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两会”代表说:“双一流”建设的新要求、新期望

——“两会”高等教育话题综述
作者:卜珺 发布时间:2018.04.20
《北京教育》杂志

摘 要:2018年3月3日-20日,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在京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 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加快“双一流”建设,支持中西部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加强师资队伍和师德师风建设。因此,教育理所当然地成为代表和委员们共同瞩目的焦点话题。综观各大报刊和网络对“两会”高等教育问题的报道,主要集中在“双一流”建设、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三大焦点,主要突出了“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培养高质量人才”这一宗旨。

关键词:“双一流”建设;两会;师资队伍建设

两会期间,“教育”是代表委员和各界舆论集中关注的热点领域,学生“减负”、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等议题持续走热,是历年两会不多见的现象。高等教育中的“双一流”建设、师范教育、人才培养等也是代表委员们关注的重点。

辩证看“双一流”建设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中国高等教育走向世界、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大工程。2017年9月,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正式确认公布。2017年12月底,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双一流”方案陆续公布。“双一流”建设受到了各方关注,也同时存在一些疑问。其中,资源配置不均衡、人才争夺等都成为两会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第一,“双一流”建设是一项非均衡发展战略工程。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答中外记者问时强调,“所谓非均衡发展战略工程,就是发挥我们这个制度的优越性,集中优势资源,培育冲刺世界水平的‘国家队’第一方阵,增强中国教育的核心竞争力。” 在国家走向世界强国的过程中,国家号召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实行非均衡投资是明智之举,或许也是最佳选择。

第二,“双一流”不是终身制,要进行绩效评估。“双一流”建设是开放的、动态的、持续激励的计划。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杜玉波表示,“‘双一流’从方案设计之初就不是终身制的,需要根据建设情况对高校进行绩效评估,其目的便是推动建设高校拿出成果。在评价体系中,重点要服务国家需求、加强实践标准、淡化数字化指标导向等评价。” 在全国政协委员、东北大学校长赵继看来,“建设”才是“双一流”的核心,而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能简单地理解成,‘双一流’是划了一个圈,圈里的安逸了,圈外的拼命挤,这样理解就片面了。”

第三,“双一流”建设不但不会影响中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还能带动中西部高校的发展。“在一个不发达的省份,建设一所世界一流大学要面临非常大的挑战。”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委员的这句话引发了强烈共鸣。人才竞争没有优势、缺乏项目和资金、管理机制不顺、传统优势学科面临东部高校强势赶超、新兴学科建设又缺乏足够的资源支持……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中西部大学“地方队”要想保持原有特色,尽快搭上“双一流”快车并非易事。但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支持中西部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这让中西部地区高校代表们备感振奋和鼓励。特别是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强调:“对中西部我们相应实施了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中西部高校能力建设工程,开展了对口支援中西部的活动,还出台了部省合建中西部高校的方案。”这些都是有利于中西部高校发展的,“双一流”建设不但不会削弱中西部高校发展,反而为其打开了一扇发展的大门。

一流大学必须培养一流人才

高等教育正在面临重大变革,大学要在变革中保持定力。大学肩负的使命在不断增多,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到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但育人始终是第一位的,大学的定力就体现在对育人的坚守。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在接受采访时说到:“我讲过,世间上百年名校无非育人,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大学必须牢牢坚守的初心。”

第一,面向国家战略深化人才培养改革。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赵长禄建议,把引导政策转化为计划行动,以国家战略需求为目标导向,深化制造强国人才供给侧改革。他指出,“首先,要改革培养模式,实施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专项计划;其次,改革课程体系,注重交叉融合、一专多能型人才打造;再次,改革培养环节,注重知识应用、创新能力打造;最后,创新产教融合机制,建立校企长效合作平台。”

第二,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推进内涵式发展。首先,必须提升人才培养的能力,这是学校重要的生产力;其次,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要,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再次,要调整优化我们的学科结构、专业结构,让高等教育能够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最后,要改革体制机制,为培养新时代需要的各种人才提供体制机制保证。

“‘双一流’大学建设一定要把人才培养放到突出位置,培养一流人才的才是一流大学。”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张政文说:“不同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不一样,各有各的规律,所以要实事求是,按人才培养的规律来培养。”两会中,各行各业的代表委员们结合自己相应的领域都提出了对人才培养的期望与建议。例如:“建立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相衔接的完整医学教育培养体系,是国际公认的医学人才培养基本规律。”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王松灵建议,“科学合理构建临床医学‘5+3’人才培养体系,重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学制体系。将‘5+3’一体化及5年本科加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者,按照国际惯例授予医学博士学位,不再授予硕士学位,加快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扩大‘5+3’一体化医学生招生范围与规模;控制专科医师培养规模,不超过医师总数的1/3,并与学位教育脱钩。”又如:近年来,人工智能已成为世界各国掌握国际科技竞争主导权的核心竞争力。但目前,中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超500万人。因此,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教育人才培养带来了新课题,编程能力、计算思维等都成为科技信息素养教育中的关键内容。

建成“双一流”大学核心在“人”

“双一流”建设是提升教育供给高度进而提升社会发展高度的需要,是不断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要想建成‘双一流’大学,既要有一流的师资,还要有一流的学生,更要有一流的学校文化。如果没有这些构成要素的话,我们很难建成世界一流的大学。” 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蔡威表示,“而在这之中,最关键的还是要抓‘人’。”

第一,加强师资队伍和师德师风建设。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善竑谈到:“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中,教师队伍建设也存在一些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如有的地方对教育和教师工作重视不够,师范教育体系有所削弱,有的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专业化水平难以适应新时代需要,教师管理体制机制亟须理顺等。”对于这一问题,一方面,今年年初中央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这个文件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都作出了系统部署;另一方面,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总结出为教师办好的“六件事”:一是“提”,就是提高地位,提高待遇;二是“改”,就是要改革教师编制配备制度;三是“育”,振兴师范教育,培育未来的教师,培训现有的教师,提高他们的素质;四是“用”,对教师提高他们的地位待遇;五是“保”,一保障,二保护;六是“尊”,全社会提倡尊师重教。

第二,加大师范类院校、师范教育建设力度。两会中不少委员、代表指出,教师队伍的整体状况堪忧,除去教师待遇、教师地位不高等原因外,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师范教育出了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国祥就表示,“师范院校是系统培养合格教师的‘工作母机’,但自20个世纪90年代末以来,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师范教育呈现出令人担忧的逐渐削弱趋势,‘去师范化’现象严重。”为了改善教师的“母机”,委员、代表们提出了以下观点:一是允许和鼓励其他高校,特别是综合类大学兴办师范教育,发挥综合类大学的优势,为教师队伍建设开辟一条新的通道。全国政协委员、西北师范大学校长刘仲奎认为,“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应该走‘小而精’的路子,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优势开办相关专业,如数学、物理专业强的综合性大学可以开设培养中学数学、物理师资的师范类专业。”二是加大免费师范教育投入力度,及时足额投入资金,规范经费使用,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扩大免费师范生招生院校的范围。三是传统的师范院校也需要转型,师范生培养要“接地气”。全国政协委员、西北师范大学校长刘仲奎指出,“一些师范院校在应用性、综合性上谋求转型,甚至急于‘改旗易帜’和‘去师范化’,但无论怎样转型,师范院校都要凸显教师教育特色,这是安身立命之本。师范院校必须有效对接新时代区域基础教育发展的新变化、新需求,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四是加大师范院校、师范类专业师德建设的力度,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师培养的全过程。

第三,积极推进人才分类评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而建立科学的分类指导、分类管理、分类评价体系,既是当前大学校长、教师最关心的话题之一,也是今年两会代表、政协委员们热烈讨论的话题之一。那么,如何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部分高校两会代表进行了如下阐述:一是评价人才关键在于认识其发展规律。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丁烈云表示,“现行的高校人才评价机制中存在诸多问题,最突出的是考核指标过于量化,过度关注论文与科研项目数量。首先要做好人才的分类工作。” 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也强调,“人才评价必须要以质量为主。而要避免出现人才评价过于追求‘帽子’数量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其分类。”二是优化高校教师评价体系,要求教师以教学为“天命”。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谈到,“对于大学而言,首先必须要求教师将教学视为‘天命’; 这就要求学校不能单纯地以论文发表这一指标来评价教师业绩。”三是建立人才分类评价机制需要综合改革。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施大宁指出,“在国家层面,要制定一些宏观指导政策,规范各种人才计划的评审。”四是应从体系上落实人才分类评价。全国政协委员、东北大学校长赵继提出,“人才分类评价机制的落实还存在许多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一个关键点在于基层单位落实政策要与自身定位、发展方向和目标,以及外界对大学(研究机构)整体的评价取向相契合。”五是分类指导首先应考虑如何正确分类。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指出,“分类首先涉及一个粗细问题,太粗,起不到精准的作用;太细,势必把学校碎片化,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北京教育》杂志记者:卜珺)

《北京教育》杂志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