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白云悠悠,尽管秋意尚浅,仍不失秋天的美丽,有多少不畏秋寒的植物,焕发出勃然生机:傲然挺立的菊花,低浅花丛里的紫茉莉,它们于秋风中簇簇摇曳,越是秋寒来袭的时刻,越能显示出冷寂中的淡雅俏丽。山中的野花,不因盛开在山野而卑微,也不因秋季而低落,而是趁着草木疏落,把自己打扮得娟雅娴静、高洁剔透。它们让人觉得,四季的花,唯今日的这朵最为质朴清新,富丽繁华。
秋天的美,皆因这些花的点缀。四季的花形形色色,但都有固定的花名成为月份的代称。九月有霜月、暮秋、晚秋、残秋、素秋等别称,但都不及菊月受听,就如六月为荷月一样,充满诗一般的意境。因为秋天有菊,菊便成为秋天隆重的代表,亦是秋天华丽的衣裳。菊是隐逸之花,历来受清流名士所爱。古时的秋天,每年都要举办菊花会,故而九九重阳时节,又有菊花节美名。古人讲究雅兴,闲时或者耕作,或者闭门读书,每到菊月之时,亦会人潮涌动,无论是稼穑躬耕者,还是文人墨客,皆赴会赏菊。
秋天的魅力,来自成熟和收获,能够在这个季节分享果实的丰足,才是人们最大的乐趣。“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读古人的诗句总能给人添几分情思。秋天来临,茱萸也已结满累累果实,它不似桂花那般幽香可人,但久闻必神清气爽。茱萸是一种常绿含香的植物,叶可以入药,根可以杀虫,果实可以制酒,起着养生保健的作用。
在我家乡的山上,有一种山茱萸,每年夏季开花,到了秋天,种子结出,有人便做成“囊”,用两寸见方的大红布片将茱萸子与朱砂缝制在一起,形成一个玲珑小巧的荷包,佩在孕妇、老人、小孩身上,据说可以起到养生辟邪的作用。这种习俗由来已久,古人于重阳前后登高之时,腰间佩戴装有茱萸的布袋,这就是“茱萸囊”最初的由来。曹植曾在《浮萍篇》写道:“茱萸自有芳,不若桂与兰。”故而怀揣茱萸者,总是两袖清香暗浮,一缕药香点染胸襟。
秋天,又是丹桂盛开的时节。在江南,桂花遍野,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浓浓的花香。作为新西湖十景之一的满觉陇,便是杭州赏桂的好去处,作家施蛰存曾在他的《玉玲珑阁丛谈》一文中专门记述了去满觉陇赏桂的趣话。时代虽然有些远了,但素以桂花、栗子出名的满觉陇,每年秋天仍然桂花盛开,落英如雨,故有“满陇桂雨”之美誉。秋天去赏桂,无论在西湖还是在满觉陇,所到之处都仿佛在桂花香里沐浴,让人迟迟不愿离开。
秋天的田野里,虽然没有了百花争艳,芳香怡人,但是饱满的稻谷、大豆满坡都是。田里上演着收割的场景——铺展在地上的花生、挂在树上的玉米、倚在矮墙上的高粱,都是农家人汗水挥洒的作品,他们用夏耘、秋收在大地上谱写诗歌。在暗香浮动的日子里,我们看到的不只是百木凋零、落花满地,还有满怀的期待和收获。有了这些,我们才会精神充实、心田丰富、灵魂安宁,才会将每一个秋天当作生命里的一次美丽的邂逅。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蒙阴县第一中学)
《中国教师报》2023年10月25日第16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