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出

坚守延安根 赓续团结魂

作者:李计勇 发布时间:2021.08.13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民族教育》杂志

image.png

中央民族大学老照片。李计勇 供图

从延安走来的中央民族大学,是中国共产党独立创办民族高等教育的伟大创举和成功实践。学校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特殊而光荣的政治使命和政治责任,把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凝聚中华民族力量融入血脉、付诸行动,并且一以贯之、一脉相承。“在北京建立中央民族学院”被列入党的百年大事记,先后入选“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这既是党和国家对中央民族大学在党的百年征程中的独特地位与特殊贡献的充分肯定,更是对学校在新时代担负特殊办学责任和特殊办学使命的深切期待。

牢记初心使命,努力成为中国共产党扎根中国大地办好民族高等教育的实践典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民族高等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创办、中华民族自我觉醒的产物。延安是中国共产党创办民族高等教育的起点。1941年,延安民族学院成立,拉开了中国共产党创办民族高等教育的序幕。为争取团结更广泛的抗日力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各民族共同解放,中共中央西北局在陕北公学民族部的基础上,集中了中央党校民族班、西北工委研究室、抗日军政大学等院校的少数民族学员和干部,创办了延安民族学院。延安民族学院的各民族师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勠力同心、共同抗日、共同斗争,为争取中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付出了艰辛努力。

服务党和国家重大战略、服务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民族高校“从哪儿来,往哪儿去”的永恒初心。新中国成立后,出于国家建设、解决民族问题、推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实际需要,党中央作出了培养大批少数民族干部的指示,并决定成立中央民族学院等一批民族高校。中央民族大学继承和发扬了延安民族学院的优良传统,无论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学校的办学历程始终与国家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与国家现代化建设紧密相连、息息相关。从延安民族学院时期的少数民族革命干部培养,到上世纪50年代参与完成民族识别、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少数民族语言调查和文字改革与创制“三大任务”,再到90年代关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形成、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等一系列决策建议的提出,都彰显着中央民族大学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09年,习近平同志到校考察时指出,中央民族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具有重要地位,为国家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经过80年的发展建设和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学校逐步建设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阵地、培养各民族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民族理论研究和民族问题决策咨询的重要基地、传承和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基地。学校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更加牢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加凸显,成为中国共产党扎根中国大地办民族高等教育的典范。

坚持政治立校,努力成为高校践行党的政治建设新要求的先锋

中央民族大学起源于中华民族独立解放的客观需要,产生于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生动实践,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土壤,因党而生,为党而立,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坚持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四个服务”作为办学治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定不移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工作,确保党的全面领导落实有方、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定有力,是学校始终牢牢坚守的政治态度。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理论,既给民族高校提出了新使命新任务,也给民族高校带来了新机遇新发展。《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作为各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场域和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全息缩影,中央民族大学坚持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有更高站位、更高要求。学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体现,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作为办学治校的重大使命责任,全面融入学校办学治校全过程,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集中骨干力量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与实践前沿研究,入选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国家民委联合设立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出理论、出实践、出成果、出经验,产出了一批高质量、标志性、有影响的研究成果。

坚持立德树人,努力成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排头兵

教育因责而生,尽责而兴。从延安到北京,从“211工程”“985工程”建设到现在的“双一流”建设,中央民族大学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同频共振、同向同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政治立场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各民族有用人才,他们中的大多数扎根边疆、无私奉献,已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栋梁。

育人为基,打造高质量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当前,我国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新时代新要求新任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一个民族都不能掉队,需要一大批扎根民族地区、具有家国情怀、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各类高素质优秀人才。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内化为师生的共同价值和行动自觉。特别是近年来,学校紧密结合国家战略和新时代民族工作的要求,探索实施了“传统专业+国家战略新兴方向”“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多种人才培养新模式,以切实有效的行动和人才供给助力国家重大战略目标的实现。立足新阶段,中央民族大学将主动适应国家发展大势,以更宏观、更长远的视野统筹谋划学校发展。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体化推进教育评价体系改革,使人才培养目标与时代发展相接轨,与国家战略需求相适应,与各民族群众期待相契合,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相一致,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

重在一体,构建各民族师生美美与共的共有精神家园。中央民族大学名誉校长费孝通先生于1988年在中国香港中文大学做泰纳(Tanner)演讲时首次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从民族学理论角度深刻揭示和阐述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创造性地使用了“多元一体”概念来阐释中华民族的结构格局和历史发展进程。他指出,中华民族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引导人们从多元的各民族认同上升到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中央民族大学高度重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近年来围绕“三个离不开”“四个共同”“五个认同”,打造了具有示范意义和普遍意义的“中华民族疆域”“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民族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系列通识教育慕课和具有特色的教育体系,构筑起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为主线的“三全”育人新格局。

突出特色,建设彰显中国特色、民族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上世纪50年代学校承担完成的“三大任务”,改革开放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等都对中央有关政策的实施和中国民族理论的丰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中国民族问题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进入新时代,党中央为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作出了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战略决策。对标“双一流”,我们在“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学术话语上的能力水平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还不相称”。作为唯一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的民族高校,中央民族大学将充分发挥民族学科特色优势,打造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民族学话语体系,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贡献中国民族高等教育的智慧和力量。

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我们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在新的历史坐标中,中央民族大学将切实担负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使命,回答好“扎根中国大地办一流大学”的时代命题,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贡献。

(作者李计勇,系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中国民族教育》杂志2021年第7-8期)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