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出

学期伊始加强安全意识教育正当时

作者:佟瑶 发布时间:2021.03.03
中国教育报
学期伊始加强安全意识教育正当时

樊薇 绘

据《新京报》报道,广州市公安局番禺区分局近日公布了2020年番禺大学师生遭遇电信诈骗相关情况。数据显示,2020年,番禺区16所高校共有447名大学师生(其中学生430名、老师17名)被骗,涉案金额合计726万元(其中学生486万元、老师240万元)。最易受骗套路中,冒充客服、购物诈骗和刷单诈骗位列前三。

仅广州市番禺区一地就有如此多的学生被骗,且损失惨重,放眼全国,估计被骗的大学生数目及涉案金额会更高。不管被骗钱财多少,终究会影响正常的大学生活,严重者甚至不得不让整个家庭来背起重负。由此可见,引导大学生增强防骗意识,提高防骗能力,不是小问题,需要大学生本人严肃对待,也需要高校认真做好相关安全教育工作。

每到新学期开学,总是能看到有关大学生因被骗而遭受经济损失的报道,其中固然有大学生缺少社会经验、辨别能力相对较弱等原因,但更多的是此时为电信诈骗的“高发期”、安全教育的“薄弱期”。众所周知,开学之初,学校各项工作交织在一起,有关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往往未能系统深入开展,加上大学生防范意识不足,给了各种诈骗以可乘之机。开学阶段,大学生往往有了不少的压岁钱或生活费,骗子此时更是蠢蠢欲动,使出浑身解数。正如报道中指出的,“现在的骗子和十几年前的骗子已不是一个概念,如果将以前的骗子比作‘个体户’,现在的骗子则已是‘企业’级别。看似简单的诈骗,实质是大学生一人与数十人甚至数百人的团队进行博弈,一不小心就会上当受骗。”

因此,最大限度减少大学生被电信诈骗等现象,一方面需要相关部门加大对电信网络诈骗的查处力度,提高犯罪分子的违法成本;另一方面需要大学生增强防范意识,提高反诈骗能力。由于诈骗手法层出不穷,大学生要多留意警方以及老师发出的提醒,时刻更新自己的防骗知识库。其实,电信诈骗之所以有一定成功率,除了防范意识薄弱,也与一些大学生认为有利可图、有投机取巧之心有关。实施诈骗者正是利用了这一心理,一步步降低了大学生的警惕性,最终将其引入彀中。这就需要大学生牢固意识关和心理关,在新学期开始时有意识地屏蔽各种陌生电话,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同时,高校要尽可能把大学生会遇到的各种诈骗行为予以罗列,必要时不妨请民警现场说法。

例如,一切以学校或导师名义要求转账到指定账户的绝大多数是骗局;在找兼职时不要随便找不正规的中介机构;对于动辄需要办理贷款、扣取培训费、交各种押金或保证金的招聘行为,要格外警惕;需要签订书面协议的,一定要慎重;还要注意不暴露隐私,不要在一些非正规网站用自己的手机、身份证号注册信息;电话中要求透露个人信息,或描述某种收益非常高的投资时,可直接挂机;等等。

高校在进行安全教育时,实际上也可以与德育工作相结合。这是因为,积极正确的价值观是防骗的一道屏障。当大学生们发自内心地认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相信坚持付出就有收获,愿意以诚实劳动实现人生价值,心无旁骛地专注于学业,并多向身边的优秀大学生、励志榜样等看齐,不爱财、不寄望于走捷径,能控制住自己的欲望,尤其是物欲,养成适度消费的习惯,自然不会轻易被电信诈骗,更不会轻易误入“校园贷”等陷阱。

(作者系渤海大学管理学院学生)

《中国教育报》2021年03月03日第2版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