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尹晓军)新学期,兰州理工大学的师生们欣喜地发现,一座面积达3200平方米的“数智校园运行中心”已正式投入使用。走进数智校园指挥大厅,巨幅全域感知主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闪烁的指示灯、实时切换的画面,勾勒出一所大学鲜活的“生命体征”。
“这里不仅是数据大屏,也是学校的‘数字孪生体’和驱动学校迈向精准化、智能化治理的‘智慧大脑’。依托数据中台,汇聚了来自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后勤等各个领域的海量实时数据。”该校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处长王志文介绍说。
近年来,兰州理工大学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全力推进数智校园建设,建成集指挥、展示、研发、运营、办公功能于一身的数智校园运行中心,成为驱动学校数字化治理的“核心大脑”与战略中枢,实现校园治理“一屏统览、一体联动、智能决策”。同时,以“数据”驱动“教”与“学”的深刻变革,实现智慧评价与师生主动作为的内生动力“双向奔赴”,有效激发了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动能。
通过整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地理信息系统,四大中台成果显著:数据中台进行了598项关键数据指标梳理,IOC大屏支持初步数据可视化;视觉中台累计接入2209路摄像头,与IOC大屏顺利对接;物联中台已完成技术路线与部署摸底;业务中台已实现资产等关键业务系统的集成,实现了“一屏观全校、一网管全局”。
在指挥大厅,记者随手点击“学校驾驶舱”,招生、教学、科研等关键办学指标应有尽有;切换至“部门驾驶舱”,师生规模、人才结构、资产状况等数据通过各类图表清晰呈现;打开“迎新系统”,新生报到动态和生源结构一目了然……跃动着校园的“数字脉搏”,让校园管理从“碎片化”走向“一盘棋”。
数智校园运行中心的“智慧”,不仅体现在宏观指挥调度上,更渗透到师生校园学习、生活的细微之处。“备课,不再是孤灯下的经验重复,而是数据驱动的创造性设计。”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教师李喜梅介绍说,在数智校园中,系统融合课标、学情与海量资源,为教师生成个性化的“教学优化建议”,“当发现学生对‘结构力学’存在认知难点,它能智能推送前沿案例和动态演示策略。教师从‘知识搬运工’跃升为‘学习设计师’,备课从一项任务升华为一场专业创造。”
数智校园为每位学生生成精准的“学习画像”与“能力图谱”。该校教务处副处长李慧介绍说,“兰小理”AI学伴如同一位贴身导师,基于学生知识掌握度与认知风格,动态规划专属的“个性化认知旅程”。同时,在VR/AR构建的“未来课堂”中,学生可亲手“拆解”精密发动机,动态“模拟”城市抗震方案……抽象的理论化为可触可感的沉浸式体验,知识在深度应用中升维为解决问题的“工程能力”与“创新思维”。
在一站式服务大厅,师生可快捷完成证件办理、证明开具、水电暖缴费等多项业务,几乎能解决遇到的所有问题,既便捷又高效,实现了“最多跑一次”。“过去补办校园卡,要先到现场填写纸质申请表,再到部门盖章审批,流程烦琐。现在只需通过‘统一身份认证一网通办’在线提交,就可以去‘一站式服务大厅’领取新卡了,体验感非常好。”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刘泽辰开心地说。
“数智校园建设,是顺应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浪潮、推动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也是学校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支点,把‘物理校园’映射到‘数字空间’,让技术红利切实惠及每一位师生,高校的管理和服务更有温度。”兰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赵立香表示,数智校园也将成为育人的新平台,为培养适应数字时代的创新人才赋能,构建起一个更加智慧、安全、便捷且充满人文关怀的校园生态。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