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物语

穿越时空的青梅酒

发布时间:2024-07-02 作者:程 瑞 来源:中国教师报

青梅煮酒,古韵悠长。一樽清酒、几枚青梅,便足以让人穿越时空,回到那诗词歌赋、历史典故交织的古代。青梅与酒仿佛是“金风玉露一相逢”,如同两位久别重逢的知己,时而携手漫步于花间月下,时而并肩共饮于江湖之畔,共同成就千古绝唱,为人所津津乐道。

东汉末年,曹操与刘备共坐亭中对酒,盘置青梅,两人便开始了关于天下英雄的对话。曹操对刘备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此语一出,震惊四座,刘备心惊胆战,手中青梅几乎滑落。然而,刘备毕竟是一代枭雄,瞬间便恢复了镇定,以一句“一震之威,乃至于此”巧妙化解了危机。青梅煮酒论英雄,展现了曹操的雄才大略和刘备的机智过人,更让青梅煮酒成为后世传颂的佳话。

时令饮食是中国的传统,《黄帝内经》中说“心主夏”“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心五行属火,与夏气相呼应,心性是厌恶缓散的,当用酸味之药来收摄它,这个时节养生宜多食酸味以固表生津。春末夏初,古人饮酒好以青梅、青杏佐之——前文所谓之“青梅煮酒”,往往是将青梅当下酒菜,酒则另外温过,并非将青梅置于酒中煮。

诗词文献之中不乏青梅与美酒的身影。青梅煮酒盛行于宋代,是一种节令性的饮宴活动,因而成为宋代诗词中初夏的经典意象。“青梅煮酒斗时新,天气欲残春”,在青梅煮酒的夏初,词人晏殊“东城南陌花下,逢著意中人”,有情人相聚,想来分外喜悦;诗人陆游初夏时节闲居山中,“煮酒青梅次第尝”,与友人次第品尝青梅煮酒的滋味,悠闲自得,好不惬意,一幅宁静美好的初夏画卷也徐徐展开;诗人刘学箕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他与友人在游蜂戏蝶飞舞之时,“煮酝青梅且共尝”,既是对时节的欣赏,也是对友情的珍视;词人曹勋曾邀好友品尝青梅煮酒,“煮酒试尝,梅子团青,草草也休辞劝”,尽管有琐事困扰,词人还是劝勉“且趁取良辰,醉后莫管”,闲适旷达的情趣和及时行乐的超脱跃然纸上。

千里江南,烟水微茫,感受宋代词人晁冲之回忆过去“手搓梅子,煮酒初尝”的美好时光,感慨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流逝,深深的寂寥和无奈油然而生。故乡何处在?在元末诗人刘炳心中,青梅煮酒是家乡的味道:“青梅煮酒蕨芽肥”,青梅已经成熟,可以用来煮酒,而蕨芽也长得肥嫩;“倦客怀家入梦思”,诗人带着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入梦,思乡之情更为强烈。

“紫蕨行看采,青梅旋摘尝”,春去夏来,白居易不愿辜负美好时光,怡然出游,为初夏的山景欣喜不已。他下轿步行,不时采摘一把山路边的紫蕨,把初夏的青绿捧在手里、记在心中。他快速地伸手摘下一颗青梅,轻轻一咬,慢慢品味青梅的酸涩,却有一种别样的清香——这是初夏的味道。“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古人眼中的青梅还代表了娇憨青涩的少女意象,李清照“嗅青梅”的细节与李白“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有异曲同工之妙。

青梅煮酒并非只存在于文学和历史中。清人顾禄的《清嘉录》有言:“立夏日,家设樱桃、青梅、麦,供神享先,名曰立夏见三新。”人们先以“三新”祭祖,然后尝食,樱桃甜、青梅酸、新麦清香。江南水乡,青梅成熟上市,家家户户喜欢腌渍青梅,配以自家酿制的米酒,青梅的酸甜借着酒香四散开来,是慵懒初夏里的醒神必备好物。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或许无法像古人那样悠然自得地品味青梅煮酒,但我们可以将这份文化情怀融入自己的生活。在闲暇之余,泡一壶清茶,配一碟青梅,细细感受那份宁静和美好——青梅煮酒醉良宵,也是人间一桩美事。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潍坊市临朐中学)

《中国教师报》2024年07月03日第16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