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出
瞄准前沿增强引领式创新能力,与城市同创共赢

哈工大(深圳): 创新星火驱动产业升级

作者:刘盾 发布时间:2020.07.16
中国教育新闻网

前不久,哈工大(深圳)重点实验室集群项目奠基。该项目投资15.35亿元,将以“一室两区”模式,在深圳拓展建设5个国家级实验室平台,以及3个以院士为核心的重点实验室。8个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涵盖网络空间安全、机器人技术、信息技术等前沿领域。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布局完善、技术先进、运行高效、协同催化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我校发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优势,科研研发‘顶天立地’,努力组大团队、建大平台、拿大项目、出大成果。”哈工大党委常委、副校长、哈工大(深圳)常务副校长甄良介绍说,学校专门成立大科学工程专项建设指挥部,以未来所向、国家所重、深圳所需、学校所特、共建共享为行军图,着力打造“大国重器”。

哈工大(深圳)的前身是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建于2002年。该校一直把立足航天、服务国防、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优良传统打进地基里。学校扎根深圳,瞄准粤港澳大湾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重大战略需求,增强引领式创新能力,用“创新星火”驱动城市转型升级发展。

哈工大(深圳)引导教师用好产学研“梦工厂”,急产业之所急,解企业之所困。哈工大(深圳)党委书记吴德林介绍说,学校构建企业引进来、教授走出去机制,每年邀请深圳地铁集团等大企业进学校发“英雄帖”,引导教师深入企业对接需求。哈工大(深圳)还将教师按教学、研究等系列进行分类管理、考核,把至少70%的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给科研团队,让为国家、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者名利双收。

出真招见实效。哈工大(深圳)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滕军教授带队努力攻关,掌握了关键技术,实施了广州塔主被动混合控制HMD装置、深圳“京基100”结构主动AMD控制装置等项目,为中国首次实施自主知识产权的主被动和主动控制项目,打破了日本和西方的技术垄断,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都是深圳战略新兴产业,而原来视射频识别技术标签采用蚀刻法等方法制作,存在污染环境、成本高等问题。柔性电子印刷制作技术污染小、成本低,但被堵在印刷电子墨料等技术难关上。

产业出题,学校作答。哈工大(深圳)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赵维巍教授与三位高端人才强强联合,以集团军作战方式攻下“腊子口”。学校还专门打造柔性印刷电子技术研究中心,设备高端、条件齐全,为他们配足“粮草弹药”。功夫不负有心人,中心孵化出哈深智材科技有限公司,将射频识别技术标签生产成本降低一倍,实现低成本大规模环保化生产。

柔性印刷电子技术研究中心是哈工大(深圳)赛马机制的优胜者。为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学校动态管理实验室等创新主体,优胜劣汰。甄良介绍说,该校先对已有科研成果的教师进行校内孵化,引导他们以应用为导向,开展实验室初期建设。达到省级实验室等水平后,学校会根据以往成果,在场地、经费等方面给予他们差异化支持。在竞争性机制激励下,校内创新主体争先恐后谋发展。

哈工大(深圳)还用科技成果,助力深圳办好民生实事,打赢绿水青山保卫战等。学校水资源利用与环境污染控制深圳市重点实验室发挥环境工程专业传统优势,敢啃“硬骨头”。该实验室与深圳市水务局集团等相关规划设计机构强强联合,聚焦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黑臭水体治理、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等重大技术需求,创新海绵城市建设模式,致力开发水污染治理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

哈工大(深圳)还将优质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给创新创业学生提供“最强大脑”。该校历届毕业生已成功创办62家企业,科技型企业或研究院占比将近90%。其中李群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高端工业机器人,成为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目前市值达12亿元。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