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出

一所法国学校的多语种融合

作者:张颖 发布时间:2019.02.01
中国教育报

前不久,在法国巴黎市郊的圣日耳曼昂莱国际学校2018届毕业典礼上,该校的中文国际班作为14个语种国际班中“最年轻”的成员班级,迎来了9名首届高三毕业生。相关国家驻法使(领)馆代表、法国国民教育部汉语总督学欧德莉、圣日耳曼昂莱市政府代表、各语种负责人和324名各语种国际班的高三毕业生及其家长参加。

圣日耳曼昂莱国际学校建立于1952年,原来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为其成员国创建的学校,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建校以来,学校逐步扩大语种范围,成为以教授多种语言为特色的学校,目前共有美国英语、英国英语、丹麦语、德语、荷兰语、意大利语、瑞典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挪威语、日语、波兰语、俄语和中文等14个国际班。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的校园气氛,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学生。与此同时,不同成长环境和家庭背景的学生也进一步促进了学校的全球视野和多元化发展。经过近70年的发展,学校呈现显著的办学特色。

开放办学吸纳多国文化

圣日耳曼昂莱国际学校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学校成立的当年迎来了400名第一批学生,包括200名来自圣日耳曼昂莱当地的法国学生。学校于1954年和1962年先后更名为北约国际学校和北约国际高中。1966年3月,法国退出北约,致使北约指挥部迁移至比利时,圣日耳曼昂莱国际学校的学生数量骤减2/3。时任校长埃德加·施彻决定依靠仅剩的德语和荷兰语两个国际班,吸引“经济移民”,重新振兴学校。1968年,学校扩大至6个国际班,包括德语、荷兰语、英国英语、美国英语、丹麦语和意大利语。1989年,皮埃尔·梅拉德延续上一任校长的开放政策,开始组建日语国际班,之后与莱奥格里耶初中合作,奠定了波兰语国际班的基础。

随着国际学生数量的增加,校园建设也得到了进一步扩大,法国教育部前部长贾克·朗参加了新教学大楼的揭幕,法国教育部另一位前部长弗朗索瓦·贝鲁参加了新小学的开幕式。与此同时,受到招生名额的限制,圣日耳曼昂莱国际学校积极联合市内的其他院校开展合作。学生在合作院校接受教育的同时,能够得到一位或是多位所在国际班老师的辅导。这些学生在合作院校完成部分学业后,从高一开始再进入圣日耳曼昂莱国际学校高中部继续学习。

双语制教学强化外语能力

在圣日耳曼昂莱国际学校,学生接受双语制教学,除学习法国教学大纲规定的所有课程外,还依据各国际班的教学大纲,学习相关国家的语言和文化。初中毕业会考学生们的初中文凭上标有“国际班初中结业(SIC)”字样,高中毕业会考的文凭上标有“国际班高中结业(OIB)”字样。

高中结业时,学校要求学生的第一外语水平达到欧洲标准的第三等级,即精通或接近母语。在实际课程中,国际班的学生还学习第二外语和第三外语,在高中毕业时平均可以掌握4门语言。

为确保国际学生的融入,学校为从小学到高一非法语母语的学生开设法语强化班,每班十几个人的规模。这些学生接受一到两年法语为第二外语的课程学习,如果一年后其法语水平达到要求,这些学生可以转入相应年级的普通国际班。所有法语强化班的学生在高二开学之前全部转入普通国际班。

多国合作保障教学质量

圣日耳曼昂莱国际学校为公立学校,但其中的英国英语班、美国英语班、日语班、瑞典语班和荷兰语班为私立国际班,每学年收取4000欧元的学费,用于支付教师费用等。大部分国际班为与相关国家政府签订协议开设的公立国际班,教师由法国教育部和相关国家政府派送。

在法国汉语教学快速发展的形势下,2008年根据中法政府签署的《“法国中文国际班”项目行政协议》,拉沙丹丽埃小学于当年开设了中文国际班。2011年,该中文国际班迁到圣日耳曼让穆兰小学,而初中部设在莱奥格里耶初中。2015年,学生顺利升入圣日耳曼昂莱国际学校中文国际班。2017至2018学年,通过笔试和口试,中文国际班录取了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共122名学生。中文国际班有法方教师和中方教师共8名,分别由法国教育部和中国国家汉办派遣。

今年,圣日耳曼昂莱国际学校的中文国际班首次迎来高三毕业生,并赢得广泛好评。圣日耳曼昂莱国际学校2018届高中毕业生中78%的会考成绩达到“非常优秀”和“优秀”,并且以中文国际班最为突出。中文国际班2/3的学生评语为“非常优秀”,其中一名学生甚至获得了全国优秀中学生奖。

(作者单位: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教育处)

《中国教育报》2019年02月01日第3版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