面推进博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建设,湖北省实施管理、师资一起援的智力援助方案,构建了长短结合、计划内与计划外结合、灵活多样的人才支持模式。在中组部、人社部专业技术人才选派方面,对博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给予优先支持。此外,根据学校实际需求,选派专业技术人才进疆开展短期对口帮扶工作。通过这种长短结合、灵活多样的专业技术人才对口支持,引领博州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在人才方面,只要学校需要的教师,提出来,湖北省都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派过来。”博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徐小林感动地对记者说。 现在,在校支教的湖北援疆干部有教学副校长1名,中层教学管理人员6名,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9名。从2013年秋季开始,湖北示范性职业院校又选派半年期短期支教教师,开展对口支持,首批半年期支教教师有12人。 “造血”援疆,培养了一支不走的工作队。4年来,湖北省先后选派30名计划内管理人员、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到“博州湖北职教园”支教,以传、帮、带等方式,指导和帮助学校进行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湖北援疆教师与24名博州本地各族教师结成对子,积极开展交流、交往、交融活动。通过结对活动,援疆教师与各民族教师共同设计专业调研方案,共同参与课程体系的开发、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标准的制定,共同组织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共同观摩教学,切实提升了受援学校教师的素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