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出

联动管理生发管理自觉

作者:温剑青 发布时间:2019.05.26
中国教育报
联动管理生发管理自觉

温剑青 上海市静安区安庆幼儿园园长,上海市特级园长。出版了《教育教学管理》《幼儿发展评价》《学前数学课程》等专著。先后主持、参与多项全国、市级研究项目,主持的研究曾获上海市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上海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等。

学校管理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多因素的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对幼儿园而言,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以及教育者自身的发展。随着课程改革带来的管理建设的跟进,越来越多的幼儿园逐渐尝试发展型的管理模式,这种变化需要幼儿园部门之间不再是层级关系而是合作关系,并围绕办园目标产生有效联动。

联动需求促使管理模式的变化

发展型的管理需要我们在比对中做出改变,园领导与教师之间的关系相较于以前不再是上传下达、命令与执行的关系,而是在共同愿景下的价值观认同及在管理实践过程中的互动、共生的关系,从完成课程任务到团队一起追求愿景,从注重课程决策到注重决策过程,从监督管理到民主管理实现价值观的追求,从双向沟通到开放的多向对话等。这种模式既可有效制衡园长的权利,又能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积极性。

我们抓住的关键词是互通、联动与合作。实践中,我园从教学研究与推进出发,基于管理主要职能的不同,划分课程部、科研部、师资部、家教部、信息部和后勤部6个部门,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管理手册,在独立、自主地运作的同时也会依据园部的项目、教育计划等分工合作、整体联动。

从管理自觉出发的联动与合作

我们调整管理机制上各部分离的局面,努力加强各部统筹,部门之间的合作从“单一管理”逐渐发展为“联动管理”。管理的过程中,每一个部门均基于特定项目、活动等实现与其他部门的联动,构成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的管理网络。

部门内部的合作——专业聚焦,深度研究。每个部门职责、功能清晰,指向幼儿园发展中的不同侧面。部门内部有负责人,在与部门内成员的共同合作下践行该部门所承担的职责与权利。作为幼儿园整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部门内核心团队中的成员发展各有特色,研究各有专项、术业各有专攻。科研部的内部成员均为在科研研究上有专长的教师,对科研有一定的想法,聚合在一起,承担着以科学研究的方式聚焦问题,提供策略,解决教研问题。这类的“聚合”,会更专注实践中科学手段的有效运用、完善各类教学成果的梳理等。

部门之间的联动——专业互补,提升效能。部门的研究为部门之间的联动提供了专业支持,更好地推动基于专业互补的管理联动效能。科研部的触角式联动管理方式就是很好的说明,它除了从课题角度出发走进其他各部管理外,还主动承担各部门分担的条块工作,例如与保健部进行特殊儿童管理手册的制定,与家教部合作参与家庭教育研究会活动的推进,走进师资部进行研训方案的科学策划与研发,配合课程部完善课程设置与质量监控等。同时在每月联动中,科研部也接收着来自各部的信息,从而提供有针对性的有效分析和策略。这种联动模式已经转化成为每个部门的运作常态、成为每位教师的工作习惯。

除了单向的联动,我们还有更多的多部门联动,有时涉及幼儿园的整个管理体系,有时也会聚焦某个专业活动。开学初的常态工作如开展个别新生(肥胖、营养不良等需要家园合作共同干预的幼儿)家庭沙龙活动,由后勤部发起策划,家教部联络组织,科研部会将上海市、本园及这些需要干预的幼儿身体状况的样本、数据进行整理形成比对,由信息部进行可视化制作,形成能让家长理解的图样。这样联动合作下的沙龙,让家长感受到自己的孩子在园除了常态的教育资源外,还能享受到更多的关注,由此更好地参与干预,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

基于责任和监控的互通管理机制

幼儿园在构建人人合力、自主运作的管理机制的同时,也形成了管理月报互通的制度,以月会、月报等形式,反映工作中来自不同层面的问题和解决策略。例如,家教部通过例会根据几个园区的具体问题提出应对措施,推进各类家教管理活动,包括班本化家教指导活动的设计、家庭教育研究会的沙龙活动有效范式等,不断强化基于责任和监控的自主管理运作方式,形成基于专业背景下的有效管理模式。这样的管理机制会促使幼儿园管理从“曾经是这样处理这种问题”到“可以这样处理问题”再到“预设避免这样的问题”,逐渐摆脱经验型管理,走向基于预判的科学管理。

联动管理带来效能的同时也进一步促进我们重视联动管理过程,激发每一位成员的专业自觉。在互动互通中,幼儿园领导实现了激发管理人员的全局意识、联动视角,累积有效的管理推进专业自觉的策略,从大视野的角度来推进基于专业自觉的园所科学管理,形成保障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管理体系。

《中国教育报》2019年05月26日第2版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