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出
上海市闵行区积极探索数据驱动“双减”落地——

个性化作业催生学校育人新样态

作者:本报记者 任朝霞 发布时间:2022.09.14
中国教育报

新学期伊始,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友爱实验中学(以下简称“教院友中”)多了间特殊的“自主学习仓”。每天课后,学生不仅可以在这里自主选择学习科目,还能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题目“闯关”,系统会推送错题集、举一反三的例题,遇到不会的题目还提供在线指导。“闯关”式的学习让孩子们爱上了做作业,这让校长黄超群感到十分欣喜。他感慨地说:“是大数据带来了机会和转变。”

上海市闵行区基于多年教育信息化的实践基础,积极探索数据驱动“双减”落地,通过大数据支撑下的精准化教学和个性化学习,增强课堂教学主阵地效能,提升作业管理和教育服务的品质,有效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呵护学生健康成长。

因“智慧作业”爱上学习

在教院友中,除了“自主学习仓”,自主学习功能还体现在学校的“智慧作业”平台上,教师和家长都能够通过手机端实时了解使用。七年级(2)班刘子骞同学告诉记者,有了平台推荐的错题集,知道了自己的薄弱知识点在哪里,错题不再累积,学习变得更高效了。这学期学校开展课后延时服务,他再也不用带作业回家,每天回到家还有时间阅读,9点半就能上床睡觉了。

教院友中位于闵行区吴泾镇,近年来人口流入较多,生源组成多元。由于学生学习能力差异较大,统一布置作业往往导致学有余力的学生“吃不饱”,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又“消化不了”。如何为不同学情的学生布置适切的作业曾经成为摆在学校教师们面前的突出难题。

2019年,闵行区入选“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区,全面深入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由闵行区教育学院统筹管理指导,组织区域内近200所学校开展大规模因材施教、教师画像、“智慧作业”等项目的研究。教院友中第一时间加入区“智慧作业”项目组,开启以作业管理为抓手的课堂教学新范式研究。

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实施项目研究就覆盖了全学段全学科,师生们都爱上了“智慧作业”。学生通过个人学情诊断分析报告找到了自己的学习薄弱点和知识盲区,教师根据系统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开展精准教学和个别化辅导,教学管理部门也能及时了解各年级各学科的作业情况,统筹学校的全面教学工作。

大数据助教师“慧眼识材”

“不要一味求多、求难,要把基础知识掌握扎实,重在运用学过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升能力。”教院友中数学教师薛碚碚发现班上一名学生总是在超前学习、大量刷题,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便及时进行了积极干预。

薛碚碚说,通过大数据平台既能自动采集学生实时的作业过程,还能跟踪某一段时期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有了数据支撑,教师能够更加方便迅速地找到问题,因材施教。

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开展数据驱动的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学习支持,是区域统筹管理指导的重点。在区域统一云平台下,闵行智能作业平台已经累积了近200所学校的日常作业数据,为区域教研活动与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持。

“智慧教学的具体目标,是教师利用各类信息化工具和教学策略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实施差异化教学,实现因材施教。”闵行区教育学院院长朱靖告诉记者,教师以智能作业为核心,串联起了备课、授课、作业、辅导、评价五个环节,实现了教学全过程的高质量实施。

基于作业数据,闵行区开展了指向作业行为投入与差异化教学策略的研究,为促进作业的精细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比如,数据分析发现,在作业反馈时,小学阶段激励性和指导性评语对学生能力发展的帮助较大,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进师生关系,而反馈“分数或等级”学生感到帮助不大。于是,区域“智慧作业”平台提供了多种评价模板,并支持教师自定义评语模板。

“智慧作业”平台还为有效落实作业减负监管提供了数据实证。教师在平台布置作业时,所选内容耗时、难度、其他教师已经布置作业的时长等数据都一目了然,为作业布置提供了实时参考。区域可以通过作业信度、信息量、区分度、能力等指标进行质量监测。以2021年6月份闵行区统一开展的四五年级节点式作业调查为例,数据显示四年级语文信息量达标题目占比低于50%,区分度较好题目占比仅有4%,在学生能力内的题目占比仅有33%,教研员立即提醒基层学校做出相应的改进。

提质减负增效造就校园新样态

“个性化作业改变了校园生态,作业负担减轻后孩子们的校园生活越来越丰富了。”黄超群说,有了智能助手,师生们的作业负担都减轻了。教师有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开展教研,补充设计主题活动、项目学习等符合特长发展的个性化作业。学生们不用再重复刷题,有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如何将大数据的诊断分析应用到学生的全面发展之中,闵行区的许多学校也已经开始了探索。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紫竹小学以上海市绿色评价2.0中的部分指标为观测点,针对学生在学业质量、身心健康、学业负担与压力、学习动力等方面的表现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积极调整教学形式,差异化设计教学活动。体育组还根据系统筛选的数据,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个性化地教授运动技能,开展差异化练习。

“大数据为我们更加全面、动态地评估学生的发展样态提供了便利,评价对教学的精准引领作用日益凸显。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营造更加包容的校园文化,彰显‘更加注重面向人人’‘更加注重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该校副校长蒋方叶说。

《中国教育报》2022年09月14日第4版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