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出

从个体自觉到集体助力促成长

作者:裴云姣 发布时间:2022.05.24
中国教师报

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广大学科教研员在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推广优秀教育经验、促进教师成长、保障教育质量上作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区域差异、政府重视程度和经济发展条件不同,一些地方教研员存在着思想认识、服务态度、能力素养上的不足。同时,由于教研机构人员流动性不足,许多教研机构还存在教研员年龄老化、知识退化等问题。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的精神,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浙江省衢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在职责范围内对全市教研员队伍的管理和培养进行了一些改革和尝试。这些措施的实施改变了教研员队伍的风貌,促进了教研员队伍的成长。

调研认证,着手制定教研员职责规范。教研机构隶属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但教研工作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在专业上又隶属于上级教研部门管理,而上级教研部门对下属教研室又只是一些业务上的指导,教研员队伍建设缺乏明晰的国家标准。针对新时代教研工作的特殊性,市教育局教研室配合市教育局着手制定了《关于加强中小学教研员队伍建设的指导性意见》,特别将对“明晰教研员岗位职责、完善教研员培养体系”作出明确的规范和说明,为教研员队伍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

培训学习,提升教研员理论素质和专业素养。教研员队伍是个特殊群体,优秀教师进入教研队伍就成了学科专家、“老师的老师”,许多人还要进行跨学科指导。再加上教研室工作的特殊性——自己学科自己管理。所以,从优秀教学能手、名师上升到区域性学科“掌门人”,就其个人来说,以后经年专业研究能力、专业素养的提升基本上依靠个人的自觉。长此以往,教研员的理论素养、专业技术能力等方面将会陷入低水平发展。为此,衢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建立了长效的教研员学习、培训制度。

建立教研员读书分享制度。教研员每学期至少要读两本专业或理论书籍,关注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每月进行一次读书分享。同时,市级层面还举办教研员暑期读书研讨会,根据活动主题邀请相关专家进行指导,对读书体会进行点评和提升。

建立规范的教研员培训制度。衢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坚持组织市级及下属县区教研员赴高校学习,每年两期。每期培训根据主题邀请专家、名师为教研员解读教育热点问题。通过长期有计划、有主题的培训,教研员在思想认识、专业技能上得到了长足进步,同时也提升了指导教师的理论自信和专业技能。

“下水”锻炼,夯实教研基本功。不可否认,由于教研员队伍的流动性不足,教研员几乎是一个终身制工作,许多教研员由于长期脱离教学一线,往往变成了考试的组织员、试题的收集员、理论的宣讲员。同时,教研员在没有经过实践的基础上,将相关理论落实到教师课堂教学中时,存在着“隔靴搔痒”的不深入、不透彻、不到位。为此,衢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出台政策鼓励且规定教研员要到学校“下水”锻炼,如参与指导学校的试题命制、试题分析等。对于县区新入职教研员,鼓励市级相关学科教研员经常到县区对新手教研员进行业务指导及成长跟踪,加快新手教研员的角色转变。同时,建立市级教研员区县联系制度,帮助薄弱县区在推进学校课程改革、“双减”落地、“互联网+”等方面进行对接和指导,助力薄弱县区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订单式”调研,提升教研工作针对性。基于衢州市县区高中学科教研工作比较薄弱、有的县区没有高中学科教研员的现状,衢州市把县区高中教育教学统一归口到市教研室进行管理,同时按照学校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订单式”调研。“订单式”调研是由学校向市教研室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由市教研室各学科教研员集中力量,经过充分的调研、分析、论证后提出解决方法,实现全市高中教研工作的一盘棋。

社会在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出现新的变化,教研员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代脉搏,才能有长久的生命力和发展动力。

(作者系浙江省衢州市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

《中国教师报》2022年05月25日第15版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