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出

重构新时代语境下的家国情怀

作者:朱永新 发布时间:2019.11.28
中国教育报

今年2月3日,我有幸亲耳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让每个人、每个家庭都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贡献。”“家国情怀”四个字,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传统和价值底蕴,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指向。

家国情怀是中华文明长期发展孕育的产物。《礼记·大学》提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个人—家庭—国家的逻辑关系演绎得非常清晰,强调个人修养是治人的前提、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具有一致性。

从《礼记·大学》的“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到顾宪成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从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到杜甫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从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到于谦的“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从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周恩来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家国情怀深植于中国人心田,岁月深长,情感深邃。无数仁人志士的成长历程证明:凡是将个人成长和个体事业与家国进行有效连接的人,都是能够做出大事的人。他们将自己的事业与天下苍生的苦难捆绑在一起,把天下国家纳入自己的视野关注之中。

所谓家国情怀,就是个人对家庭、国家等共同体的认同和热爱。其基本内涵包括家国同构、共同体意识、仁爱之情、进取之心,其实现路径强调个人修身、行孝尽忠、重视亲情、乡土情结、民族精神、爱国主义和天下意识。从本质上说,家国情怀是对家庭、家乡和国家,以及生于斯长于斯的人民所表现出的深情大爱,是一种高度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源远流长的家国同构文化,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在我们的文化和历史深处,处处彰显着中华文明对于家的坚守、国的热爱。家与国这两个字的组合,也彰显了中国人家国情怀的文化基因。在中国人的思想观念里,国成为家的延伸,家是国的细胞,个体的幸福带来了群体的强大,没有国的强盛就没有家的稳固。历史一再表明,只有将个人成长寓于家国情怀之中,个人才能得到超越自我的成长。

今天,我们要在新时代、新语境、新关系之中,重新认识家国情怀对于儿童成长的意义,重构信息化时代的新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所具有的整体性思维是对信息时代所造成的碎片化成长状态,最为积极、最为必要的补充和矫正。信息时代带来了知识的碎片化、人与人交流的碎片化、不同群体的碎片化。网络使人们形成更为孤独的小群体,每个人陷入在自己的思维模式、思想理念之中,一味寻求相对应的共鸣却少有主动反省和更多耐心深入的交流和融通。

与信息时代的碎片化特点截然相反,家国情怀建立在整体性思维的基础之上,通过更大维度的包容性思考,能够促成人们最大限度地求同存异,在交流之中补充不同信息。因此,家国情怀将协助时代克服自身的弊端,源源不断地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不竭的动力,让人类更好地在新的时代生存和发展。

家国情怀的利他性基因,是引领个体生命从小我走向大我,不断超越自我的最好路径。

温饱得到满足后,人们需要超越心灵来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和存在感,人的心灵成长有一个从利己到利他的关键节点。利他精神的三个层次(尊重他人的利益、为了使他人获得方便与利益而自觉自愿进行义务劳动、特殊状况下可能会放弃自己的需求来满足他人的愿望)最初都发生在家庭之中,而且在心情愉悦、内疚补偿、人格提升这三种心理状态下,容易出现利他行为。通过正确的家庭教育,利他精神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从家到国、从小家到大家。

家国情怀是个体到共同体的精神基石,一个人如果把自己的追求和家庭的兴旺联系在一起,他的成长就会稳健而踏实;和国家的兴衰联系在一起,他就会从巨大的责任感之中得到强烈的使命感。

家国情怀蕴含的“天下”意识,是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想的思想基础。

在全球化的形势下,人类已经成为一个紧密的命运共同体。人类只有休戚与共,才能够赢得真正的未来,否则,各种挑战都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从个人到家庭、到国家,再到全人类,形成了一条精神成长的阶梯。在这条鲜明的路径上,家国情怀以“修齐治平”为伦理逻辑和政治理想,始终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环节。

如何将家国情怀真正落实成为每一个儿童生命成长的动力,循序渐进地引领儿童从利己到利他,从自我成长发展到协同发展,成长为真正具有中国心、家国情、世界眼的新人类,这是教育研究者尤其是家庭教育研究者应该直面的问题,这也是时代交给我们的一道必答题。

(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中国教育报》2019年11月28日第9版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