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通过在课改最薄弱环节的快速爆发,河南省新乡市第十三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冯京广完成了自身的转型。 综合实践活动是冯京广专业成长蝶变的第“一”支点,跻身行业专家的第“一”工具,升华教育人生的唯“一”通道。

冯京广:用“四守”育“创才”

作者:本报记者 王占伟 发布时间:2018.09.12
中国教师报

冯京广 河南省新乡市第十三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实践教育分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综合实践活动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专家、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新乡市研学旅行教育研究咨询中心首席专家。

身处薄弱学校,却从不抱怨;转型边缘学科,却做得风生水起;教的是潜能学生,却让他们成为行业标杆。

河南省新乡市第十三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冯京广,何以能书写这样的教育传奇?他的秘诀是“四守”。

守“一”:认准综合实践不回头

从教多年,先后教过化学、历史、地理、劳技等学科,后来误打误撞地走进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冯京广自此找到了职业生命的定位与方向。

30多年下来,综合实践活动成了冯京广专业成长蝶变的第“一”支点,跻身行业专家的第“一”工具,升华教育人生的唯“一”通道。

1984年,冯京广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新乡市第十三中学教高中化学,并担任班主任。由于种种原因,曾经辉煌的新乡市第十三中学变成了薄弱学校。学生基础差,挤高考独木桥难有胜出。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冯京广另辟蹊径,在认真上好化学课、管好班级的同时,他引导、动员学生成立了多个课题组,利用课余时间在化学实验室开展实用化工方面的小课题研究、小项目开发:“化学魔术表演”“服装定型剂”“果蔬保鲜剂”“免水洗手粉”等。

冯京广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潜能,为学生设计个性化实践项目,征得学生家长同意后,积极引导学生实践体验。在他的班里,自习课时间完全由学生自主支配,愿意学习的学生在教室安心学习,愿意参加项目的可以外出实践。

就这样,每天下午的两节自习课,冯京广的班级有了别样的面貌:喜欢做研究的学生去实验室做实验,对汽车感兴趣的学生去汽车修理厂学习汽修技术,对餐饮感兴趣的学生去饭店学习烹饪,纪律懒散、上课总是迟到的学生去冰激凌厂实习,喜欢做生意的学生去寻找适合自己的项目……不参加活动的学生在教室不受干扰地安静学习。

最终结果表明,参加实践项目的学生尽管没有考上大学,但进入社会后发展得普遍不错,有的成为企业管理者,有的成为专业技术人员。

2001年,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要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冯京广这才知道,自己多年来的实践探索是综合实践活动。于是,从2002年开始,在校长的支持下,学校把初中劳技课改为综合实践活动课,冯京广成为初中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教师。

从指导一个班级到规划、实施全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冯京广不盲从书本和专家的理论,总能在专家理论和现实之间搭建一座桥梁。

2006年,冯京广加入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组负责人、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郭元祥的研究团队,是团队中唯一的中小学一线教师。他一边坚持在教学一线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与研究,一边在全国实验区(校)做调研与指导。

为帮助同行破解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整合的难题,冯京广相继开发实施了“有趣的微生物发酵”“我是文明小市民”“创意纸模”等综合性主题。其中“有趣的微生物发酵”主题以崭新的课程模式生动地诠释了“有设计、无缝隙、无边界”跨学科学习理念,得到了专家和同行的充分认可。

守“正”:条件差不是理由

工作、生活中的冯京广时时处处充满正能量。

“永不抱怨”“自己的发展空间都是自己闯出来的”,这是冯京广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若干年前,学校办学经费捉襟见肘,无法满足教育教学活动的需求,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发现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却没有条件进行研究探索……

没时间、没师资、不受重视……这些尴尬的局面冯京广都遇到过,面对这样的环境,冯京广从不抱怨。在他看来,条件差不能成为不作为的理由。

每当面对同行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困惑,冯京广总会给出鼓励:不要埋怨领导不重视。领导不重视,是你没做好。如果学校没有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你不妨利用课余时间指导一个小组,向领导证明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领导有眼睛、有耳朵、有脑子、有情感,不可能对有价值的东西无动于衷;如果你的学校已经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你就更不要埋怨,学校已经给了你空间,剩下的事就看你自己了。

“只要给我一节课,其他一切我会搞定。”冯京广不只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在学校经费最紧张,也是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最困难的那个阶段,冯京广是以学习“观察”为基础的。

东东是一名男生,高高的个儿,长得还算帅气,可学习成绩很差,只要他在,教室就不会安静下来。虽然觉得综合实践活动课“有点意思”,但每周一次的观察记录全年级只有他不交。

当被追问原因时,东东的回答是“不会,咋写呀?”“那好吧,今天我专门教你一个人,咱就观察黄昏的景色,你看着天边的夕阳,闻着空气的味道,感觉身边的风,听着四周的声音,注意温度的变化,再将目光从远处慢慢拉回来……”

在冯京广的引导下,东东调动全身的感官,仔细感受着周围的一切。一个多小时过去,东东才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

观察对相(象):风。观察人:东东。

观察过程:今天的风非常奇怪,有阳光的时候非常暖和,当太阳下去时又很冷。我心想,好天气吹起了凉风,这是为什么呀?每到晚上吹起凉风,我该加衣服了。

观察感想:这是我写字最多的一次,我非常入迷,我一(以)前从没写过50字以上的作文。

“东东真行啊,写作文超不过50个字,今天的观察记录写了100多字,真不简单。”被老师连声夸奖,东东露出了笑容。

一个月后的一天,东东找到冯京广,史无前例地交了一份非常工整的感想:

在小学我是出了名的不喜欢看书的学生,连课外书都没碰过。从11月份我开始看课外书,因为我对综合实践活动有了感觉,我喜欢这门课程。现在,我每天要求自己看20页书,这样做对我很有帮助。

后来,由于学习成绩太差,东东辍学了,在自家开的拖拉机修理铺帮忙。后来,他专程找冯京广聊天:“每天除了干活,其他时间一般都用来观察小动物——猫、狗、鸡、鸟、兔子,我还在写观察记录,我不但观察小动物,还研究它们。昨天我亲手解剖了一只野兔,并做了记录。我干活时也在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学到的方法,对工作大有裨益。”

守“创”:创新驱动发展

“创新驱动发展”,冯京广对这句话感受至深,因为他自己的专业成长历程就是多年扎根一线,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积累、创新、突破、改变的过程。

学生小宇聪明伶俐、胆大心细、机敏果断,偏偏不爱学习,班里许多违纪现象背后都有他。经过观察,冯京广发现小宇有做生意的潜力,就特意为他量身设计了培养方案。“我关注你一学期了,别的同学已经有了自己的项目,你很适合做生意,你的项目就是学习经商,怎么样?回家与家长商量一下……”

冯京广的建议得到了小宇父母的认可,并提供了经费的支持。冯京广帮小宇在火车站旁的商厦内找了一组柜台,开始了经营服装的创业实践。小宇能吃苦,南下广州进货,生意做得很红火,很快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但他没有满足于服装生意,开始进行实用化工项目的研发,经过大量实验,研制出用于居民住宅门窗上的雨阳罩,并申请了国家专利。高中毕业后,他用经营服装赚的钱开办工厂,产品一经推出,立即供不应求,持续“火”了好几年。几年后,小宇南下广州发展,现在是一名成功的企业家。

小王在班里的学习成绩属于中等,教师对她的评价是脑子反应慢。可在冯京广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她是思维最活跃、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最强的学生。两年时间里,她与同学合作进行了“残疾人受社会关爱程度调查”,独立完成了坡度、高度测量仪的设计与制作,并一直在尝试发明“反转式窗户”。

升入九年级后,面对升学压力,小王写了一篇关于综合实践活动的日记: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步入了九年级,也与我最喜爱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告别了。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我有一种当科学家的成就感,并能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到许多知识。原本我想把“反转式窗户”的模型做出来,但爸爸妈妈一看到我做模型,不但不像以前那样鼓励我,反而说我贪玩。其实,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学习密切相关,是一门培养创新能力的好课程……

守“根”:被大学“挖”走后又回到中学

通过在课改最薄弱环节的快速爆发,冯京广完成了自身的转型。

郭元祥对冯京广的评价是“进入了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一种开放的教育心态,是一种基于信念的教育思维方式,是一种基于学生发展的教育实践。

有人说,综合实践活动让人又爱又恨。对此,郭元祥认为:“如果我们每位教师、校长、局长多一些冯京广那种状态,综合实践活动一定会繁花似锦。”

凭借综合实践活动领域的成果与影响力,冯京广得到高校伸过来的“橄榄枝”。

2007年8月,冯京广被福建师范大学“挖”走了。福建师范大学聘请冯京广是为了开设综合实践活动专业,专门培养中小学课程改革需要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并且要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师范生的必修课。

冯京广的《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来自他多年教学实践中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案例,他把新课程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引入大学课堂,受到大学生的欢迎。

“学习完这门课程,我觉得最大的收获不是课程本身,而是冯老师对我的影响……”诸如此类的留言见证了这位中学教师在大学讲堂上的成功。

在大学期间,冯京广最大的感受是“学术氛围、教学教研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表达方式等许多与中学不同之处,以及自身理论水平的不足”。同时,师范生培养与中小学实际需求之间的脱节,也让冯京广忧心。

出于多种考虑,数月后冯京广又回到了新乡市第十三中学,继续做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

现在,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冯京广还经常应邀到全国各地做培训、指导。他注重实操体验和讲故事的培训方式,深受一线教师欢迎。

“知识教育有‘差生’,实践教育无‘差生’。教师只有先解放自己,才能真正解放学生。”这是冯京广的最深感悟,他给自己的定位是“架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我每天都会发现新问题,并用新的办法解决新问题,进而创造新价值。作为一名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我的快乐就在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冯京广自豪满满。

你问我答

1.你最希望拥有哪种才华?

答:艺术。

2.你最欣赏的以改革知名的学校是?

答:福建省厦门市松柏小学。

3.如果给你足够的权力,你会将自己的课堂变成什么样?

答:理解性的课堂、建构性的课堂、反思性的课堂、探究性的课堂,真正实现“教学做合一”。

4.学生的哪一句话曾让你心灵触动?

答:老师您知道吗,您是第一个拉动我发动机的人。

5.你认为自己最伟大的成就是什么?

答:当学生走进社会,步入青年、中年,谈起自己的发展成就和发展历程时,能说清楚与自己的教育有什么关系。

6.你认为哪种美德是被过高评估的?

答:勤奋。

7.你做过最后悔的事情是什么?

答:中年以后疏于锻炼,身体状况欠佳,直接影响工作状态。

8.用3个词概括你自己。

答:质朴、质疑、执着。

《中国教师报》2018年09月12日第13版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