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出

一个知困者的追索

——读陈日亮《知困者言》
作者:孟全波 发布时间:2019.10.14
中国教育报
一个知困者的追索

《知困者言》 陈日亮 著 福建教育出版社

陈日亮是知名教师,各界人士对他以及他的语文教育思想的报道与赞誉难以计数。但他不自满,不保守,不自矜,至今仍在读,在写,在思考,在追索。在语文教育界,到了耄耋之年对语文仍如此难以忘情者,恐怕并不多。

在这本《知困者言》的前言中他写道:“我教语文含研究这门课,已将近六十年,绝不敢轻言已穷尽‘本然’,更不敢说在实践中已找到成功的途径,可以左右逢源了。我只是一直在摸索和穷究的途中,并将随时的观察、体验和体认书写下来,反复省思琢磨……困惑引发追问,追问催生思考,思考赋形文字。”

    语文教师要明确使命与追求

要明确“何以为教”,首先,要像他那样明白语文教师的使命与追求。

福州一中教育发展基金会特设的以陈日亮老师的教育理念命名的“我即语文”教学奖,其章程对语文教师的使命有较为明确的阐述:语文教师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至关重要。广大中学语文教师在富饶的汉语家园中辛勤耕耘、培育、传播、弘扬、砥砺、进取,他们对教书育人的志业所抱持的忠诚和创造的成果,将会不断被语文界所瞩目,为社会所公认……语文教师既要用语文育人,更要用语文修身。语文教师抱持“我即语文”的教育理念,乃是对自己的终身期许和一世追求。

其次是时时不忘“赚取”并“积攒”充足的语文教师的“本钱”。

语文教师的本钱是什么?刘国正先生曾说:“语文教师应如苏东坡在《赤壁赋》中所言,‘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听闻此语,深以为然;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然而,又生发许多疑问,语文教师该怎样才能做到“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要知道,现实的情况往往是,“语文的小船”说翻就翻,一苇稍纵,便不知所如。语文教师,终归是难见驰骋之纵情,而唯余茫然之万顷了。故此,语文教师要拥有“语文人生”,文史哲艺,琴棋书画,均应涉猎;语文教师要有“语文味”“文化味”“艺术味”;要永远与文化保持亲密接触,永远与书籍保持亲近的情感,永远与自然保持经常的联系,永远与历史保持亲切的关系,同时永远与现实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些,大概便是语文教师言传身教的“本钱”。

语文教师对“何以为教”生发困惑,常常是因为罔顾语文教师的使命与追求,或是个人的“本钱”严重不足。经过大量的现场听课及课例阅读,陈日亮发现语文教学存在一个普遍而严重的问题,那便是语文教师普遍欠缺独立解读文本和设计教学的能力,看不到“学情”,离不开“教参”,抓不住“重点”。

明确了使命与追求,拥有了充足的“本钱”,才可以谈“何以为教”所涉及的“教什么”与“怎么教”的问题。

    语文教学的“三教三不教”

关于“教什么”,以阅读教学为例,陈日亮倡导“三教三不教”:“教学生未知的或貌似已知而其实未知的,不教已知的和浅现的”“教文本的语言形式,不教思想内容”“教阅读方法,不教写作方法”。

陈日亮浸淫语文教学及研究多年,深知语文教学、语文教师之困。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常有悖于“三教三不教”。语文教师总是纠缠于文本的思想内容,而常常忽略文本的语言形式。江西师大的余应源教授曾说:“就语文教学以外的学科而言,言语形式层面的参透是为了把握言语内容(意)。就语文教学而言,则是为了获得实现言语内容的途径(言)。透过言语形式理解言语内容,进而凭借对言语内容的把握,品味言语形式的妙处,获得言语形式运用规律、技巧及言语本身,才是语文教学的现实目的。……‘言’是主体,是根本;‘意’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对此陈日亮尤为赞赏,在不同的场合,多次言及并大力倡导。“三教三不教”的教学主张与余应源教授的观点若合一契。

《知困者言》所渗透的语文教学理念也深受叶圣陶先生的影响。叶圣陶曾亲临福州一中,并题词:“何以为教,贵穷本然,化为践履,左右逢源。”这里的本然,便是语文本来的样子。

“教什么”归根结底是解决“贵穷本然”的问题。要穷尽“本然”,自然要教给学生未知的或未真正已知的,要紧紧抓住语文的根本——即语言形式,重点教给学生阅读方法。阅读教学是这样,语文教学的其他层面也要从中汲取养料。

    阅读教学的“三以读法”

关于“怎么教”,陈日亮以数十年的实践、思考,总结出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和规律:“以心契心”“以文解文”“以言传言”。他将其总结为“三以读法”。

“在语文教学中,越是重要的价值、基本的价值,越隐藏在语文教材的深处,越难发现,越难掌握。”与文本达到心灵的互通,“以心契心”,才能发现这隐藏的秘密。否则,捧着“教参”照本宣科,如何培养学生的文本分析能力?在《知困者言》的“细读”部分,处处可见作者与文本的“以心契心”。

日常阅读教学中,我们往往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给学生展示大量的图片视频或文字资料,看起来热闹非凡,但往往浅尝辄止,缺乏对文本的深入分析,学生也大多一知半解。陈日亮倡导的“以文解文”,与此截然不同。

“以文解文”,即“在文章中把文章读懂”。阅读教学,就是要回归文本,而不是过多地依赖知人论世,过多地依赖资料累积。培养学生文本分析能力的根本途径,便在于教会他们“以文解文”。

他对《荷塘月色》的解读,对《故都的秋》的品读等,实为“以文解文”的典范。“以文解文”考量的是师生“思维的缜密程度和语言的感受力”,唯有具备对文字的细密感知,才能深入文字的曲径通幽之处。

在充分感知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还要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复述、转述、概述、评述,抑或是归纳与整合,否则,就极容易出现“胸有丘壑”却“下笔难言”的尴尬局面。阅读教学,始于文本分析,终于语言表达。教学生学会“以言传言”,是阅读教学的有益延伸。

陈日亮自谦为“知困者”,然则,“知困”谈何容易!“知困”方能“解困”。陈日亮以一个“知困者”所洞察的“语文之困”,引领我们找到解困良方,于是,我们也常常把他当成“解困者”。

2007年11月,“陈日亮语文教育思想研讨会”在福州一中召开,他说:“我希望通过这次的研讨活动,化繁为简,返璞归真,庶几有助于进一步认清语文的真面目……如果我这个人略具典型,我很情愿供大家解剖。”我想,他选编《知困者言》的初衷,也在于此吧。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

《中国教育报》2019年10月14日第10版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