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出

向书倾诉

作者:袁卫星 发布时间:2021.03.03
中国教育报
向书倾诉

扫描二维码可收听本文作者更多感悟

伴着春天的脚步,又一个新学期开始了,看着教师、学生们在学校投资200多万元升级改建的图书馆里安静读书,我不由得忆起我与书的情愫,唯愿这些不算新奇的故事,在新学期开始的时候,让每一个看到的人也同样升起一种向书倾诉的渴望。

4岁的时候,我对夜空里一闪一闪的萤火虫很感兴趣,可是没有谁回答我它们究竟是不是天上的星星碎了,所以才飘落一地;我也没有机会靠近它们,听听它们彼此在说些什么。5岁的时候,我对窗外浅唱低吟的蟋蟀很感兴趣,可是年迈的爷爷奶奶根本没办法向我解释它们是如何唱歌的,并且无论如何不肯答应我半夜走到自家的院子里去,问问蟋蟀这个问题。6岁的时候,我对家里上蹿下跳的蟑螂很感兴趣,可是忙碌的父母既不能满足我的求知欲,也不允许我抓一只在他们看来恶心到了极点的实物来认真观察,仔细研究。还有彩色纷飞的蝴蝶,访花酿蜜的蜜蜂,引吭高歌的知了,神兵天降的蜘蛛,吐丝结茧的蚕宝宝……直到上了小学,我才在《昆虫记》中知道这一切的答案。

有一本书,名字叫《心灵的自救:重获内心安宁与自由的生活法则》。它的作者乔舒亚·列勃曼是一位在美国家喻户晓的牧师,同时也是一位教授。列勃曼教授在书的开篇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年轻的时候,他列出了自己认为生命中最美好的事物——健康、爱情、美貌、才华、权力、财富、名望……然而,一位年长的智者看后对他说:“亲爱的朋友,你漏掉了最为关键的一点。如果缺少这一点,拥有其中的任何东西都会变成可怕的痛苦,这就是:心灵的宁静。”这本书、这段话对我的影响是巨大的。是的,在世间各种生命力中,唯有宁静最具有影响力。自然界的奇迹都是在静谧中酝酿的,宇宙的巨轮无声地运转……处在这个嘈杂的时代,如果想保持圣洁,每天必须有一段孤独宁静的时刻。宁静不仅是一种环境气氛,而且还是一种理念,一种哲学,一种辨别社会行为的坐标,一种人生选择的向导。而这样的时刻,青灯黄卷最为相配。

除夕夜,好友王海写来一首诗:“一年又逝鬓添华,寻梦何须到天涯。才赏腊梅千种好,又盼杨柳万条斜。思亲怀旧须凭酒,吟诗遣兴应借茶。酩酊乘风觅春去,迎来新燕好还家。”我步其韵和上一首:“白头应共惜年华,不学池蛙噪井涯。晨起偶沾朝露好,暮归每待夕阳斜。呼儿快去拿壶酒,唤友闲来喝盏茶。三弄梅花桓笛去,款门不问竹谁家。”这首和诗的后两句中有两个故事:其一,东晋时,有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名叫桓伊。他精通音律,擅长吹笛、弹筝、唱歌,被称为“江南第一手”。有一次,王徽之(就是那个“雪夜访戴”的王子猷)应召赴京,当他的船停泊在建康(今南京)青溪萧家渡渡口处时,桓伊恰巧骑马路过。王徽之与桓伊虽然素不相识,但早就神往于桓伊的吹笛技巧,于是他就命人去对桓伊说:“听说您的笛子吹得非常好,能否为我吹奏一曲?”桓伊对王氏父子在艺术上的成就也是心仪已久,于是下马向渡口走去,从怀中拿出“柯亭笛”,轻轻地放到唇边,吹奏起《梅花三弄》来,笛声悠扬、声满天地。王徽之和官船上的人,或坐或立,鸦雀无声,静静地聆听着,完全沉浸在优美的音乐之中。桓伊吹罢,扬长而去,宾主之间,始终不曾说过半句话。其二,王徽之有一次经过吴中,知道一个士大夫家有个很好的竹园。竹园主人知道他会去,就洒扫布置一番,在正厅里坐着等他。王徽之却坐着轿子径直来到竹林里,吟唱了很久。主人感到失望,希望他返回时派人来通报一下。可王徽之看完竹子竟然要径直出门去。主人不能忍受,就叫侍从关上大门,不让他出去。王徽之留步坐下,宾主欢乐了一番才走。可以说,也许只有魏晋,才有如此超然物外的名士风度。很快,王海兄回复:“我不会吹笛,我只爱吃肉。”他又扯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东坡先生去了,令人莞尔。

书中有良师,解我困惑;书中有长者,予我明灯;书中有知交,会我内心。读书,大抵如此。

书籍,犹如一条母性的河流,九转回环、蜿蜒曲折。她生命的起源是无数山泉的喷涌,当这些泉水汇聚在一起的时候,她就在万千宠爱中壮大了生命,在最干旱的日子,也从不干涸。她拥抱过一座又一座高耸突兀的山峦。她的脚步时而急湍,时而浩荡。而当她最终流经我们每个人生命的原野时,只是温柔地漫过田野,没有喧嚣,不会咆哮,娴静得就像温婉的少女。

我们追随她,或许只为了站在她的岸边,吹吹拂面的凉风,看看流淌的水波,掬一口清冽,濯一脸倦容……

[作者系深圳市新安中学(集团)第一实验学校校长,中国教育报2020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

《中国教育报》2021年03月03日第9版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