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出

偏离靶心的家庭教育有三“替”

作者:本报记者 杨咏梅 发布时间:2018.12.06
中国教育报

11月27日,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在京举办“改革开放40年与我国家庭教育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主题学术年会,研讨家庭教育在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中的重要地位和基础作用。全国妇联主席沈跃跃出席会议并强调,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家庭教育事业发展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深刻阐述,化为推进新时代家庭教育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家庭教育的关键是德育,核心内容是培养孩子的好思想好品格好习惯,要坚持把立德树人落细、落小、落到家庭,贯穿到家庭教育全过程、各方面。与会专家就此达成共识,同时指出目前有些家庭教育行为偏离了立德树人的“靶心”,存在“育才教育”替代“育人教育”、“追求家产”替代“重视家风”、“人机互动”替代“人际互动”等误区,值得警醒。

“育才教育”不能替代“育人教育”

“网络上经常会有这样的文章,‘几招把孩子搞定’。教育学、心理学这两个学科都没有‘搞定’这个概念。”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赵忠心非常反感这样给家长支招,指出很多家长只关心管教孩子的方式方法,而不重视自身的修养,“这个问题很严重。”

赵忠心引用列宁夫人克鲁普斯卡娅的话说,家庭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家长的自我修养。家庭教育主要是教育家长、提升家长,而不是教育孩子。“家长只知道教育孩子,不知道教育自己,这问题得改。”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研究所所长刘秀英也指出,家庭教育自媒体在传播家庭教育知识时存在很多乱象,“标题党流行,迎合的就是家长重方法、轻观念的心态。”

刘秀英列举了很多调查数据,比如家长期望接受的各项家庭教育指导中,“家长教育子女的能力和家长教育子女的方法”排在第一位,为62.8%,而“家长的教育观念”为17.4%,“家长对子女的教养态度”为15.1%。在“2016年度中国亲子教育现状调查”中,发现87%左右的家长承认自己有过不同程度的教育焦虑,除了“安全和健康问题”,对孩子学习的担心是导致家长教育焦虑的最主要因素。

重方法、轻观念的心态和普遍的焦虑情绪,在中华女子学院党委书记李明舜教授观察到的家庭教育问题上,体现为家庭教育理念落后,缺乏教育的大视野,方向上出现了育才教育替代育人教育的偏差。“家长过分注重书本、技能教育,过早把竞争引入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更多集中在智力投入,而教孩子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明显不够。”

李明舜还从家庭教育立法的角度分析说:“家庭教育还没有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基础理论研究不够,服务领域乱象丛生。社会更关注对未成年人的教育,而对其他家庭成员的教育关注不够,忽视了家长的自身成长,家庭教育被窄化为学校教育的附庸,甚至主要是监督孩子完成学校的任务。”

“育才教育替代育人教育,还因为家长对儿童权利的具体内容缺乏了解。”刘秀英说,调查显示,对我国颁布的有关未成年人保护的基本法律和文件,“不知道”和只是“听说过”的家长比例达六成至八成以上,“认真学过”的不足一成;高达75%的家长“没有听说过”《儿童权利公约》,儿童权利的具体内容更鲜有家长了解。“50.43%的家长和孩子谈话最多的主题是关于学习,家长陪孩子做得最多的事情是‘写作业’”。

“追求家产”不能替代“注重家风”

与会专家强调,要想把孩子教育好,首先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生态环境,家庭的生态环境就是家风。

“社会风气要靠家庭来改造,家庭靠建立良好的家风来改善。在重利轻义的社会风气影响下,孩子们的价值取向也受到了污染。”赵忠心认为,现在社会评价一个人成功与否就看家产,评价商人的标准被无限泛化到所有人身上。成年人只知道家产,不知道家风,孩子们长大的理想不是当大款就是当明星,扭曲的价值观严重影响了儿童的追求。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陆士桢也认为,市场价值的泛化对家庭教育影响很大,“市场价值是以成败论英雄、以物化价值论成败,结果现在全社会都是这种价值观。今天很多家长都在说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要问的是,你打算让孩子往哪儿跑?不输在起跑线上,终点在哪里?估计大多数家长成功的标准就是有钱。”

“尊重家风并不只是中国独有的传统。”中国儿童中心党委书记丛中笑认为,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很重视家庭教育和家风建设,比如英国就有“家庭是一座城,是所有孩子最初的学校,母亲是他们最初的老师”的座右铭,布莱尔的“尊重计划”就是建立一所国家级的家长学院。

“只知家产不知家风,在家庭教育上的表现之一就是虽然认同德育的重要性,但并不实施德育行为。”刘秀英发现,在对孩子的品德培养方面,存在着一些家长认可作为个体拥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价值,但并不对孩子进行此方面的培养的现象。调查发现,在爱国、奉献、诚实、守信、合作、遵纪守法、公平公正、勤俭节约、奋斗、孝敬父母等10项品质中,“诚实”排在接受调查的家长选择的第3项,但同时有高达56.1%的家长认可“老实人吃亏”这一说法。由此可以看出“一些家长认为孩子具有诚实的品质很重要,又觉得拥有这样的道德品质会损害自身利益,知行是脱节的。”

“家风的建立靠谁?家风的方向取决于谁?取决于家庭里面辈分最高的人。”赵忠心认为,家风和社会风气有直接的关系。“每个人在公共场合的表现,不仅反映了个人的道德修养,也反映了他的家风。比方说有个老太太为了公交车的座位骂年轻人,我一看就断定她的家风一定不好。”

“人机互动”不能替代“人际互动”

赵忠心提出,家长如果下了班就看手机,人在孩子身边但心不在孩子身上,这孩子就是“有爸妈的留守儿童”,就会发出抗议“手机就是爸爸妈妈的第二胎”“我们家真正的小宝贝儿是手机”。

陪伴不够、缺乏高质量的陪伴,在刘秀英看来,都是不尊重儿童权利的表现。“家长最关注的仍然是受教育权,而忽视其他方面发展的权利。调查发现,家长经常陪孩子做的事情排在前三位的是‘和孩子一起吃饭’‘和孩子聊天’‘陪孩子写作业’,比例远远高于和孩子一起做家务、游戏玩耍、锻炼身体、读课外书、旅游、娱乐、参加公益活动。”

“中小学生全年的闲暇时间有170天,但多数家庭文化娱乐活动开展不足,七成小学生家庭和超过六成初中生家庭仅‘偶尔’组织旅行、郊游、聚会等共享型家庭活动。”丛中笑指出,高达45.63%的小学生家长回家后主要的娱乐活动为“看电视、玩电脑或手机”,64.79%的初中生家长在家休息时“看电视”,36.24%是“玩电脑、手机”。家庭活动中“人机互动”进一步挤占了亲子间“人际互动”时间,不仅对亲子关系不利,还会增加孩子沉迷电子化休闲娱乐活动的风险。

刘秀英认为,家长对儿童休闲娱乐权和社会发展权的漠视,导致儿童生活被包办、时间被挤占、生活空间被缩窄。“调查发现,从亲子沟通的内容来看,90%以上的父母会和孩子谈论学习问题,有31.5%的父母从来不和孩子谈论怎么交朋友,33.6%的父母从来不和孩子谈论自己的工作,26.3%的父母从来不和孩子谈论怎么用钱,38.6%的父母从来不和孩子谈论什么是爱,47.8%的父母从来不和孩子谈论生命和死亡的问题。”

“不仅这些重要的教育话题被家长忽视,孩子的基本生活习惯、健康习惯也不被重视。”刘秀英列出令人唏嘘的两组数字:“2016年全国人民点了33亿单外卖,交易额为1761.5亿元;2016年仅六成城市少年儿童每天都吃早餐,在路边摊吃早餐的比例比2004增加了4.8%,一日三餐都在家吃的比例也在减少。”

“人机互动”挤压“人际互动”,在李明舜看来,是因为家长不重视教孩子居家处事的能力。丛中笑则认为家长不了解孩子从家庭生活获得的经验,其实是知识学习的重要经验背景和实践准备。对此,东北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院院长赵刚教授回应说:“替孩子收拾所有弄乱的东西,是失败的家长的标志。”

赵刚介绍了日本2006年通过的《教育基本法》新增的家庭教育条目——“父母必须努力让孩子养成生活中必要的习惯,培育自立能力”。他还引用2007年日本人三浦展在《阶层是会遗传的:不要让你的孩子跌入“下流社会”》一书中的话:父母的生活习惯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如果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没有成为“三好学生”(身体好、性格好、生活习惯好),就很可能成为学校的“差生”。

《中国教育报》2018年12月06日第9版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